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平野启一郎×蒋方舟:比起未来,我们更能够改变的是过去_日本

发表于话题:蒋方舟日本
发布时间:2021-06-08

原标题:平野启一郎×蒋方舟:比起未来,我们更能够改变的是过去

近代以来,“个人”的不可再分,影响了人们多元化的生活和人际交往关系的多向发展。日本芥川奖得主作家平野启一郎由此将英语词源individual的否定前缀拿掉,提出了“分人”这个全新的概念,将人类视作可分的存在,带领读者重新审视对他人的关系、思考喜欢上自己的方法

8月14日晚,平野启一郎带着新书《何为自我:分人理论》来到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就文学、爱情等话题与人气作家蒋方舟进行了一场对谈。而平野启一郎的另一本新书《剧演的终章》也令蒋方舟印象深刻,她说:

“我在朋友圈里面有一个在日本翻译中文的译者,他在朋友圈里面推荐了平野启一郎先生的这本书,说虽然只是一个爱情小说,但是很久没有为一个爱情小说流眼泪了。因为我想为爱情小说流眼泪,所以买了这本书来看。看了之后我非常喜欢,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讲两个中年人恋爱的爱情故事,我觉得里面包含了很多关于哲学、关于自我、关于社会、关于历史的思考,看了之后很感动。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速记稿整理概括

读者那些带点“尴尬”的称谓

平野启一郎的新书宣传,几乎都印着类似“三岛由纪夫转世”这样带点“尴尬”味的标语,蒋方舟询问他本人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平野启一郎解释道,自己从 14 岁读了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后开始喜欢上了文学,虽然在政治立场上与三岛由纪夫完全相反,但在文学上却是影响颇深。而第一个读平野启一郎稿子的编辑也是在看了小说后说,他就像是三岛由纪夫转世一样,于是这个称谓就在日本传开了。对于这个说法,他既开心,又很尴尬,心情非常复杂。

而当平野启一郎反问蒋方舟,怎么看待有读者很喜欢你,也有人批评你时,蒋方舟也直言,10 岁时自己就是在一片骂声当中出道的。因为当时她对大人世界的“禁忌”毫无知觉,所以写了很多在大人世界看起来会有些“禁忌”的事情,以至于冒犯到了很多成年的读者。

不过,让蒋方舟感到欣慰的是,这两年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年轻、特立独行在中国并不再是一个“原罪”,反而变成了一个值得赞赏的事情。

日本的A面,或B面

谈及《剧演的终章》,平野启一郎认为自己的写作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的日本,人到中年再谈恋爱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中年人大多数都已经结婚了,如果再去恋爱的话就变成了出轨,像这种不太好的肉体关系自己又不是很想写,所以写成了一种精神方面的恋爱。

蒋方舟笑道:“《剧演的终章》里男女主角从头到尾都没有睡过,想看到色情描写的读者们也许会失望。”

对于当代日本人的疲惫与不安感,平野启一郎则说:“其实日本已经过去了战后高速发展的时期,现在大家都在思考,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对现在的社会有不安的人其实有很多很多。确实现在还是有人认为日本现状很好,但我对这种整体现象是觉得很疲惫的。日本从欧洲近代化以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有之前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有做过一些不太好的事情,近代化到今天来看,我觉得其实是到了一个非常彷徨、迷茫的时期了。”

蒋方舟也分享了她在日本待过的一年生活:“在日本旅游的人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只有A面,没有B面的国家,会觉得这是一个只有谦让、温和、匠人精神、礼貌、爱、美食,有美好的一切的国家,我刚刚待了半年的时候,也是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好像没有B面,渐渐待久了,会觉得它比较没有活力和没有把人变得有活力的一面。”

包括在她新书中提到的看脱衣舞经历:“一是深切地感受到日本的老龄化问题,第二确实感觉到情色的文化在日本压抑、害羞的社会表象之下。”

关于爱情,关于自我

在爱情话题上,蒋方舟自嘲自己在恋爱当中是一个“舔狗”,很愿意付出。但奇怪的是,自己在写到感情的时候并不是这样。她写感情的时候,像是一个从来都没有投入过爱,从来都没有炙热过的人:

“我非常羡慕那些自身的生命跟他们的作品融为一体的人,我觉得这是真正的天赋,我们看到有些人他们能把自己的生命力、自己的情感,燃烧的那部分诚实地在他们作品当中呈现,对于我来说我好像永远在写另外一种人,所以我始终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诚恳,就是因为我觉得好像始终没有办法彻底燃烧自己。”

平野启一郎在多部作品中也写到了各种各样的恋爱观,有一本已出版的《无颜者》,讲的是一对情侣喜欢在网上公开自己的裸体照,借由这样的行为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但是主角不能也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谁,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在脸上打了马赛克。

这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本来一事无成,平庸至极,但是在网上可能会有几万人的粉丝。于是这两个主角就开始混乱了: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己?是网上的自己,还是现实生活的自己?

而在新书《何为自我:分人理论》中,平野也触碰了这样的话题:“人活到后来,你对事情的见解和理解都会变化。如果站在现在的角度思考过去,可能就会发现现在的不同认知会修改过去。过去本身就是一个很不安定的东西,可能立足于现在来讲,它跟你当初的认知是不一样的。

我们能改变的,是未来还是过去?

《何为自我:分人理论》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比起未来我们更能够改变的是过去。蒋方舟对这个观点颇有感触

“我们都觉得过去是不可改变的,每次当我们回忆某件事,我们都在根据自己的现状篡改自己的记忆,对于个人是这样,对于国家和历史其实也是这样,永远都是基于你现在的立足点而不断修改一个更利于自己的过去。抛开国家不谈,比起未来我们更能修改的是过去,这个很有意思。对于很多人来说,置于另外一段情感,他其实所拥有的只能是回忆。”

标签组:[蒋方舟] [三岛由纪夫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9404.html

相关阅读

元宵节不放假的原因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

2025-04-19

《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译文及赏析

喜见外弟又言别唐代: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译文在社会动乱中离别了十年后,竟然在长大成人时意外相逢。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

2025-04-19

李商隐《凉思》原文译文及赏析

凉思唐代:李商隐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译文当初你离去时春潮漫平栏杆;如今秋蝉不鸣露水挂满树枝。我永远怀念当时那美好时节;今日重...

2025-04-19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文学赏析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唐代: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译文黄昏时寒冷的山野变得更加苍翠,秋水日夜缓缓流淌。我拄着拐杖伫立在茅舍的门...

2025-04-19

《酬张少府》诗歌赏析

酬张少府唐代:王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译文人到晚年就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效国家,只要求归隐...

2025-04-19

王维《过香积寺》原文译文赏析

过香积寺唐代: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译文不知香积寺在哪座山中,走了数里,就进入了白云缭绕的山峰。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

2025-04-19

王维《山居秋暝》原文译文赏析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

2025-04-19

《归嵩山作》诗歌评析

归嵩山作唐代: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译文清澈的流水环绕一片草草木丛生的草泽地,驾着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

2025-04-19

《终南山》原文译文赏析

终南山唐代: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译文巍巍的终南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延伸到海边。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青霭迷茫进...

2025-04-19

王维《终南别业》原文译文赏析

终南别业唐代: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