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蒋方舟:我是这样考上清华的

发表于话题:蒋方舟日本
发布时间:2021-06-08

原标题:蒋方舟:我是这样考上清华的

读:1989年出生的蒋方舟早早成名,但与同龄人一样,她高中时也曾经历迷茫和叛逆,严重的偏科更让她的高考前景黯淡。「家长公会」强烈推荐这篇蒋方舟的高三回忆,感受下这位重文轻理的偏科少女,是用怎样的毅力把清华硬拼下来的。

文 | 蒋方舟

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2008年被清华大学录取,被称为“天才少女”

我当年就读的是全省排名第一的高中,全年级有30个班1800多人。高三刚开始时,我处于“需要高考”和“不需要高考”两者之间一个尴尬的境地。

出于某种莫名其妙的臆想,我总觉得自己是不需要高考的,觉得自己到了最后一刻,会因为写作特长被高校不经过任何考试,破格录取。

我在这种臆想中自信而坚定度过了高中的前两年,不怎么学习,每天看小说、在宿舍看电影。高二升高三的分班考试,我数学50多分,语文100出头,其他各科分数也都很低。我才开始有点后知后觉的恐惧:如果要参加高考的话,我会不会考不上任何大学?

高三刚开始的时候,班主任告诉我两件事。第一,不要妄想什么捷径,必须且只能参加高考;第二,目标是北大和清华

为什么要上北大和清华?为什么要上一流的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为什么要走大家都走的路?

清华和北大,无数中国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

高三之前,我用奢侈得几乎疯狂的时间,看了一部叫做《龙樱》的日剧。

这部剧是根据漫画改的,讲的是一个另类教师去了一所升学率低下地被人嘲笑、遗忘的破烂高中,带领一群笨蛋学生考取日本第一的大学——东京大学的故事。

笨蛋考生们问出了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考东大?

主角老师说:“你们一辈子都会输下去。输就是被骗的意思。再这样下去,就一辈子被人骗了。这个社会有规则的,不能超越这个规则生活。但是所谓的规则,都是那些头脑好的人制定的。这些规则都只是那些头脑好的人为了方便自己而制定的……如果你不屑这个世界的话,那就自己来制定规则。”

电视剧《龙樱》讲述一名暴走律师带领一群平均分只有36的落后高中学生们,顺利考入东京大学的感人故事

这就是残酷真相,它对于我,远远比“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来得更具说服力。

剧中还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知道怎么才能让一个人变强大吗,首先要明白自己有多么渺小。”

我的高三,就从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开始。

高三是个竞技场,你是个运动员。不要说什么过程最重要,只有大学《录取通知书》是王道。

如果你没有退路,不能退到国外的大学、父母的摊点、复读学校……那么,来到这条起跑线上,就尽快打消幻想吧。

高三的老师说过很多好话,但我只相信三句:

一、排名比分数重要。

二、补弱科。

三、不喜欢做题的学生,不是爱学习的学生。

上高三后,学校组织了第一次摸底考试,我考出了一个超级好的分数,数学高达142分,文科总分超过620分。老师说,这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自信心”的一次考试。我不关心自信心,不关心分数,只关心排名。我在班上排名第4,在全校文科生中排名第21。这就是我高三的第一个起点名次。而高一的时候,因为文理不分,我竟被糟糕透了的理科拖累了总成绩,以致排名在全校一千名之外。分数只会让我迷惑,名次才能给我自信,让我平静,让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下去。

中国高考录取依据考生所考分数及所填报志愿来进行,分数排名决定着考生命运

考了几次之后,我逐渐知道了自己成绩区间,在570~590分之间。我的名次从没有跌落到班里第7名之外。不过要超过前面的人,也不容易,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我的弱科上着手。

我的弱科,也是大部分文科生的弱科,那就是数学和地理。我积攒的一点体能和毅力,几乎都给了数学;我的方法是做题做题、再做题;我积攒的优势,给了语文和外语,我的方法是只参加考试,不交这两科的作业;我积攒的智慧,给了历史和政治,我的方法是做笔记,画表格,理框架,找得分窍门。还有地理,我一直没有找到方法,只是在混乱的调整中跟紧别人的步伐。

我所做的题,几乎都不是老师布置的——老师绝不会布置这么多题。我的题,全都来自教辅书市场。每个星期,我都会去补充和更新试题。我是个“教辅书原教旨主义者”,我知道在市场上能找到教辅书的名称、优劣、出版周期。我不会傻到做所有的题。但是我需要大量的信息,才能筛选出对我有效的那一部分。

