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十月围城》的残酷与困惑_Frankie_新浪博客

发表于话题:十月围城电视剧的配音
发布时间:2021-06-07

 

有些罕见的,《十月围城》我一口气看了两遍。一遍国语一遍粤语。

坦白说这部电影在配音上有些缺憾,以致我直到终场都在计较孙中山标准清晰的普通话和陈少白不是完全必要出现的国语,而且愿意把它列为位于“情节”之上的第一大硬伤。梁家辉对普通话的驾驭能力明显没有到达角色需要的高度(当然这不是一部电影单独的毛病,但确实影响电影的表达),范冰冰的粤语配音与角色表演脱节太严重,有点不伦不类。让我比较惊讶的倒是李宇春的粤语配音,和她本身的声音很相近,基本不算突兀和生硬。至于张涵予的问题后面得单独说。其他角色大多是单语对话,问题不大。谢霆锋在语言方面算是这部片中一个做的比较好的范例,双语转换比较自如,表现起来也相对流畅。声音一直被我视为电影灵魂的一部分,像《红男爵》那样完全被不纯熟的英语发音拖垮实在得不偿失。《十月围城》在这方面不能说做得很优秀,无论是国语版还是粤语版都存在缺憾和不足,着实遗憾。

剧情方面质疑的声音已经很多,不需我再赘述。逻辑是个很奇怪的东西,过了就晦涩,少了则让人诟病。坦白地说《十月围城》已经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背景故事交代得最清楚了,基本上三言两语都能大概解构出单条故事线索,并且尽量给出一个合理的动机,整合起来也没有太过于削弱主线。电影里几位主角的选择确实不太符合今天人们的思维,但如果一百年前的中国每个人都能那么理性、都把利益关系分析得那么周全,恐怕中国轰轰烈烈革命的一幕也不会出现了。每个人的价值选择都不能脱离时代背景的支配,也不能忽略个体性格的特殊性。只能说,在这部片中,商人李玉堂很凑巧地集结了一群拥有不同目的不怕死的人,为一位他们不认识的先生的事业或自愿、或懵懂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至于个中情节经不经得起推敲,显然不能用我们此刻坐在舒适的电影院里手里端着咖啡的惬意和冷静揣测。

除此之外《十月围城》大体上是让人满意的。在我眼里它是一部讽刺片,剥去理想与热情的糖纸外衣赤裸裸的讽刺。自然我们从小已被教导过无数次所谓的“革命”为何物,所谓的“牺牲”是否值得,所谓的“明天”是否与“昨天”真的不同,但恐怕如李玉堂在片中那样公然称自己为一个“大骗子”的直白还是带有一定的震撼。“革命”是一个让人全情投入乃至赴死的幌子,至于未来是否如演说家所描绘得那般美好,那些为之献出生命的人们已经看不到——又或者是幸运,他们可以在信仰与奋斗中死去,而不是在失望中。

整部《十月围城》里活到革命后的应该有不少角色,孙中山、陈少白、李玉堂、四姨太、阿纯。他们显然比其他人物拥有多得多的机会去好好观察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去反思这场浩荡的运动到底带给了他们什么。或许这对于陈少白来说需要很多年的时间来意识到,他的学生并不愚昧,并不落后,只是阎孝国走在一条和其他人都不同的道路上,因此暂时并不能被理解,却其实看得比他们都深入。

阎孝国是《十月围城》里我印象最深的角色,也可以说是唯一感动的角色。除去开场的大气与霸道,与陈少白狱中的对白准确无误地击中了我的内心深处。教科书上向来印刷着不同版本的辛亥革命的评价,但无一不承认它在中国近代严峻的事实面前确实多少显得有些无力。“救中国”有许多方法,而阎孝国选择的是一条独特的“踽踽独行”的路,一条悲剧英雄的路。他注定不会被自称的“革命者”理解,也不得不被清政府利用。他一直在坚定与痛苦着,坚持自己的信念却陷入无可抑制的孤独。戏中有不少人物看穿了革命的欺骗性,但只有阎孝国一人敢于公开给予最轻蔑的藐视,敢于思索和尝试其他的或者更有效率的、更加独立的出路。最后阎孝国“已报国恩”的时候我几乎是差点喉咙发紧了。应该说大多数时候看电影我都比较喜欢挑刺,也很少抛开演员的表演痕迹去剖析“人物灵魂”之类的东西。但这个角色对于我来说确实拥有一份与众不同的魅力,悲壮的坚守和呐喊一直不很理智地可以冲破“正义”与“邪恶”的界限,让人也装着深沉思索付出和代价。我无法评论辛亥革命什么,毕竟那是解救中华民族与封建旧礼教的一次创新,但至于是后面的事情,历史书上写的比我说的清楚。如果孙中山不求借力于日本或许辛亥革命不会成功,但或许往后数十年间中国也不是一样的走向,谁知道。

