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阅独】蒋方舟微信在读:柳宗悦谈日本工艺

发表于话题:蒋方舟日本
发布时间:2021-06-08

[摘要]蒋方舟:把柳宗悦三本讲日本工艺的书看完了。觉得时不时得靠这种虚张声势的讲究,重燃对生活的热爱。

本文为腾讯文化“阅独”栏目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蒋方舟微信荐书原文】

把柳宗悦三本讲日本工艺的书看完了。觉得时不时得靠这种虚张声势的讲究,重燃对生活的热爱~

【延伸阅读】

上文蒋方舟所提及的柳宗悦,是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他最早提出“民艺”概念,创办杂志,著书立说,普及推广“民艺”的理念。并身体力行,收集整理民间器具,将自己毕生收集贡献于社会和民众。今天在此介绍这一系列书籍,以飨读者。

《工艺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工艺之道》

图书简介

《工艺之道》阐述了何为工艺之美、何为正宗的工艺、工艺如何被人们误解以及工艺的未来发展,是柳宗悦先生最早的关于工艺性质的论文集。

日本至今保留着鲜明的民族传统与手工技艺,柳宗悦先生功不可没。他提出“民艺”的概念,努力改变人们崇尚美术而轻视工艺的倾向,认为工艺蕴藏在民众之间,民众的无心之美、自然的加护是美之源泉,而非个人艺术家的天才创造,工艺之美必须与用相结合,必须具有服务意识。柳宗悦先生的阐述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读起来,仍然不失其价值。透过他的视角,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

作者的话

我从美术文化到工艺文化的进程中,感觉到了文化的方向,这并没有任何排斥美术的意思。我认为美的方向在于同生活的结合,现在,这个问题日趋显示出它的迫切性。从生活圈中摄取美的因素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里,美的工艺化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美与生活的结合体现在工艺文化中,从而能够使人们观赏到健康之美。我们不能把与生活无关的美叫做美,美必须是生活的产物,这样才能够逐渐地达到完美的境地。理论只有这样去解释,才是未来的“美”所肩负的任务。

《日本手工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本手工艺》

图书简介

本书是1940年前后日本手工艺状况的一份详尽记录。这份记录,是柳宗悦先生踏遍日本的全境,根据亲眼所见写成的。因此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跟他做了一次日本民艺之旅。手工艺的素朴真诚之美,洋溢在旅途中的每一步。日本今之为设计大国,缘自过去之为手工艺之国,其精神一脉相传。本书对于国内民艺界、设计界人士,尤具参考价值。

手与机器的根本区别在于,手总是与心相连,而机器则是无心的。所以手工艺作业中会发生奇迹,因为那不是单纯的手在劳动,背后有心的控制,使手制造物品,给予劳动的快乐,使人遵守道德,这才是赋予物品美之性质的因素。所以,手工艺作业也可以说成是心之作业。有比手更神秘的机器存在吗?为什么手的工作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非常之重要,大家都有必要思索。

作者的话

这本书写于战争时期,记载的内容大多是昭和十五年(1940)前后的日本手工艺的状况。很可能是战争招致了手工艺的崩溃。因此,我记录在本书中的一部分手工艺品,在战争结束后的今天已经完全成为过去的东西。就拿冲绳来说,那里的很多东西都已经成了回忆。然而,不管是什么地方,失传的手艺有朝一日定会东山再起。

《工艺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工艺文化》

图书简介

《工艺文化》一书为柳宗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上篇“造型艺术”探索工艺在多种艺术中的位置,试图说明在造型的领域中,美术与工艺的关系。中篇“各种工艺”讲述各种工艺品的分类,目的在于说明各种工艺的特殊性质与它们之间的界限。下篇“美与工艺”探讨在实现最美的境界方面,可供工艺驰骋的场所是何其大,以及工艺性为什么是美的重要因素等问题。

作者的话

工艺之美表现为与“民众”、“实用”、“多量”、“廉价”和“寻常”的平凡世界的深深的缘分。必须指出,这些性质是工艺之美的基础,只是工艺自身的力量是很弱的。然而,工艺却能够具备以上的因素,这是不可思议的。对这些隐藏在其背后的力量进行探索,正是我所要做的工作。我看到在那里守护着自然的睿智和相爱的制度。对无心的自然之皈依,却能够在那里体现为集结的众生之心。这样的美是他力之美,与这样的美相对应的是“知识”、“个性”、“稀有”、“高价”和“异常”等,这是不能小看的。

