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有哪些古代名人喜欢猫吗?_历史全知道

发表于话题:猫咪在古代的名字
发布时间:2021-06-07

首先第一个要说的就是伟大诗人陆游,陆游他是特别喜欢猫的,可以说,一有空闲时间就抱着猫玩,而且还会和猫同床共枕,他的诗里面也大多都会写到猫,陆游还有一个疯狂的举动,就是就算自己饿着,也不会让猫饿着,吃东西的时候都会先考虑猫,先把猫喂饱了,自己才吃东西。

还有就是嘉靖皇帝,很多人想不到一个皇帝居然也会喜欢猫,其实嘉靖皇帝喜欢猫的程度是非常疯狂的,不但为猫设置专门的供养机构,而且还有专人侍候,还有给猫设置了官衔,而且他的猫比一般的人活着都要好,吃的都很丰厚。

不但是古代,在现代也是有很多猫奴的,比如老舍,冰心,钱钟书都是很喜欢猫的,他们都会有自己养的一个爱猫,而且都是精心呵护,吃的东西,都是非常的高级的。

猫是一种很温顺的小动物,在当代猫被许多人当作宠物来养。实际上把猫当做宠物来养的做法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也有不少人喜欢养猫,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今天要说的这三位历史名人都是对猫情有独钟的人,比起现代的猫奴,他们丝毫也不逊色。

人猫合一的晚清名臣张之洞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化以及教育改革等方面做出不少贡献。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像张之洞这样的大人物,却是个十足的猫奴。

张之洞的堂兄晚清状元张之万在写给家人的一封信中,还专门提到了张之洞喜欢养猫这件事。张之万在信中说张之洞喜欢养猫,卧室里面经常有几十头猫,而且每天亲自喂猫吃东西,猫有时候将粪便排在书籍上,张之洞就亲自拿手帕擦干净,并不觉得肮脏,而且还向左右侍者说猫是无知的,不应该去责怪它们,如果是人干这种事,那就不可饶恕了。

由此可见,张之洞对猫确实是真爱。张之洞还有一个怪癖,他的作息时间跟常人不一样,张之洞一般是夜里办公然后白天睡觉,有人戏称张之洞是受到了猫的影响。

为猫儿写赞词的陆游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猫奴。陆游不仅养猫,而且还为猫写了好几首诗词。

陆游是文人,喜欢读书,而且家里面的书不少。陆游曾在作品中提到他家里面的书经常被鼠咬,为了保护家中书籍,陆游开始养猫。结果不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陆游也从此开始爱上养猫。

在陆游传世的诗词作品中,写到猫的就有不少。在这些作品中,陆游又是喂猫吃鱼干,又是给猫儿起了“雪儿”、“小老虎”、“粉鼻”等一些暧昧的外号。从中看得出陆游对猫也是真的喜爱。

顶级猫控嘉靖皇帝

比起张之洞和陆游,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对猫的喜爱有过之而无不及。猫儿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应该就是明朝嘉靖年间了,嘉靖皇帝为自己养的宠物猫进行册封,为宠物猫的日常生活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在宠物猫死后还以金棺厚葬之。更有甚者,当时有一名为袁炜的礼部侍郎因为在青词中写了一句“化狮为龙”受到了嘉靖皇帝的赞赏,之后便加官进爵了。

嘉靖皇帝晚年深居内宫一心修道,修道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猫在传说中是有九条命的,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之一。因此,

有人认为嘉靖皇帝喜欢养猫,正是因为猫是代表长寿的动物,这和他修道的目的相吻合。

别再说你有多爱猫了,比起以上三位历史名人对猫的喜爱程度,现代的猫奴们大概只有汗颜的份了。

嘉靖皇帝,很多人想不到一个皇帝居然也会喜欢猫,其实嘉靖皇帝喜欢猫的程度是非常疯狂的,不但为猫设置专门的供养机构,而且还有专人侍候,还有给猫设置了官衔,而且他的猫比一般的人活着都要好,吃的都很丰厚。

陆游,既是一名爱国诗人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铲屎官”他的诗中有很多都是些喵星人的,可以说他的爱猫与爱国贯穿了他的一生,下面列举几个陆游描写猫的诗。

《赠猫》其一

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

时时醉薄荷,夜夜占氍毹。

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赠猫》其二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鼠屡败吾书偶得狸奴捕杀无虚日群鼠几空为赋》

服役无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禅房。

昼眠共藉床敷软,夜坐同闻漏鼓长。

贾勇遂能空鼠穴,策勋何止履胡肠。

鱼飱虽薄真无愧,不向花间捕蝶忙。

从这些诗中不难看出陆游对猫的喜爱,陆游先生写猫的诗还有很多从诗名到诗句都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找一下。

明代宫里有“猫儿房”,近侍三四百人,专门养猫。公猫叫“某小厮”,母猫是“某丫头”,若是得圣宠,有名封,便成了“猫管事”。

嘉靖是著名猫奴,他特别喜欢的一只狮猫死后,做了个金棺材下葬,还让大臣们写文章,“荐度超升”。有一位叫袁炜的学士写的特别好,嘉靖很高兴,立马加官进爵,入内阁。

吸猫最严重的名人可能就是张之洞了,他格外喜爱养猫,传闻他的卧室里,养了三四十只猫,并且他还天天亲身喂养,在他的书报、文件上尽是猫屎,想想也挺厌烦的,但张之洞毫不在乎,看到文件上的猫屎,他直接用手抹去就行了。

并对左右侍从说:“猫本无知,不可责怪,若人如此,则不可恕。”这不就活生生一个恋猫癖吗?

标签组:[历史] [名人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7555.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