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冒名顶替上大学,对凡是涉案人员应按古代科考作弊斩立决

发表于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发布时间:2021-06-15

冒名顶替上大学,对凡是涉案人员应按古代科考作弊斩立决


近来在网上看到多地方有人实名举报,很多年前的高考舞弊事件,心里翻滚起无穷的苦涩,勾起了几十年前的辛酸往事。一九七九年自己参加高考,以文科三百四十七分的成绩位居武冈等二名,在填报的五个志愿中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身体虽然有些问题,但明明体检表主检医生签字是符合条件,限制专业。可是连师大都没录取。当然,第一志愿北大、第二志愿中国公安大学这些顶尖的大学可能不录取,但五志愿武冈师范都不录取。

我记得录取通知书发完了,自己没有得到通知书,武冈师范就在武冈城。我那天下午到了一趟武冈师范,问了他们录取新生的老师的情况,他们问了我分数,我告诉他们,那个领导模样的人说,我校最高才取了个二百六十分成绩的人,你的档案根本就没有抛下来。当时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回事,事情已经过去了四十一年。

今年才看到网上有人实名举报,高考也可以被别人顶替的。“老爷,小的寃枉啊“,我这几天也在思考,难道自己也是被别人项替了吗?今天下午在网上搜了一下自己的名字,我这样离奇的名号也搜到几十个,有做官的,也有教书的,还有当老板的。真不敢想像,这个连封建王朝都不如的社会。


(图片来源网络)


昨天晚上想了一夜,总算想通了,自己现在离士的日子近了,离天的日子远了。我假设当年读了好大学做了官,也许被捉了。庆幸自己现在平平安安。所以,心安也理得了。不过,我相信那些恶人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现在还是要谈谈这方面的问题,这是泛论,就当做自己对这些事物的观点吧。

这几天最热的事情,就是山东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了:

先是,山东聊城王丽丽举报了冒名顶替自己上学的人。

接着,又是山东济宁市的苟晶发帖称自己两次被顶替。

……

更可气的是在事发后,

顶替者嚣张地问王丽丽:“你就直接说,你要多少钱!”

苟晶的顶替者的父亲、也是苟晶当年的班主任,带着数位大汉奔波700多公里,跨省来到浙江湖州,堵在苟晶所在的厂区门口,要求与她见面。

苟晶说,她想通过法律渠道解决这件事。


目前,这数起事件还没有最终定论。

在等待结果的事件里,我们不妨看看,在封建皇朝是如何处理冒名读大学(即科考,下同)事件的。

泱泱中华,上下5000年,妖魔鬼怪可谓是无所不有,处理方式也是各不相同。但,历朝历代对大学考试作弊,则只有3个字:零容忍。不妨我们来盘点一下历史上的高考舞弊事件:


隋唐宋明自不必说,甚至辽金元也不必提起。那时候,天朝毕竟还算是清明廉政的。

今天,我们就说说最腐朽最没落最不堪的满清吧。话说康熙做皇帝的第50年时候,江南省(大概是现在的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举行省级高考。考试结束,前100名里,13人是苏州人,其他都是来自扬州的富二代,即盐商的孩子。在当时,盐商都是最有钱的人,类似于如今的煤老板、房地产老板这些土豪。当然就是这钱却滋生出无数怪状。


苏州人怒了,他们破扬州怎么能考得过我们大苏州呢!反而他们扬州比我们苏州多出几倍。苏州高考生聚集于玄妙观集会,高呼口号沿街游行:“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以此讽刺俩主考官:左必蕃和赵晋。

当时游行集会没有“扰乱社会治安“这一条,当然,那时也有警察,就是衙门的捕快,但他们并没有拘留人。事情越闹越大了!终于惊动了康熙皇帝,康熙知道事情真相后,勃然大怒,康熙亲自审问并判决:

一是江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赵晋、王曰俞、方名,因为受贿罪,全部砍头(立即执行)。二是更狠的是,康熙继续下令:本次录取的扬州考生吴泌、程光奎等,全部判处绞刑,即用布勒死。