以上书籍均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工艺文化译丛系列图书。本系列共有四本,另一本未被提及的书为《名艺四十年》。

《民艺四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民艺四十年》

图书简介

柳宗悦先生被称为日本民艺之父,他最早提出“民艺”的概念,创办杂志,著书立说,普及推广“民艺”的理念;并身体力行,收集整理民间器具,创立日本民艺馆并任首任馆长,将自己毕生收集贡献于社会和民众。他的所作所为,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日本社会的面貌。

日本至今是一个优秀的手工艺之国,柳宗悦先生功不可没。

在重美术而轻工艺的时代中,柳宗悦先生不遗余力地宣传工艺之美,认为工艺必须与用相结合,与民众相结合,自然的加护、民众的无心之美是美的源泉所在。这一观点发人深省,改变了当时日本人对于工艺的看法,也使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

作家的话

近年来的东洋哲学讨论多以佛教思想为背景。从净土宗的经典中选取念佛往生之愿,并简单明了地叙述“凡夫成佛”的深远理念。在信与美相结合的一如世界,一语道破民器的被救之由来是必然的。《美之法门》以及近著《无有好丑之愿》等便是代表这些观点的论文,值得刮目相看。

我想,本书的读者与器物无缘者应该只是少数,而《收藏之辩》恰是指出其正确方向的路标。《日本之眼》是病中执笔的成果,列举了最近的世相之特征,抨击了醉心于欧美的丧心妄言,是唤醒日本文化独立性的警世文字。

蒋方舟简介

蒋方舟,青年作家,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阳,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就任《新周刊》杂志副主编。

柳宗悦简介

柳宗悦(1889—1961),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1913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科部哲学科,在研究宗教哲学、文学的同时,对日本、朝鲜的民艺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并开始对之收集、整理、研究。1936年创办日本民艺馆并任首任馆长,1943年任日本民艺协会首任会长。出版有《柳宗悦全集》等著作。1957年获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劳者”荣誉称号。

标签组:[艺术] [文化] [蒋方舟] [手工艺] [工艺之道] [柳宗悦] [工艺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9381.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渔父》简介

《庄子·杂篇·渔父》是庄子所著的《庄子》中的其中一篇。全文写了孔子见到渔父以及和渔父对话的全过程。首先是渔父跟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谈话,批评孔子的言论。接着写孔子见到渔父,受到渔父的直接批评,指出他不...

2025-04-26

《庄子·杂篇·天下》简介

《庄子·杂篇·天下》位于《庄子·杂篇》,以“天下”为题。全篇分七段,是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历史渊源,来龙去脉。评价主要思想,并且加以批评的总结性的论文。作者据民国学者考证,当为战国时期晚期的庄子后学。《天...

2025-04-26

《庄子·杂篇·天下》原文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

2025-04-26

《庄子》中的十大成语

1、越俎代庖“越俎代庖”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说“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厨师虽不做祭祀用的饭菜,但管祭祀的人也不能越位来代替他下厨房做菜。祭祀代替厨师下厨,就是超越本分。为人处世要...

2025-04-26

庄子《天下》译文赏析

天下搞学术的人很多,都认为自己的学问达到了顶峰。古代所谓的道术,究竟在哪里?回答说:“无所不在。”问:“神由何而降?明从何而生?”回答说:“神圣自有其由来,王业自有其成因,都渊源于一。”不离根本,称为...

2025-04-26

《庄子》十大经典名句赏析

1、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译文: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2、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译文:主观偏见会妨碍对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语容易掩盖真言。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2025-04-26

庄子的寓言哲学

逢年过节,中国人都爱说吉祥话,讨个口彩,图个吉利。在众多吉祥话中,“鹏程万里”是很受欢迎的,人们用它祝愿忙于工作的年轻人仕途顺利,前程远大。不为人知的是鹏程万里出自《庄子·逍遥游》。一句喜气的吉祥话,...

2025-04-26

《庄子·杂篇·让王》原文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之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舜让天...

2025-04-26

洪武年间的人口普查,朱元璋推出了哪些政策?

洪武年间的人口普查,朱元璋推出了哪些政策?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元璋三十多年的努力,明朝初年的人口国家经济得到极速恢复发展。户口人数很关键,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国家的整体实力。011:...

2025-04-26

朱祁镇和朱祁钰相比 两人才是好的皇帝

还不了解:朱祁镇和朱祁钰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祁钰和朱祁镇都是明代的皇帝,两人相比,谁才能担当起好皇帝?对于明代来说,朱祁钰和朱祁镇这两个人,哪个算是一个好皇帝,...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