不过这里不得不说,可惜了一点,胡军的表演一直很出色,但最后的打戏稍稍有点过,我同学说像在看《天龙八部》。

从观众的角度看李玉堂是《十月围城》里最悲惨的人。别人失去的是自己的生命,他失去的却是未来和希望。王学圻的表演已臻化境,无论是慈父、商人、半个革命党都游刃有余。可以说他是电影里最关键、最灵魂的人物,不仅是串起整个故事,更在于交代和揭示这场运动给同情它的人——受主流社会心态支配的人们——带来的影响和伤害。李玉堂大概算一个“旧时代”的好人典范,他慈悲,严厉,坚定,恐怕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敢于给“革命”定义上一个“骗”字,而电影也确实要借他来发话才足够有分量。

电影海报上名字写在最前面的人物是甄子丹,海报上的位置也与之匹配。之所以这么安排我想是因为沈重阳这个角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革命”对小市民阶层的意义,最广大、最平民、最普遍的侧面。我觉得影片中最真实的一幕莫过于沈重阳看到戏院三十多人被杀后悄悄点火祭拜的镜头。他并不需要想很多,也不用弄清“孙文”“阎孝国”“陈少白”之间的关系,他只对付钱的雇主负责,并寻求简单地他认为可以抚慰良心的方式忏悔。如果没有与四姨太的那层关系,他完全就和那群被阿四叫来的车夫一样,只是最小的生意人,只要有钱就可以工作,为工资而活着。“孙先生”对他们没有实质性用处,这确实是辛亥革命的真实状态。

不过说真的《十月围城》的武戏几乎每个人都过了一点,如果整体缩减五分钟效果可能会更好。沈重阳和康李打得太久,弄得像金刚狼大战剑齿虎。

草根保镖团中阿四比较出彩。除去戏份相对多一些之外,谢霆锋日渐进步的演技也为角色增色不少。很难得帅哥能成功演绎一个傻傻的车夫,不是非说破相才得显示出实力的增长,但扮丑的确比较容易与以往形成对比。阿四和李少爷十点前倒数那场戏我觉得是谢霆锋为这个角色发挥到最淋漓尽致的地方,他哽咽着说“少爷不能去”的颤抖把握得刚好到位,与随后坚定的眼泪结合得恰到好处。但当然还是有缺憾,最后死死抱住阎孝国的场景过得太离谱,阿四显然没这个能力拖出阎孝国这么久。

巴特尔的表演比想象中到位,虽然王复明的第二次出现明显不符合逻辑,但这并不减少这个人物带来的单纯的感动。范冰冰和周韵的角色本身都不瘟不火,发挥的空间并不是很大,但她们流利地在表演的同时为电影带来了一抹亮色,虽然可惜周韵的扮相有一点老。李嘉欣的出场就算只有几秒钟也是惊为天人。张学友、曾志伟、任达华要演绎这三个角色不在话下,曾志伟十分出色。至于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孙中山,不得不说我十分叹服化妆师的功力,只不过——呃,当初陈可辛选张涵予时引以为豪的眼睛基本上已经被粉底遮没了。还有孙中山的语言,我承认张涵予的声音很独特很有磁性,但那与孙中山太不符,凭张涵予说“少白,辛苦了”那高超的粤语水平我确信只要有时间他是配得出整部电影的孙中山的白话的,还是可惜,这点对于广东来说尤为可惜。

剩下的角色,不得不说,并不太认同。

李少爷表演过度。陈社长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方小姐是完全的新手。刘公子本身设定有问题,跟演员气质也不搭。

把李重光那么吃重的角色交给一个新人不得不说是一种冒险,而新人很容易犯用力过度的毛病。陈少白是一个稍微“小男人”一点(他那种谨小慎微的性格)的人物,梁家辉并不太符合。找李宇春是为了噱头,方红我觉得更适合于娜。刘郁白无论故事还是武打线路都与主线游离得最远,打斗那段超时问题最严重,剧本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而且黎明看上去有点发福了。

总的来说《十月围城》是现实的。他拍得现实,讽刺起来不留余地;我写得也现实,从来没把它脱离过一部电影来评说。是电影,就少不了剪辑、配乐、服装一系列的问题,细节上我认为剧组还是做得很成功的,有待完善的地方开头我就说了。

革命和拍电影都是一样的,看谁忽悠的人更多。

 

很不幸,我在一个被忽悠的世界写一部正在忽悠人的电影。

标签组:[新浪] [十月围城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8334.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