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最懂电动车“刚需”人群的,居然不是特斯拉而是五菱_搜狐汽车_搜狐网

发表于话题:懂车的人不会买特斯拉
发布时间:2021-06-04

现阶段中国电动车消费的真正刚需究竟在哪里?是特斯拉瞄准的豪华大玩具,还是另一家中国车企定位的农村通勤王?

文|信天游

图|来源网络

日前,跟友人讨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路时,提到了到底新能源汽车如何离开政策扶持的襁褓,真正的实现能够与燃油汽车直接竞争。同时能够大面积的普及到真正的消费者手中。或许这个话题对于目前参与并从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参与者们都是一道难解的命题。

在高额的补贴政策扶持下,在限行限牌双限政策的强推下,在政府、特定行业准入的推动下,在税费减免、基础设施补贴的扶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依然步履维艰。To C市场一直不温不火,To B市场容量极其有限。产品成熟度在快速升级的技术领域依然无法真正的让消费者感冒。新能源汽车路在何方,这是萦绕在行业掌舵者心头最大的痛。

如果说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大的事件就是特斯拉的进入,有人说特斯拉是鲶鱼,它能够真正的搅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这潭死水;有人说特斯拉是鲨鱼,也许中国这些身体孱弱的竞争者们都会成为特斯拉腹中的能量。

而竞争力全方位的不足,让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参与者们根本没有与特斯拉一较高下的能力。因为这个竞争力是全方位的。中国本土玩家们不仅仅是电子电气架构的落后、也不仅仅是软件领域的不足、更多的是作为革命者的勇气和决心。

颠覆,不能仅仅停留在嘴上,更多的是需要付诸于实践。与时间竞争、生产力要释放、技术要突破。所有的一切源自意识形态、民族的特性、以及科学技术的积累。但话说回来,我们一定要学特斯拉吗?学不会特斯拉难道就无路可走?

答案显然不是,下面提到的一个本土案例,就具备这样的逆向思维。而要具备这样的思维,首先要读懂我们所处的市场和消费环境。比如,现阶段中国电动车消费的真正刚需究竟在哪里?是特斯拉瞄准的豪华大玩具,还是另一家中国车企定位的农村通勤王?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9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3万元如果除以12个月的话,每个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00元。这是我们中国绝大部分消费者真实的购买力或者说是我们最大的消费群体真实的消费能力。

而这个消费能力还需要包括一切日常的必需品的开销,而汽车这个可选消费品对于绝大部分的中国人而言还属于奢侈品。但是,如果将这个数据乘以14亿,这又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市场拥有多么巨大的消费潜力。

只是,谁能够将这个消费潜力挖掘出来?

以笔者所处的北京为例。15年前的北京,早晚高峰已经开始出现拥堵。而路面上跑着的汽车最多的是长安汽车生产的奥拓以及天津汽车生产的夏利。后面几年,随着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一系列的各种品牌的微型汽车应运而生。

奇瑞QQ一度卖到脱销,一年卖10万辆跟玩一样。与之同步诞生的还有长安奔奔(参数|图片)、比亚迪F0(参数|图片)等知名微型车车型。而当北京为代表的主力市场开始升级换代,微型汽车开始走向衰败的时候,中国的农村却开始了新一轮轰轰烈烈的汽车普及热潮。

就像父辈年轻时的年代,三转一响是那个时代结婚的标配,而这个时代,在广大的农村,汽车成为嫁妆的标准配置。而但凡是谁家嫁女或是哪家娶亲,汽车总是能出现在婚礼的现场。

笔者的一位前同事老家家住河北某县,曾经数次的给我介绍过如此的场景。说完总是感慨一下,原本付出“巨额”成本的汽车,在粉墨登场之后往往被作为藏品深藏家中,只有在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时候才会发挥它真正的价值——交通工具,而平时绝大部分时间只能将其束之高阁。

究其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在收入还比较微薄的广大农村市场,可以花3、4万块买一辆汽车,但是却无力负担日常高昂的使用成本。

或许生活在大城市的你早已习惯了无处不在的成本支出,但是在农村如果一个月需要花一千块钱去保障一个交通工具的使用成本,那将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支出。毕竟2020年我们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刚刚突破3万元大关。将每月近一半的收入用来养车?不可能!

电动汽车,抛开技术的不成熟、续航里程的不足、不去考虑充电的效率远低于加油,如果仅仅考虑日常使用成本,你会发现电动汽车日常使用的成本如此之低。如果将使用场景放在农村,低廉的土地成本让充电基础设施成为唾手可得的东西,毕竟人人有房、家家有院。

而中国电力基础设施的先进程度,远高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充电变得如此便捷。而农网谷电只有一毛钱的价格让电动汽车百公里的燃料成本低至不到1块钱。那为什么如此适合的产品却并没有在广大的农村市场发展壮大?

售价、成本,高昂的持有成本让原本最大适用的群体却无力负担。目前市场上在售的紧凑级燃油车型售价很多已经低至3万元左右,而一辆微型电动汽车的售价往往高达6万元以上。使用成本低、持有成本高严重阻碍的电动汽车在广大农村市场的普及。

如果将一台A0级或一台紧凑级车型的成本进行分割,除去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之外,一台A0或A级车型的车身以及附件的成本最低大约只需要2万元-2.5万元左右,而三电系统中的小功率(70kw以下)电驱动以及充配电设备成本不足1万元,而成本最高的动力电池就需要根据具体的电池容量或续航里程计算成本。

如果匹配续航里程300km(补贴最低续航里程)的动力电池,大约需要40kwh电池组,成本约为4万元左右。而如果仅匹配100km续航里程,只需要不到10kwh动力电池组,而成本仅为不到1万元。

按照上述计算方式,一款续航里程100km的车型,整体成本可以控制在最低3万多,而匹配40kwh的动力电池组,整体成本将达到7万元以上。而300km续航、40kwh电池动力电池组将能够获取两万元左右的财政补贴。除去补贴之外,整体成本还将达到约5万元以上。

100km续航不够吗?300km续航够用吗?或许放在不同的使用场景,续航里程的需求就会大相径庭。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下地、赶集、跑趟县城,100km的续航真的就不够用吗?或许更多的是补贴在作祟而不是需求。

在绝大部分电动汽车企业还在争抢北京这个电动汽车高地的时候,有一个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匹配需求最大的农村市场。这个企业叫做五菱汽车、车型叫做宏光(参数|图片)mini(参数|图片) EV。结局到大家都看到了,五菱宏光mini EV已经热销到供不应求,开始大规模扩产了!

标签组:[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汽车] [汽车产业] [特斯拉电池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6278.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