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逢高考必下雨?那只是错觉!有图有真相!

发表于话题:高考为什么总下雨
发布时间:2021-06-04

原标题:逢高考必下雨?那只是错觉!有图有真相!

十年高考首日仅降两场雨逢考必下雨是错觉?

“每年高考必下雨,人生重要时刻,总会泼下盆冷水”

“高考生太苦了,老天爷感动落泪了”

“一到高考就下雨,老天都觉得不公”

“记得我高考那两天,瓢泼大雨,很多人都迟到”

“老天爷有人情味儿,不让孩子们大热天的考试”

“这是人工降雨吧,每次都那么寸劲高考那天下雨,肯定是诚心安排的。”

“不止是天津,好像哪里都会下,听老一辈说,这是老天爷选人才呢”

……

高考首日,如约而至的阵雨为津城6万考生带来清凉的同时,也引发了网友对高考降雨的吐槽与回忆,小编回顾2006年至今十年天津高考首日天气,发现与我们印象略有出入的是,过去的10年,首日遇到下雨天的只有两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年的高考。

2006年6月7日:阵雨

2006年高考首日,8万考生“赶考”。正像气象专家们预测的那样,一场雷阵雨给正在进行高考的学子们送来了阵阵清凉。而且阵雨过后,依旧是艳阳高照,并未影响考生回家和上班族下班。

2007年6月7日:晴

2007年高考第一天,最高气温35℃,本市共有8.7万余考生走进考场,参加人生中的这次大考。上午,记者先后走访了耀华中学、天津一中等考点,跟随陪考的家长们一起体验了高考过程中的紧张与温馨……

2008年6月7日:晴

2008年高考首日,8万余名考生走进考场。全市各个考点秩序井然,考生遵规守纪,高考第一天安全平稳。

2009年6月7日:晴

伴着阵阵凉爽的清风,2009年高考首日,本市近8万名考生走进考场,开始为期两天的高考。

2010年6月7日:晴

2010年高考第一天,全市7.1万多名考生在20个考区、71个考点、2397个考场参加考试。昨天,记者兵分几路,感受高考首日考场外的和谐与温馨,走出考点的考生表现出轻松愉快。

2011年6月7日:晴

2011年高考首日,全市6.4万余名考生走进2100多个考场参加考试。记者分别来到南开中学、耀华中学、天津一中、天津四中、民族中学等多个考点,现场感受考场外那些和谐与温馨的表情。

2012年6月7日:晴

2012年,天津6.5万名考生平稳走过高考第一天。与往年相比,今年考点外依然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有身着红色衣服的加油方阵,还有在交警和出租车司机全力配合下的“生死时速”……

2013年6月7日:晴

2013年高考第一天,6.3万余名考生走进考场,在他们身后,牵动的是一城人的心。有鼓励、有紧张、有忙碌,更多的则是——高考首日,那些温馨与感动。

2014年6月7日:晴

2014年高考第一天,津城蓝天白云,清风习习,在这难得的清爽里,本市6万余名考生走进了高考考场,迎接属于自己的一项特殊的“青春仪式”。

2015年6月7日:晴

6万多名津城考生迎来高考第一天。这是一场牵动了全城人民神经的大考,这也是一部有关“青春”的人生大戏。高考首日,本报记者走访津城多个考点,亲身感受那些“紧张”与“爱”同在的画面。

今天:阵雨

十年高考中,仅2006年和今年高考首日是以清凉阵雨开启赶考模式的,逢高考必降雨的论调可能只是人们脑海中的错位印象的调侃。当然,在阵雨天气中,考生们一定要预计好降雨对交通的影响,安排好行程,以提前30分钟到考场为佳。最后祝愿津城学子们,在凉爽宜人的考试氛围中,收获自己的那份雨后彩虹!

标签组:[高考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6066.html

相关阅读

元宵节不放假的原因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

2025-04-19

《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译文及赏析

喜见外弟又言别唐代: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译文在社会动乱中离别了十年后,竟然在长大成人时意外相逢。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

2025-04-19

李商隐《凉思》原文译文及赏析

凉思唐代:李商隐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译文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今日重...

2025-04-19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文学赏析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代: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译文黄昏时寒冷的山野变得更加苍翠,秋水日夜缓缓流淌。我拄着拐杖伫立在茅舍的门...

2025-04-19

《酬张少府》诗歌赏析

酬张少府唐代:王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译文人到晚年就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效国家,只要求归隐...

2025-04-19

王维《过香积寺》原文译文赏析

过香积寺唐代: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译文不知香积寺在哪座山中,走了数里,就进入了白云缭绕的山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

2025-04-19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译文赏析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

2025-04-19

《归嵩山作》诗歌评析

归嵩山作唐代: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译文清澈的流水环绕一片草草木丛生的草泽地,驾着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

2025-04-19

《终南山》原文译文赏析

终南山唐代: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译文巍巍的终南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延伸到海边。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青霭迷茫进...

2025-04-19

王维《终南别业》原文译文赏析

终南别业唐代: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