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肖战、许凯、任嘉伦、鞠婧祎…那些依赖配音的演员,能夸演技吗?_普通话

发表于话题:张杰为什么一直给任嘉伦配音
发布时间:2021-06-07

原标题:肖战、许凯、任嘉伦、鞠婧祎…那些依赖配音的演员,能夸演技吗?

配音这个问题,在呆若木鸡?五官乱飞?瞪眼噘嘴?聊一聊垃圾演技的五大流派 中,我们曾经简单聊过。

但过去这几个月里,我们听到不少粉丝的申辩,也又试毒到好几部全配音的剧集,感觉有必要把对配音问题的看法,好好梳理一下了。

例行声明:以下论述及举例,并不出于对演员本人的好恶。

换句话说,我不是针对谁,我是针对成天用配音糊弄事的,每一位。

1 为什么这么多剧用配音

很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演员自己的台词水平不行。

当然,“不行”也分情况。

——有的完全是渣演技,声台行表都不行。演什么都是.jpg,但台词还可以靠配音弥补一二,显得演技没差到家。

配音信息截图来源于“电视剧配音表”超话,下同

这一类名字太多,数不胜数。这几年爱豆转型演员的,你扔出去一个锅盖砸到10个有9个都如此,少一个算我输。

——有的是台词大短板,用了配音后演技能及格。按说台词不及格就是演技不及格,这类单拎出来说有啥意义?

对粉丝有意义呗,吹演技的时候绝不提配音,谁敢质疑就“你是活不到ta用原音那天吗”?理直气壮得仿佛做错事的是我们观众一样。

——有的是普通话不过关,不用配音显得违和。港台艺人来大陆发展的,多半都有这个问题。

但90后的大陆演员,哪怕你是广东福建的,是义务教育不教普通话吗?四川的就更匪夷所思。

不过当下,越来越多的全剧配音,显然是剧组主导。

拍摄时同期声对现场环境的要求很高,想想横店各个拍摄地赶工的场景,采用同期声显然会增加成本,为了提升观众观看的舒适度而多花钱,不划算不划算……

那后期不能演员自己配音吗?害!大小明星和流量的档期多宝贵啊,哪有时间给你慢慢磨配音,多出来的工期怎么算?不劳烦不劳烦

配音演员又便宜又专业,随时配合爸爸的时间,观众失去的只是良好的观看体验而已,片方可是省了大钱呢!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

张纪中版《射雕英雄传》,选周迅演黄蓉也算是形神兼具,难办的是她低沉微哑的嗓音,与大家想象中的黄蓉不相匹配。虽然最终剧组使用了周迅原音,但因此引发的争议至今也未完全平息——对这种大众脑海中存在固有声音印象的角色,当演员声音条件确实不匹配时,使用配音是常见选择。

孙俪的《甄嬛传》,有传闻说配音时已怀孕的孙俪担心情绪激烈影响胎儿,所以使用了配音。(但也有人说就是郑晓龙觉得季冠霖的声音更合适,而且在《芈月传》时仍使用季冠霖配音,就明明白白是对孙俪配音的挑剔了)

也有因为过审问题反复修改剧情与台词,最后不得不使用配音的情况,这已经够闻者落泪的了,就不多责备了。

2 配音完全不具备合理性吗?

事情当然不是这么绝对。

每个人对这件事的宽容度不同,从我的角度,以下情况,我会有所宽容:

——非科班出身的第一二部剧

爱豆跨界做演员,素人入行处女作,前一两部剧集用配音,不爽归不爽,理解倒还是能理解的。

完全不给新人成长的机会,显得咱们多不宽容。

但一两部剧集下来少说也一年半载过去了,有心当演员的你还没能力进步到原音勉强可用的程度,就可以考虑放弃这一行了,放过自己也放过观众,好不好?

