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都在夸《沉默的真相》,但最该夸的,其实是这个原因!_电影号图文_电影网_1905.com

发表于话题:沉默的真相
发布时间:2021-06-09

《沉默的真相》是真的火了!

看下豆瓣评分,本片如今十几万人打分,得分9.2分

这个分数,就很有意思了。因为,该剧从开分8.9分,然后降到8.8分,再冲高至9.2分。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剧随着观众基数的扩大,以及剧情的深入,不但没有塌台,反而越来越好了。

是禁得住看的好剧。

这个,就厉害了。

而这几天,基本上豆瓣、微博,微信,朋友圈,各种地方也都是在聊这个剧。

随便哪个群一聊起来,就会发现,大家其实都在追,从演技、剧情到改编,几个人凑在一起,一边聊一边时不时拿出手机放一个片段的样子,像极了跟姐妹粉上同一个爱豆的自己,恨不能全方位360度的把他夸出花来。

 

而说到这个剧,可以夸的角度特别多。就像我们之前写的那篇一样。你可以夸演员的表演,夸剧情的反转,夸剧作结构、夸制作水准,各种角度,其实都可以洋洋洒洒写上那么一篇。

但是,我始终觉得,这个剧真正吸引到我,引起我的共鸣,甚至有些感动的地方。还不止是上面这些内容,而是,另一件事。

那就是,剧情本身的魅力。

因为,这是一部社会派推理剧。

 

而这个剧所有的魅力,和吸引人的地方,其实都是社会派推理剧自身的魅力带来的。以一系列离奇的案件,将故事,带入社会的另一面。

 

比如,剧中的三条叙事线,主要由三条纠葛的命案组成,他们是三场疑点重重的死亡案件,分别是:侯贵平学生翁美香之死、侯贵平之死、江阳之死。

 

但这几个案件本身其实并不复杂,甚至从一开始,第一个案件就有了答案:女学生遭性侵后服毒自杀。紧接着,第二个案件也很快明了:侯贵平并非自杀,案件背后牵涉了一股强大的黑恶势力,而这股势力也直接勾连着第三个案件——检察官江阳之死。

 

稍微一捋,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命案其实并不是重点,谁犯的案,也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破解的谜题。

 

甚至,剧情也毫不回避这一点。

可以说,我们从一开始就锁定了黄毛、李建国,接着是胡一浪、孙传福。

对啊,他们就是凶手,剧情很早就告诉了我们。

 

当真凶是谁都已经不是悬念,那么,这个剧情的悬念又是什么呢?

是的,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案件,以及案件背后的故事,才是《沉默的真相》真正想要去探讨的。

本剧用悬疑的外壳,呈现了社会阴暗的角落,它不回避人性的复杂与挣扎,甚至赤裸裸地呈现了我们曾经面临、正在面临,也许还将继续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这样一个故事里,真正的坏人其实早就已经出现了,整个剧在三分之一处就揭出了幕后黑手。

但是,又能怎样呢?

 

我们早早就知道,就是他们杀死了侯贵平。

但是,我们却如剧中的角色一样,无能为力了,有劲没处使,是一种强烈的无力感。

而这,也驱使我们,一路看下去。

这时候,吸引我们的不只是悬念,而是我们想知道,是什么能让这些坏人游刃有余,而主人公又将付出怎的代价来寻求正义。

 

对于社会派推理剧而言,这是比寻得真相和找到凶手更让人血脉喷张的东西。

我们期待看到的不只是谜底,更是战斗的过程。

比真相更值得细看的是侯贵平、江阳、朱伟、陈明章、张超这群不肯认输的人,如何以爱情、青春、前途、家庭为砝码,一点点地消耗着自己未来、幸福、甚至生命,与黑暗角力,完成一场正义接力赛。

 

是的,这是个注定的悲剧故事。

 

黑白已经在我们面前对垒,罪恶已经显示出来路。这是一整条串起回路的利益链,性侵少女、性贿赂背后一定有着更深层的邪恶交易、丑陋勾当。

 

只是,这群渴望追求正义的规则捍卫者,却又无计可施,甚至,只能以牺牲为代价。

 

第一个牺牲者侯贵平,第二个牺牲者江阳,接下来是朱伟、陈明章、张超这些赌上光明前途和自由的人,每一个人都以青春和生命作饵,试图赢得迟到多年的正义。

 

在这个正义接力的过程中,每个人面对的都不仅是黑恶的威胁、同僚的打压,还有漫长的内心煎熬和挣扎。

如果一转身,也许就能假装不曾看过这些黑暗,重新走到阳光下生活,人生也马上就重新顺风顺水。

但是,这些人为什么还是选择了投身黑暗,只身与恶龙缠斗?

 

江阳说自己看到了太多,已经没有办法停下来了。

江阳身上这种似曾相识的悲情,也是社会派推理剧中最常见的。他们带有社会派推理剧中,角色惯有的无奈,弥漫着一种强烈的无力感与悲剧氛围,是那种看完全片后的唏嘘慨叹,这也更让人拉长了讨论的余味。

 

江阳面对的不是本格推理中的智力挑战,而是社会派推理主人公必经的黑暗冗长而又孤独的甬道。

 

我们和他一样,都知道顺着这条甬道走到最后,就是那片海那片光。但我们和他一样不知道的是,在这条狭长幽暗的甬道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危险,而他又是否能够平安抵达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这就是社会派推理剧厉害的地方,它告诉你开头和结尾,甚至也告诉你路径,甚至从不回避路途中内心的挣扎和暗处的肮脏。但是,你却仍欲罢不能。

 

