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二卦、四卦、八卦和六十四卦_秋雨_新浪博客

发表于话题:八卦六十四卦
发布时间:2021-05-03

二卦、四卦、八卦和六十四卦

――摘自秋雨《中原气象文化》

秋雨

万年以前,掌握了用火技术的华夏东方海岱族最先崛起,知道了蛇的蛰醒与冬夏半年的初始有关,知道了天气的冷暖变化为了能记住天气的冷暖变化次数,可能会在某个地方画上某种符号,夏半年春天到来时,空中无云,天和地是分开的,故用“- -”符号记作夏半年;冬半年来临,阴冷时天地被云层连成一体,故用“一”符号记作冬半年。不妨把两个符号叫作“二卦”:

 

8000年前,黄河流域进入裴李岗文化时期,由于人们的需要,不仅有了冬夏的概念,可能也分出来春秋。当时依然没有文字,记录一年冬夏春秋的方法,也只能在海岱族符号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夏是两个“- -”相合,冬是两个“-”相合,把往者置于上面,把来者置于下面,于是也就有了春秋的符号。不妨称其为“四卦”:


6000年前,在前人爻符的基础上,伏羲在今天河南淮阳的古蔡水岸边仰观云生云消,利用前人发明的爻符,思考着天地间的阴阳问题。阴天就是阴,晴天就是阳,没有云可以看到天,有云就只能看到地,于是伏羲认为阳就是天,阴就是地,并用“- -”表示“阳”,相当于海岱族的夏半年,用“-”表示“阴”,相当于海岱族的冬半年。伏羲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开拓发展,采取了三个爻符组合,终于创出了八卦图:

 

商代甲骨文时期便有了六十四卦,采取了六个爻符组合,也一定是在伏羲八卦图基础之上的再创新。也许那个时候已经有了四时、八节、十二月,有了节和气,分出了三十六旬、七十二候等。八卦用三爻,是八个基本符号,很难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由于社会现实的需要,商代在八卦的基础上,将八卦重卦之后用六爻,共组合出来六十四个符号,从而创出了《易》。

比较“二卦”“四卦”、八卦、六十四卦中对春夏秋冬的记录,可以看出它们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后者只是把前者的同一爻或二爻进行了重复,理论上也是说得通的。春季是温暖赶走寒冷,是阴屈阳信,于是万物生长;秋季是寒冷赶走温暖,是阳屈阴信,万物萧条。

六十四卦中有泰 、大壮、夫、乾、姤、遯、否、观、剥、坤、复、临十二卦,系统地表达了一年十二个月冷暖变化的过程。泰、大壮、夫为春季,乾、姤、遯为夏季,否、观、剥为秋季,坤、复、临为冬季,按照春季是阴屈阳信,秋季是阳屈阴信的思路组合爻符,十二卦应是:

 

可是这十二卦在《易》中却是:

 

这一排列与“二卦”“四卦”、八卦不具有一致性,不符合阴屈阳信,阳屈阴信规律和原则。八卦图分先天八卦、中天八卦、后天八卦,六十八卦也应该有不同的排列次序。此处采用了自己的组合排列方法,算是私自“变卦”,使十二卦更符合气候变化规律。因而列表如下:

 

六十四卦中的这十二个符号,系统地表达了一年之中气候的变化过程。春季的三卦:泰,三阳开泰,经过一冬的积蓄,达到阴阳势均,接下去暖季就要慢慢降临;大壮,阳气开始大于阴气,占了上峰;夫,天承大之人,有天、大之意。夏季的三卦:乾,盛阳,夏天最暖;姤,相遇,有邂逅之意,阳气初次遇到阴气,气候开始变凉;遯,逃遁,暑气消退,寒气渐来。秋季的三卦:否,阴气增强到了阴阳势均,寒季即将来临,但寒冷达到极点之时,便会有否极泰来;观,看,察看,看到的景象或样子,之后果实累累,霜染万紫千红;剥,脱落,万木凋零,枯叶纷飞。冬季的三卦:坤,盛阴,天气冷极;复,一元复始,暖气开始出现;临,到,来,临近,又将是三阳开泰,天地冷暖实现了一次循环往复

如果四时政令出现异常,春季低温寒潮和倒春寒,春旱高温,夏季气温偏低,出现连阴雨,发生冰雹灾害,秋季温湿或者低温,冬季凉而不寒,天气多雾,污染严重,或者冬天温度高,雷鸣电闪等,这也属于变卦,阴阳失和,出现了阴阳怪气、阴差阳错。今天的人们会说某某人阴阳怪气,某某又变卦了,或者某某人竟能扭转乾坤,以及否极泰来、一元复始、三阳开泰、阴差阳错之类的口头禅,原来这些成语却是源自六十四卦。无论八卦还是六十四卦,所表示的意义随着后世人们的想象越来越多,有些发展成为科学,有些却滑进了迷信的泥潭。

《周易·系辞上》中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莫大乎日月……”这其实说的是爻与卦的初等数学关系。也就是:2的0次方=1就是易有太极,2的1次方=2就是是生两仪,2的2次方=4就是两仪生四象,2的3次方=8就是四象生八卦……可以一直排到2的n次方2就是“-”“- -”这两个符号,或者说是阴阳两个方面,两个爻符;n就是所用的爻数,并不是什么神秘的“天机”。

《道德经》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能是因为与《易》有些相似,道家才与《易》挂上了钩,其标志也成了阴阳鱼。

二爻符号的创立,在没有符号和文字的上古时代,那是了不起的人类进步,但到了今天,再用爻去画卦,显得太笨拙了,也或许是一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就显得不神秘,没有了神秘感。我们完全可以用二进制数1表示“-”,用二进制数0表示“- -”。那么八卦就是: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化为十进制就是:

0  1  2  3  4  5  6  7

后世传的神乎其神的《易》,就是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之上,用六爻排列组合而成的六十四卦,后世的人们在每卦中展开想象,几乎把天地万象都装了进去,尤其是经过神学的推波助澜,《易》似乎成了凡人不可接近的“天书”。到了商末,西岐头子姬昌抱着某种目的,对《易》研究了一番,后世据此而将《易》的著作权给了姬昌。

标签组:[六十四卦] [新浪] [秋雨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19.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