三是最后,教育厅长左必蕃承担管理责任,被双开,交刑部处理其犯罪行为,被关了十年之久。

康熙死后,他儿子雍正做皇帝的第11年时候,又出现一场高考舞弊案:


浙江人俞鸿图担任河南教育厅长。考试前,他把考试卷带回家里,准备自己先研究一番,试试自己的水平。某晚,俞厅长研究累了,就和小老婆一番缠绵,然后呼呼大睡。


他这个小老婆林氏意犹未尽,辗转反侧,无意中想到高考试卷,当即抄录数十份,交给一个仆人去卖钱。仆人毕竟是仆人,不识江湖凶险,出门就吆喝“高考试卷,1000两银子一份”。

很多人知道卖试卷的仆人是教育厅长家的仆人,就相信了,有钱的就买了。买了卷子的人就请那些才子代做好试题,藏于袖内,直接交卷,结果都考上了,那些没钱买试卷的落榜考生便逐层上访。


雍正作为狠人,其残忍度丝毫不亚于他爹康熙。他当即亲自挂帅组织中央巡视组,彻查此案。


很快,案件水落石出,俞鸿图虽不知情卖考卷过程,但要承担主要责任,对他的判决是:立即腰斩。


史料记载,俞鸿图被砍成两段后,上半截身子疼得满地打滚,用手蘸着自己的鲜血连写7个字:惨惨惨惨惨惨惨!


满清末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公元1858年,咸丰,也就是慈禧太后老公、继位的第八年:南方,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是第三个年头,英法联军占领广州;江南,太平天国运动正热火朝天,打败了满清的江北大营;北方,沙俄强签《瑷珲条约》,割占外东北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同年,北京举行省级高考。


考生罗鸿祀是富二代,学习不好;但家里有矿啊,就送钱给主考官柏葰。

于是,小罗同学被换了一份试卷,顺利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但在复查时,这份试卷被发现。咸丰大怒,亲自担任专案组负责人。


案情随之大白:柏葰受贿十六两银子。亲爱的读者,仅仅十六两银子啊!就把别人的试卷换给了这小罗,真缺德!历史书就是这样写的!我们继续往下看:如何处理柏葰呢?柏葰,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军委副主席;而且,他还是满清的同盟者、亲戚民族、属于一等公民的蒙古八旗的正蓝旗人。


面对众多求情者,咸丰恨恨说道:你不给天下人面子,我就不留你的面子。

值得补充的一句是:连慈禧太后也为此批示:谁敢说柏葰无罪,谁就有罪。

于是,柏葰等五人被判处砍头(立即执行)。还有,柏葰的家人怕被连累,全都畏罪自杀。柏葰,也是我国自实行科举制度以来,因考试作弊而被杀的职位最高的官员。据《清史稿》记载,杀了柏葰,风气就变好了。


再说回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高考顶替案,《人民日报》用了“无法无天,践踏公平”八个字,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


但看到本案披露的越来越多内幕后,我甚至想呼吁:恢复古代的砍头刑罚吧!这样才能杀一儆百,才能更有威慑力!!这样,才能让那些公然践踏社会公平的人颤抖!


朋友们,中国文革结束后,也就是毛主席逝世后的第二年,即一九七七年就恢复了开科取士,至今已四十三年了,过去也听说了高考舞弊,但只是泄漏试题、请人代考、考生偷看书籍、用通讯工具操作等,但从还没听说那些考上的人被别人冒名顶替的事,这比杀人还要残酷,比贩卖儿童还要毒辣。会给被顶替人带来终生伤害,改写别人的人生。


这冒名顶替的事是一两个人做得来手脚的吗?这里面的猫腻不言而喻,那是要些怎样的人参与才能办到呢?


真可恶,这些贪官,不但自己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而且养的犬子也要用别人的血来养肥呀。怪不得鲁迅先生说到处都在吃人……

来源:冷面书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组:[高考] [上大学] [冒名顶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039.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