演员进步有个过程,我从来不指望非科班的这些跨界演员能一两部内就进步到台词上佳的水准,但首先你得“敢用原声”,得允许观众评判,哪怕在骂声中知耻而后勇地逐渐进步,好过永远掩耳盗铃做哑巴演员。

哪怕我一直批评宋威龙口齿不清吐字含糊,在用原音这个角度,他也胜过同公司始终不敢以真声示人的许凯——当然啦,宋先生下一部再没有进步,我骂得还会更大声。

——港台演员进军大陆的第一二年

完全不会讲普通话的香港演员,说话腔调很台湾的台湾演员,论理改起来是难一些,所以在ta们进军大陆的前一两年时间里,我会持有相当的宽容。

多了就没有了。

来吃这碗饭还嫌练普通话辛苦?那回去好不好?陈伟霆先生少说在大陆混了五六年了,部部剧用配音,今年在鹅的综艺《认真的嘎嘎们》里一张口,那普通话拙劣得像刚刚走过口岸,您这五六年都干嘛了?

香港艺人看看胡杏儿的普通话,没嫁大陆人的她可比蔡少芬、陈松伶的普通话像样多了。

台湾艺人对标下《红色》里饰演金爷的李天柱吧,人家花絮里一口台湾腔,一“Action”就秒变一口“努力想装成上海本地人”的苏北remix上海口音普通话,简直绝了。

——职业生涯里的偶然

印象里,王劲松因为《琅琊榜》用配音的缘故与正午闹得不太愉快,贵圈项目的不确定性太大,职业生涯里一直用原音居多,但个别几部剧用了配音,大家当然能理解。

包括话语权微弱的小演员,有几部剧用配音,我不觉得完全是他们自己的责任。

但这不代表我们能接受粉丝这样的争辩:“我们家XX想用原音但剧组不同意,能怪我们吗?”

剧组为什么不同意呢?因为水平不足吗?那你就练啊;因为赶工粗制滥造吗?那你下次别挑这种项目啊!

因为剧组高标准严要求,像郑晓龙挑剔孙俪那样?

别闹了,现如今连宋威龙那样的口齿和台词水平,一线制作的剧组都能让他用原音,贵圈标准是能有多高?业界又有几个郑晓龙啊?我就不信你家爱豆哭着喊着要用原音剧组偏偏坚决拒绝的,不过是顺水推舟双方图省事罢了。

3 用配音怎么了?爱看不看?

配音影响剧集观看?

这种问题还需要回答?很可惜,在当下这个畸形的娱乐圈里,在越来越低龄化的网络环境里,我们就是在不停回答常识性问题。

废话当然影响啦!

——一个演员对角色的诠释,去掉台词还剩几分?

尤其电视剧这种品类,几乎靠台词推动绝大多数剧情,结果负责上表情的和负责上对话的是两个人,割裂不割裂?

——配音演员市场也没有余粮了

渣演技太多,配音演员不够用了。

活儿太多时间太赶,配音演员也没时间揣摩角色、调整声音形象了。

所有一二线剧的主角都是姜广涛、张杰、边江、季冠霖、刘校妤、乔诗语等有数的几位混搭,甭管屏幕上是谁的脸,闭着眼睛都像同一部剧,换了台还是他们,完全看了个寂寞。

——“反正后期有配音”拉低底线

更可怕的是,“反正后期有配音”这种念头,一旦深植主创内心,你们猜会发生什么?

做演员的不好好说台词,能用鼻音就不费嗓子,能用嗓子就不动用胸腔,嘴能不张就不张,反正后期有配音。

更有甚者台词也懒得背,一张嘴“1234567”,反正后期有配音。

有人说那是剧本没敲定这句台词,导演让演员说1234567的,怪不到演员啊!是哦,剧本还没攒好,戏都拍完了,反正后期有配音!

导演也方便,演员台词听不清?表演毫无力度?没事,“这条过了”,反正后期有配音!

在影视工业成熟的那些市场里,用配音绝对是演员之耻,而在我们的娱乐圈,演员不以为耻,业内习以为常,用配音的角色甚至可以拿表演奖。

难怪粉丝慷慨激昂:

“用配音怎么了?爱看不看!”

“能不能对新演员宽容一点?”

“现在有几个用原音啊还不都配音,凭啥只骂我们?!”

好家伙,二鬼子比鬼子还嚣张,历史诚不我欺。

4 谁的锅?

所以谁的锅?

资本当然要扛最大的锅。

热钱涌入娱乐圈,影视行业大跃进,工业水平和产能都跟不上,糊弄事儿的路子倒是一套又一套。

为了流量和速度,一切都可以让步。

总之为了三个字,搞快点!

