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历史上,大的高考舞弊案多是窝案

发表于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发布时间:2021-06-15

  手机里的答题机

  来源:星球商业评论

  杨乃悟 

  2009年,全国高考考场里陆续查获一批口腔骨传导耳机,这种可以咬在嘴里的耳机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传输距离可以达到几公里远。最方便的是,如果考生戴着金属牙套,就可以完美遮挡这款作弊神器。

  后来,考场检测、屏蔽设备不断升级,但对戴牙套同学不太友好的传统还是留了下来。

  比如昨天上午的语文考试开始前,河北沧州的一位女考生因为戴了牙套,被禁止进入考场。最后在交警帮助下,提供了医院证明才得以参加考试。

  考前还要奔波于医院和考场间的女同学一定想不到,就在同一天下午数学考试时,武汉黄陂区的一位吴同学大摇大摆地把手机带进了考场。

  吴同学是很嚣张的,正在考数学的他掏出手机拍摄了倒数第三道大题,然后发给了小猿搜题求解,照片里还带上了自己的考号和姓名。

  10年前,教育部发布了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的通知,里面详细描述了该怎么进行考生检测和信号阻断,各地教育系统在执行文件时只有层层加码。但就是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小猿搜题在网上捅破,其他设施方面根本没有察觉。

  这里乃悟有几个问题。

  高考都是在夏季,同学们不会穿得很厚,进入考场前都要经过监考老师和金属探测仪的检查。第一个问题,吴同学是怎么骗过现场监考老师和金属探测仪的?

  成功带着手机进入考场的吴同学,需要在一前一后两位监考老师的监视下,拿出手机,给题目拍照。更别说考场外还有巡考人员来回不断的巡视以及电子摄像头监控。

  从拍摄的照片来看,吴同学把手机拿得比较高。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就是没有人发现?

  最后,拍完照的吴同学还需要突破信号屏蔽设备才能成功把照片传回小猿搜题。第三个问题,手机是怎么突破信号屏蔽设备的?

  第三个问题,黄陂区招考办回应称:

  5G信号屏蔽出现漏洞。

  第一和第二个问题,他们没有解答。

  这让乃悟想起7年前河南省的一个案例,那年高考,杞县大同中学考点第60考场数学和综合科目的监考是陆老师。

  一位替考者戴着指纹膜进场验证时,引起指纹机连续报警。陆老师没看替考者的手指,甚至也没看他的准考证就放他进入了考场。不知道吴同学遇到的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好老师。

  武汉市去年宣布,经过5年建设,他们在全市范围内都建立了标准化的考点,改造升级了全市国家考试指挥中心,全程录音录像,远程电子监控这些不在话下。

  乃悟查了一下,去年湖北高考时,就有老师介绍他们新更换了高清摄像头,还把屏蔽设备换成了可升级软件的。

  高考开始前,黄陂区领导还专门组织召开了会议,听取了关于高考的准备工作。武汉市去年高考时也发布消息称,他们的监考老师,都必须经过教育部门审核,认定适合参加监考和组织考试工作后,方能参加考试工作。

  领导重视,软硬兼备,但就是被一个高中生给破解了。

  尽管网上舆论吵翻了天,黄陂区有关部门倒是觉得他们没啥大问题。回复记者时,工作人员表示,下午考试按标准进行,信号屏蔽也是照常。还温馨提示考生不用过分紧张。

  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乃悟读过2009年口腔骨传导耳机的新闻,在沈阳,一个小摊贩说他一天能卖3台,他还说,这已经是第三代产品了,每代都会针对考点的屏蔽器做新的调整。媒体揭发后,警察叔叔只抓到了摊贩,背后购买设备的考生和负责组织给答案的团伙却没了下文。

  历史上,大的高考舞弊案多是窝案。比如曾经的吉林省松原市,高中老师会直接将作弊设备卖给几十位学生,家长们则集体围攻屏蔽仪,还有外地来的监考老师遭到当地家长围殴。

  甚至有人专门花钱买通监考老师和该考场成绩好的学生,一起作弊。假如你考试不希望受到打扰:

  还得交保护费。

  这起窝案的曝光也是因为意外。一位考生在考场上公然抢夺另一名考生试卷,致使答题卡被撕破,松原的高考乱象才得以曝光。

  吴同学所在的黄陂区是武汉市教育洼地,当地去年一本率不到20%。而武昌、汉阳,一本率可以高达60%以上,江岸区一本率也在40%以上。

  所以,吴同学到底是不是一个人玩手机,还是不要那么快下结论为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玫

标签组:[高考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027.html

相关阅读

苗族早期医学为何与巫术相结合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

2025-04-09

二里头文化有什么特点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

2025-04-09

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累”的“妻妾”义不是来源于“累赘”“包袱”义,也不是来源于“疲劳”义,而是来源于“累”的“财产”义。在汉语中,用来称呼妻妾的词语很多。“拙荆”“贱内”“内人”皆是,这些词语比较常见,构词理据也比较清...

2025-04-09

紫姑为什么是厕神

紫姑,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她心地善良,为人家妾,被大妇所嫉妒,令其干肮脏下贱的活儿。她正月十五日死亡,天帝因怜悯她而命其为厕神。世人同情、怀念紫姑,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即...

2025-04-09

古代男女结婚为什么要喝交杯酒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

2025-04-09

古代结婚的青庐指的是什么

“洞房”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它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由于唐代的文人骚客多用“洞房”一词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时间久了,人们便把“洞房”一词专门指代新婚用的卧房了。在古代,结婚用的...

2025-04-09

麻将里藏着大文化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麻将是八仙桌上的“长城”,是毛主席眼中“继中医、《红楼梦》之...

2025-04-09

儒林外史周进人物形象介绍

周进是《儒林外史》的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儒林外史周...

2025-04-09

唐朝孝文化:父母为子孙攒私房钱判刑三年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孝文化萌芽于尧舜的宗法、农经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史记·五帝本记》载,“舜二十岁以孝闻名”,中国二十四孝“感...

2025-04-09

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经常听到“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去请购吉祥物的时候,有的人是自己这样选择,有时候则是工作人员这样推荐;几个人一起谈论关于佩戴吉祥物的时候,也总有人持这种观点;有的人则不仅自己执着这点,还把这个观点当...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