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沉默的病人》:比凶杀案真相更恐怖的,是婚姻的真相_妻子

发表于话题:沉默的真相解析
发布时间:2021-06-09

原标题:《沉默的病人》:比凶杀案真相更恐怖的,是婚姻的真相

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一句话:

即使是最幸福婚姻中的夫妻,一生中也有200次想要离婚的想法,和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

如果你只把这句话当成危言耸听,那么在看过下面这本书后,你恐怕会重新思考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一起残酷的谋杀

一场致命的心理治疗

在《沉默的病人》这本书里,既没有展示那200次要离婚时候的故事,也没有讲那50次为什么有掐死对方的冲动。

而是直接把那个赤裸裸的最终惨剧丢到你的面前:

艾丽西亚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她站在壁炉旁,身穿白色连衣裙像个幽灵。

地板上有一支枪。

她的丈夫加布里耶尔面部多处中弹,面目全非,早已不复存在。

地板上、墙上到处是血,她割开了自己手腕上的静脉。

她为什么杀了他?而后又企图自杀?

沉重的开场,压抑的节奏,真相被一步步揭开。但在令人窒息的阅读体验下,没有一位读者舍得中途放下这本书。

《沉默的病人》自出版以来就连续霸榜,创下全球热销超 300万册的好成绩。

在作者亚历克斯·麦克利兹的精心安排下,希腊神话、心理学知识以及他自成一派的推理风格完全融为一体。

说这是一本披着悬疑小说外衣的专业心理学解说读本,也毫不为过。

用作家布莱克·克劳奇的话说,打开这本书,就像进入了一场压力沉重的偏执梦魇。

她在杀人之前

就已经被人杀死了

案件的主人公是一对生活在伦敦年轻又富有的夫妻。妻子是画家,丈夫是摄影师,住的房子能直接俯瞰伦敦公园。

丈夫对妻子体贴入微,生日会送花,还经常去郊野公园吃早餐。

而妻子也时常以丈夫为模特画画,捕捉他每一秒的神态。在妻子的日记中满满都是甜蜜婚姻的细节:

我对加布里耶尔的爱无以复加,喜欢看他在厨房的优雅动作,喜欢他高超的厨艺,喜欢他发自内心的浪漫,尽管他自嘲玩世不恭,不易动感情。

我在他的鼓励下学习画画,熬过了痛苦的几年,小有成就,还有经纪人替我办画展。

我以他为模特,画成耶稣的形象,虽然他不喜欢,但我觉得他就像耶稣一样拯救了我。

不管他是什么样,不管发生了什么,我都会爱他,直到死亡将我们分离。

就是这样一对完美的夫妻,突然有一天,妻子往丈夫脸上连开五枪!

丈夫当场死亡,而妻子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而吊诡的地方在于,任凭警察如何询问,妻子艾丽西亚从此不再说一句话,既没有申辩,也没有痛苦的哭诉和愤怒的谩骂。

除了画画,她不再做任何的事情。

很快,这样一场耸人听闻的凶杀案和杀人凶手的反常沉默,引来了公众的注意,同时也有许多医生、警察试图揭开这背后的隐情。

身为心理治疗师的男主也是其中之一。

他在艾丽西亚最后的画作 《阿尔刻提斯》中,读出了一些蛛丝马迹:

阿尔刻提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是菲拉亚国王阿德墨托斯的妻子。

当阿波罗知道阿德墨托斯死期将至,为了救他,去向命运三女神讨人情,准许他的父母或妻子之中的一个人替他去死。

而死亡的条件是必须赴死者心甘情愿。

阿德墨托斯的父母并不愿意为他放弃自己的生命,最终深爱丈夫的阿尔刻提斯,成为了那个替代丈夫去死的人。

此时,正好到访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听说这件事,便从死神手中追回了妻子阿尔刻提斯。

但重返人间的阿尔刻提斯,此后再也没说过任何一句话。

这个神话故事究竟和艾丽西亚杀夫案有什么关联?

看似完美的婚姻中,艾丽西亚又遭受了些什么?

层层拨开命案迷雾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挖出了一个自己也无法承受的梦魇。

比凶杀案真相更恐怖的是婚姻、家庭的真相

未得到表达的情感是永远不会消亡的。它们虽然被活埋,今后必将以更加丑陋的方式出现。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虽然这本书书名是《沉默的病人》,但其实说的是在任何关系中永远不要选择沉默。

因为沉默只会带来更无法挽回的后果。

就像电影《婚姻故事》中的夫妻俩,丈夫Nicole和妻子Charlie看似美满的婚姻表象之下,早已千疮百孔。

家庭生活完全吞噬掉个人生活,彻底淹没了两人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格。

在家日复一日地洗衣服做饭消耗着自己对生活的热情。

其实大部分婚姻不是输给了大风大浪,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沟通无果,一次又一次的无声沉默。

蔡康永曾在奇葩说里,表达过对婚姻中“容忍”的看法:

什么叫做容忍?就是装作没事让它过去。

那样做的代价是什么?装一次没事,会过去。但你让一件事情过去三次,你就再也没有兴趣去追究它了。

等憋在心里的气慢慢消了,两个人之间的裂痕也产生了。

婚姻里过度推崇容忍,想说的话强忍着不说,长此以往,会让夫妻关系变淡,甚至会让我们失去对生命的热情。

因为你会觉得,两夫妻一辈子不就这样了,活着无非如此。

好的婚姻关系永远是 相互尊重,相互磨合,也只有这样两个人的情感才能像活水一样流通起来。

妄图去控制和改造对方,或者选择强忍着过下去,这样的关系一定不会长久。

或许结束于一场正常,或许结束于五声枪响。

这一点也是《沉默的病人》这本书想传达给所有人的。

它不只是一本极其好看的悬疑小说,也是在鼓励所有正在亲密关系中遭受伤害的人,不要做“沉默的病人”。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畅读

戳原文,最热 原著小说一次掌握!

标签组:[社会万象] [婚姻] [奇闻轶事] [两性] [心理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0379.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