搞慢了,这个IP不火了怎么办、这些流量过气了怎么办?审查政策变更了怎么办?题材跟不上风怎么办?

就是不在乎观众看了想吐,怎么办。

反正观众吐啊吐啊就习惯了。

所以第二责任人,当然是观众。

你懒得计较,忍气吞声,它一定得寸进尺。

diss从不用原音的演员及其粉丝,辱骂全员配音的剧组,你可以再理直气壮一点。

远离那些配音演员撑起半边天的拙劣剧集,你也可以再坚决一点。

一些刻板印象也会让观众成为配音泛滥的帮凶:甜宠剧女主就得娇甜嗲,男主必须醇厚霸总腔;古装剧女主就得甜脆嗓,男主最好有把宏亮声,或者带活泼少年气……

没必要,真的没必要。比起这样的千篇一律,我更喜欢声音带着演员自己的特质,也许不如配音演员的嗓音条件,但能赋予角色以个人属性,才叫演绎

贡献突出的,还有那群无脑又疯狂的粉丝。

对她们讲什么演技的构成、角色的塑造、职业的操守、演员的发展,都毫无意义。

二极管思维下,骂角色=骂演员,反对配音=反对演员,反感无脑吹演技=反感演员。

但凡你敢露出半点不赞同,你就是敌人就是黑,就将面临成群结队的控评辱骂与阴阳怪气,胆气差一点都扛不住。

这群粉丝的存在,为资本与主创联手糊弄观众提供了掩护,为演员躺着赚钱编织了温床。

最后的责任人,才是不思进取的演员。整个行业都这样躺着就有饭吃,换我去,我也未必愿意坐起来啊。

有人貌似站在观众的角度,表达过这样观点:既然大量演员台词水平比专业配音演员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用配音是不是效果更好一些?也省得更折磨观众嘛。

乍听挺有道理,容我翻译一下:

比起直接把屎端上桌,是不是烹饪装点一下,你更容易吃下口?

你应该做的不是掀桌吗?然后去揍那个给你端屎的,问他们凭啥喂人吃屎?

如果一个演员只有用配音才能让观众下咽,错了的是这个演员和选择ta的剧组。

如果大量演员只有用配音才能让观众下咽,错了的是这个行业,和纵容了这个行业的受众。

资本逐利是本性,所以想吃什么,你要自己喊出声来;不想吃什么,你也要自己狠狠吐在地上。

那句话还要再说一遍:观众有底线,行业才有良心。

标签组:[演员] [肖战] [许凯] [任嘉伦] [配音制作] [普通话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8225.html

相关阅读

《寻陆鸿渐不遇》原文译文及赏析

寻陆鸿渐不遇唐代: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译文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但是到...

2025-04-16

聊斋志异猪婆龙的翻译赏析

《猪婆龙》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原文猪婆龙,产于西江。形似龙而短,能横飞;常出沿江岸扑食鹅鸭。或猎得之,则货其肉于陈、柯。此二姓皆友谅之裔,世食婆龙肉,他族不敢食也。一客自江右来,得一...

2025-04-16

好快刀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

《好快刀》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好快刀》是作者蒲松龄写的作品,出自聊斋志异。蒲松龄,又名柳泉居士,聊斋先生,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164...

2025-04-16

唐诗《灞上秋居》原文译文及赏析

灞上秋居唐代: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译文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

2025-04-16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文学鉴赏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唐代:李隆基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译文尊敬的孔老夫子,你一生劳碌奔波,周游列国,究竟想要做成什么呢?如今这地...

2025-04-16

张九龄《望月怀远》原文译文及赏析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唐代: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长...

2025-04-16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原文译文赏析

赋得暮雨送李胄/赋得暮雨送李曹唐代: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译文楚江笼罩在蒙蒙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时之钟。江面水汽迷蒙帆...

2025-04-16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原文译文及赏析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唐代: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译文想当年客居他乡,飘零江汉;与你异乡聚首,携手醉还。离别...

2025-04-16

《没蕃故人》原文译文及赏析

没蕃故人唐代:张籍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译文前年出征月支,在城下全军覆没。吐蕃和唐朝断了音讯,我与你生死两隔,长久别离。战场上...

2025-04-16

韦庄《章台夜思》原文译文赏析

章台夜思唐代: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译文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

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