第一次,当李静找到江阳的时候,江阳像所有普通人一样犹豫了。

第二次,江阳遇到李建国阻挠、没有新的证据无法立案,他退缩了,但是这一次,平康白雪朱伟加入了,江阳又燃起了斗志。

第三次,第四次……

江阳这个角色一点点变成了一个战士,这个案子成为他此生不得不做的一个执念。

这种变化,非常真实,也更让人难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痛感来自于侯贵平、江阳、朱伟们在一路上遇到的种种不公、构陷、危害。

 

这也恰是社会派推理的魅力所在。它不给你展示智商高地,解谜的乐趣也在其次,它不回避残酷的现实,却也不吝于把残酷中的一点点光亮撒向你。用有趣的推理作为外衣,内里是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入探寻。

 

它像一把手术刀,层层剖开现代社会的表象,在病灶毒瘤处狠狠下刀,而与恶龙缠斗的主角,最终也只能以牺牲或是化身恶龙的方式,赢得这场胜利。

 

而这样的故事,每每看到最后,都是深深的痛感,是一种悲剧性与宿命感交织的无奈。

这也是社会派推理剧的最大魅力。

或许,也正是由于锋利的刀锋和悲情的底色,社会派推理才能在推理流派之争中后来居上,以人性的悲悯战胜智力的竞技,与经典本格派推理分庭抗礼。

聊到本格派与社会派,简单粗暴地说,本格推理的快感来源于智商优势,依照蛛丝马迹倒推凶手的犯罪过程、指认真凶。

“凶手”是整个戏最大的悬念。

比如,去年非常火的推理电影《利刃出鞘》,看看豆瓣简介,全片的高潮集中在答案揭晓的那一刻,环环相扣的逻辑推演、每个人的叙述时间缝合,真相和凶手是整部影片隐藏到最后的最大悬念。

在片中,富豪、侦探、亿万遗产、密室杀人,经典本格推理的几大元素基本全中。只从豆瓣简介,我们就有大半把握将它归入本格派推理的范畴。

而相较于“谁是凶手”,社会派推理会更关注“为什么杀人”,它不断追问犯罪动机,甚至叩问犯罪动机的成因。至于凶手,甚至可以从第一分钟就向观众袒露。

 

比如松本清张小说改编的电影《买地方报纸的女人》,还是豆瓣剧情简介,第一句就袒露了凶手。凶手现形之后,悬念就向着凶手的杀人动机发展,她是谁?她为什么杀人?

 

看出区别了吧。

 

本格推理更像是悬念迭出的迷宫游戏、解谜竞技、智商挑战。有密室、侦探、精巧的犯罪过程,我们跟随剧情,化身为福尔摩斯、奎因、波洛探长,根据每一条线索去寻找答案,观众得到的线索和探长一样多,我们由此与编剧/小说作者进行智商拉力赛。

 

柯南道尔、阿婆、奎因等都是本格推理的镇派之宝。他们以精巧的逻辑推演取胜,甚至奎因、岛田庄司这样的作家还会在书中的某一个节点公然向读者发出寻找真凶的挑战。

但是这些在本格派中出彩的侦探们,到了社会派推理中,几乎全都消失了。

 

“侦探”被警察、作家、高智商的邻居、不爱说话的小孩儿等各色人等取代。

 

侦探代表的逻辑权威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社会百态角色、百种视角下的不同生活真相。

 

案件只是故事的入口,走进来,复杂的人性与社会才是故事的主角。

 

社会派推理根本不在意凶手何时暴露,它在意的,是凶手犯罪背后的故事。

 

森村诚一小说《人性的证明》改编的电影《人证》。

多线叙事有条不紊,每一条线索背后,都是人情与人性的撕扯。日本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诸多社会现实问题也都成为整个剧集的背景。很多时候,我们对人的好奇心会超过剧情本身,求证的过程,反而成为了还原一个人多面性的过程。

我们从一场凶杀进入影像,带着对人性的唏嘘和对历史的慨叹走出故事。

 

森村诚一秉承了松本清张为社会派推理定下的基调,在人性、社会、历史的维度上进行更深的开掘。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只能在生存与犯罪之间做选择,哪一个选项都透着无奈。

 

是的,在这样的故事里,没有真相的胜利,只有背负着枷锁和秘密活下去或者死去的悲情人物。

 

从松本清张到水上勉、森村诚一、东野圭吾,他们塑造的每一个“凶手”,都很难说是真正的恶人。

 

或许,从根源上,社会派根本不相信人性中存在无因的恶,他们总在寻找滋生恶果的土壤。有时候是爱,有时候是人性中的贪婪欲望,有时候是这个张着血盆大口的社会机器。

 

东野圭吾一直在刻写独特情感关系,用悬疑推理的外衣包裹着对人与人之间复杂情感关系的试探与拆解。

 

《嫌疑人X的献身》里,凶杀案的背后,是一个从未享受过爱恋的理工男,他用全部的能量和生命献祭给第一次爱情。

 

日剧《白夜行》第一集就呈现了二人幼年遭遇的痛苦、犯下的罪行。时隔14年,这对青梅竹马的畸恋中,有人以爱之名白日行凶,有人则甘心以爱之名暗夜潜行。

 

对社会派而言,推理与悬疑不过是抵达人性暗处和解剖社会暗面的手段。

 

无论是呈现人性、人情还是社会历史的暗礁,社会派推理总是弥漫着一种悲剧感,带有悲情的底色,它不在解谜的制高点停留,而在解谜之后的怅然失落中,带着悠长的余味让我们触动和反思。

 

让我们快乐的东西太多,让我们甘愿饮痛的东西太少,大概,这就是社会派推理比其他类型走得更深远的地方。

 

而这,也是《沉默的真相》可以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吧。

标签组:[影视] [人性] [推理] [悬疑电影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0418.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