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现代猫奴很疯狂?不,古代猫奴直接刷新了我的三观

发表于话题:各种猫在古代的名称
发布时间:2021-06-08

堂妹养了两只猫,家里除了有一应俱全的猫主子生活用品外,她自己还给猫咪做了很多玩具,比如各种大小的木箱。而且她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发各种猫的萌照和视频,还是p过的。

其狂热程度是我这种无猫人士想象不到的,我不禁感叹,她怕不是被猫统治了吧!除了这种本就爱猫的”吸猫“人士外,还有被动型猫奴。

说的就是堂妹她父母,一开始百般嫌弃,接触几天后就真香了。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网上的那些话题视频,”我爸妈一开始不让我养猫,后来有了猫之后,就不要我了“。

 

其实,像我堂妹一家这种行为并不是个例,在网上一找,比比皆是。在可爱的猫咪面前,无数铲屎官前仆后继,奔跑在追随猫主子的大道上。

不过,猫奴可不是现代才有。早在几千年以前,古人就已经开始各种花式吸猫,甚至比现代人要更痴迷。

在《尔雅翼》中记载:“猫通谓之狸”,在古代猫统称为“狸”,而人们会把家猫称为“狸奴”。因为在古人眼中“奴”是爱称,不少古人就喜欢用“奴”起小名、乳名,比如唐高宗的小名就叫雉奴。

沈振麟《耄耋同春》

 

可见,“狸奴”这个名字充满了主人对猫儿的一片深情。但有趣的是,如今猫成了主子,饲养者反而自降身份成了”奴仆“。

不过现代人在养猫的时候,前期领养手续还算简单,后续却麻烦不少,还要带猫去做各种检查打针,甚至还做绝育等。但古人养猫,从领养这一步开始就已经相当不简单了·。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书房万卷书。——《赠猫》

如果想把猫领回家,就得像纳妾一样,必须给出正规的聘书和聘礼。诗里的”盐“就是聘礼之一,毕竟那时候的盐可是贵重品。另外买一些小鱼,送给生下小猫的母猫,也是常用的聘礼。

赵佶《耄耋图》局部

 

腊日迎猫以食田鼠,谓迎猫之神而祭之。——《礼记》

除了”裹盐“聘礼外,还要挑选一个黄道吉日。腊八就是一个特别的日子,迎猫进家门的同时还要同猫神做保证:我会对它好的。

猫之毛色,以纯黄为上,纯白次之,纯黑又次之。——《相猫经》

既然说到领养,那古人喜欢哪种猫呢?同现代人一样,古人也喜欢橘黄,看样子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啊。

商喜《戏猫图》

 

猫于黑暗中,逆循其毛,能出火星者为异,并不生蚤虱。——《酉阳杂俎》

原来不止我们现代人推崇科学养猫,古人也讲究科学养宠,知道要祛除掉猫身上的跳蚤。

公猫必阉杀其雄气,化刚为柔,日见肥善。——《猫苑》

看来,给猫咪做绝育手术自古就有了。

朱瞻基《花下狸奴图》

 

猫之为兽,其性属火。故善升喜戏,畏雨恶湿,又善惊,皆火义也。——《物性纂异》

不过,古人也很细心,琢磨出不少猫咪的习性,知道它们怕水又容易受惊。

猫食薄荷则醉。——《埤雅》

也知道猫咪吃了薄荷会有醉。

猫不食虾蟹,狗不食蛙。——《识小录》

还知道猫咪不宜吃虾蟹一类的水产。看来,古代猫奴在养猫一事上也算是用心至极了。

沈振麟《耄耋同春》

 

你以为这就是古代猫奴的极致了吗?当然不。

《西湖游览志》和《老学庵笔记》都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秦桧的小孙女养的猫走丢了,不仅满城贴满”寻猫启事“,还报官搜找,虽然之后每家每户都找出了不少猫,但没有一只是走丢的那一只。

这个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在宋朝,养猫是一件非常流行的事情。同样是在宋朝,还有一位有名的资深猫奴,他就是大诗人陆游。他不仅喜欢撸猫,还喜欢给它们写诗留念。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外面风雨大作又黑又冷,但我跟小猫猫不出门就呆在暖和的家里。

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

小猫猫太懂事了,把老鼠抓的一干二净,也不吵着吃鱼,只要吸一点点猫薄荷就满足了。陆游不仅给猫咪献上猫薄荷这种现代玩意儿,还请人为猫咪造猫窝、做特别护理,真不愧是首席铲屎官。

若说陆游爱猫爱到了极致,那还有一个人就可以说是丧心病狂了,他就是明世宗朱厚熜。这位皇帝对猫,可当真说得上是情有独钟。

明世宗

 

他有两只最喜欢的猫,一只叫霜眉,另一只叫狮猫。霜眉死的时候,世宗悲痛不已,几天不吃不喝。之后他不仅以皇帝的身份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葬礼,还将它葬在了万岁山上,立了墓碑和碑文。

以一个爱猫人士的心态来说,做出这一行为还能被人理解,但他后面的行为就显得有些荒唐了。

他的另一只爱猫也死了之后,他不仅用纯黄金为它打造了一口棺材,举办了隆重的葬礼,还让当朝大臣为狮猫做祭文。

沈振麟《耄耋同春》

 

在这场祭文大赛中,一位大臣因为一句"化狮为虎"脱颖而出,惹得皇帝龙心大悦,进而升官加职,而这位大臣也因为这件事被人称为"青词宰相"。

明世宗在位期间,忠心为国鞠躬尽瘁的能臣重臣忠臣不少,但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得到如同这两只猫儿一般的待遇,绝不会想到仅仅只是因为歌颂了一只猫就可以高升。世宗皇帝行事有多么荒唐,由此可见一斑。

赵佶《耄耋图》局部

 

所以,你看,古人是不是比我们还会玩?给猫聘礼,给猫吸猫薄荷,甚至是给猫举行葬礼作祭文,真真是爱猫成痴啊。




标签组:[陆游] [猫薄荷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9780.html

相关阅读

辽代绘画艺术介绍

辽朝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辽朝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画多入北宋内府,被誉为“神品”。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

2025-04-26

《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赏析

【原文】乱必有弟①。大乱五,小乱三②,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虑福未及③,虑祸过之,所以完④之也。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晋献公立骊姬⑤以为夫人,...

2025-04-26

《龙图公案》作品简介

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

2025-04-26

《三侠五义》作品简介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

2025-04-26

辽代时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契丹人在长期的牧猎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歌舞音乐,其早期音乐简单而质朴,具有原始狩猎和原始宗教色彩,被称为国乐。辽国建立后,辽国皇帝确定其为国乐,也就是辽国在大型聚会、祭祀、宫廷礼仪等场合演奏...

2025-04-26

包拯的脸谱由来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当今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

2025-04-26

辽代雕刻的特点和成就

辽朝的雕刻艺术有其自身特色。作品以宣扬佛教信仰为多,有石雕和砖雕,保存至今的有几座石窟寺、几座石雕造像和大量墓葬石刻。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觉山寺西塔院中...

2025-04-26

庄子《渔父》译文赏析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简介

“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原文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