今日看点

为什么高考必下雨,是一种巧合还是天意?真实原因细思极恐!

发表于话题:高考为什么总下雨
发布时间:2021-06-04

现在已经快过五一了,对于很多小伙伴来说,这是一件很令人开心的事情,因为终于可以放假了,但是对于高考生来说,这就意味着压力越来越大了。现在很多高三的小伙伴都在进行紧张的模拟考试,来准备几个月以后的高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种说法,就是“每逢高考必下雨”,这是因为什么呢?是一种巧合,还是说是天意?其实真实原因令人细思极恐!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高考时太热,适当降雨可以降温。因为高考都是选在六月七日举行的,这时候刚刚进入夏季,天气都是比较闷热的。很多地方比较干旱,常年都没有很大的降水量。但是在高考的那几天,这些地方都会选择适当的人工降雨,用这种方式来缓解高考时那两天酷热的天气,让考生们有一个比较舒适的考试环境。

                                                                                                            

其次第二个原因就是高考选择的时间正好处在梅雨季。上面也说过了,高考选择的时间是六月份。在南方的一些地区,这个时间正好处在当地的梅雨季节,降水量是很丰富的,就算不高考也是会下很长时间的雨。所以高考下雨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可能只是巧合而已,并不需要太放在心上。

接下来第三个原因就是彩虹总在风雨后,下雨是个好兆头。很多同学们在高考之前,都会变得比较“迷信”,觉得彩虹总在风雨后,自己勤学苦练了那么久,肯定能考一个好成绩的。其实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已,不过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小伙伴们确实是比较有用的。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巧合大家也都是很喜欢的。

最后第四个原因就是高考气氛沉重,感染了天气。其实这个理由是有个朋友告诉小编的,小编就在这里把他的理论展示给大家。小编的这个朋友认为,大家的心情是可以感染天气的,在高考这种时刻,大家的心情都比较沉重,所以会影响天气,导致下雨。这个说法听起来不太靠谱,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是心理暗示的感觉,只不过这种说法就有些细思极恐了。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好看                                                                            

1:高考前家长们的 4 大毒句和 3大金句说与不说看了你就知道!

2: 怎么解决高考前家长比孩子还焦虑 严重影响孩子情绪的问题

3:高考倒计时,数学突破130+,4大抢分技巧,别错过!

在看的,麻烦点一下再走好吗

标签组:[高考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6002.html

相关阅读

张瑀《文姬归汉图》

《文姬归汉图》卷,绢本,设色,纵29厘米,横129厘米。金代画家,张瑀所作。张瑀,金代人,生平不详,传世书画有《文姬归汉图》。旧题为南宋人作,后在画上发现署款“祗应司张瑀画”六字,祗应司为金章宗泰和元...

2025-04-17

纸上谈兵的典故由来

成语纸上谈兵,经常用于形容长平之战失利的赵括。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

2025-04-17

《与诸子登岘山》原文译文及赏析

与诸子登岘山唐代: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译文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江山各处保留...

2025-04-1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

2025-04-17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原文译文鉴赏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秦中寄远上人唐代:孟浩然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译文本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举步维艰。滞留长安不是我心愿...

2025-04-17

金朝时期儒学的繁荣与衰败

大金立国一百一十九年,中国古代各种统治思想灿然皆备,分教分派,教中有派,派中分支,呈现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中儒家思想独占鳌头,居于主体地位。那么,儒家一派怎样上升为主流思想的?和其他思想关系如何?有何...

2025-04-17

孟浩然《过故人庄》原文译文赏析

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

2025-04-17

杜甫《春望》文学赏析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

2025-04-17

杜甫《月夜》原文译文及赏析

月夜唐代: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译文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

2025-04-17

《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的直接蓝本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又称为《西厢记弹词》或《弦索西厢》,通称《董西厢》。董解元的生平事迹无可考。据《录鬼簿》和《辍耕录》的记载,知道他大约生活于金代中叶金章宗时期(1190—1208)。“解元”是金...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