我的数学老师在高三刚开始的时候,以为我是个叛逆不羁的文学少女;学期过半,她对我说:“你是我教书这么多年来见过做题做得最多的学生。”

看书是获得理论知识,要想考出好成绩,必须经过大量的做题实践,才能熟练、自如的应用理论知识

做题的辛苦,在高考中终于得到了回应。我的数学,是所有科目中考分最高的。我的最弱科目,成了我最强势的一科。

不要抱着“锻炼锻炼”的想法,那只能暴露出你的漫不经心,缺乏诚意。

我知道高三一年,我哪怕再努力和拼命,也无法弥补自己两年没学习的损失。依靠分数,很难进入北大清华,我得借助自主招生的加分。

高考的一年之前,从我就在为自主招生做准备了。我的自述材料,足足准备了三个多月,前后装订出了一个册子。这期间,我个人、我父母、我的高中母校,还有清华大学和其他大学,都在规则范围内做了大量努力。最终,在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在规则最宽容和最谨慎的60分优惠条件下,我进入了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我的高考分数加上自主招生的优惠分,排名全省21名。我从没有放弃希望,也没有错过机会。

2008年,蒋方舟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2012年学成毕业

后来,有很多人向我咨询自主招生方面的事,我并非这方面的专家,自己也不具备示范效应。但我看到很多家长,常常是在最后一刻,才寄出孩子的资料。那些资料大多是慌慌张张凑出来的,他们连打印纸都临时借,获奖证书也不知塞到了哪里,甚至还说:“就弄个假的证书,不会有人查的。”对于面试,他们说:“哎呀,无所谓,只当是锻炼锻炼吧,说不定就过了呢。”

奇迹也许会从天而降吧,但是我不相信。

参加自主招生前,我阅读过很多大学的自主招生简章,也登录过很多大学的招生论坛。在那里,接触到一些大学的招生人员。很多招生信息,都是公开的,也是欢迎考生去咨询的。如果学生的上网时间不能保证,可以委托给家长或者亲友,尽可能地早做准备,尽可能地获取信息,尽可能地符合招生简章上的条件。证书齐备,盖章齐全,耐心等待。

怎样过一个快乐的高三?我没有太多幻想。高三的学生,没有谁还能保持所谓的心理健康。如果你焦虑、烦躁、嫉妒别人比自己好,担忧未来,抱怨父母,痛哭发泄,暴食减压,患得患失,这都没有什么可怕,这就是竞技心理,是每天都缠绕着高三学生的病态心理。

在高三的那个漫长冬天,我每天都陷入负面情绪:看不到未来,没有一个好消息,觉得苦海无边,孤独,变丑,任何一点点小挫折,都让人非常崩溃。

高三一年,我没有朋友——不过我想,很多考生都如此,周围人全是竞争对手。我为了专心学习,把自己作为搬到了最后一排,没有同桌,旁边是扫把和簸箕。前排的人总是往后移桌子,我有时就被紧紧地卡在课桌和教室后面的柜子之间,完全无法动弹。没有人和我讲话,我的唯一方法,是给自己写小纸条,自己和自己做漫长的对话。

和家人的关系也很紧张。我精神压力太大,回家休息了几天,中午吃饭时看了几眼电视,我父亲勃然大怒骂了我,我赌气躲在卧室反锁着门,父亲气得拿了把菜刀砍门。我骑在窗台上想往下跳,想:今天横竖都是一死。

开春之后,我的情绪随着成绩的稳定也渐渐稳定了。因为该来的总会来的,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我的高三,是在理性中度过的。告别时也非常平静,我不会涕泪交流,不会撕书泄愤,不会跳楼自杀,不会彻夜狂欢。我不会过于怀念高三,也不会全盘否定高三。

现在距离高三七年了,我唯一有些感慨的是,那时候我们都拼了老命,为了未来的一个许诺:只要考上一流大学,人生的一切都会好的。现在看来,这个许诺,总是无法兑现的。

99%的中国家长困扰于子女教育问题,关注微信公众号「」(微信号:Parents_Guild),每天一堂家长必修课,看名人如何谈教育。还有等你拿。

※转载请标注来自微信公众号「」(Parents_Guild)

标签组:[大学] [升学考试] [高考] [蒋方舟] [清华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8453.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