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盘点历代“高考”往事 唐伯虎曾因作弊入狱半年

发表于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发布时间:2021-06-15

[导读]在中国,考试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无论是谁,都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一步步走出来。虽然它依旧有着残酷的一面,但就选拔人才而言,它已经是相对合理、公正的了。

宋朝科举考试场面(图片来自网络)

天气转暖,高考、中考又将如期而至。考季凶猛,自古如此。在中国,博得前途、获得良好的出路、改变自己乃至家人的命运,考试是唯一的办法。只有考上了,才能走出去,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因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对考试十分重视,而且特别重视它的公平性。

  在中国,考试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成熟的过程。隋唐之前,比较时兴的是举孝廉,也就是推荐有才华者当官。但它的弊端迅速显现,主要就是举荐者(多为官员和贵族)有很大的徇私空间,可以用举荐的权力来获取利益,从而堵塞底层的上升空间。而国家也无法获得真正的人才。于是,科举考试就应运而生。无论是谁,都可以参加各级考试,一步步走出来。虽然它依旧有着残酷的一面,但就选拔人才而言,它已经是相对合理、公正的了。道路崎岖,但这毕竟是条道路。

考试五花八门 考生自己写榜单

科举考试初期,可不是只有八股文,诗词歌赋都考过。《茶香室丛钞》引明朝著作说,元朝在没有灭南宋的时候,是用元曲来进行考试的——出上一个题目,让考生填曲。难怪元朝戏曲如此发达,合着考试选拔的都是编剧编曲。无独有偶,北宋徽宗年间考试,要求考生看着画说出一句唐诗,“得画外趣者登高第”。所以有“宋画元曲,千古无匹”之说。当然,正史里并无这样的记载,也许只是个别考试的个别行为,但足以说明,古人的考试,并非像我们想象的一样索然无味。

考试内容繁杂,考试方式也不太正规。唐朝时候,考试竟然不将试卷上考生的名字糊起来。考上考不上,全由主试官说了算,叫“通榜”,这就为走后门儿大开绿灯。有时候主试官不想看卷子,干脆委托给不相干的人来定榜单,甚至会找考生来写榜单,这也太不严肃了。有一年考试,考官竟公然在考场里说:“诸位都是一时英俊啊,可惜了,无人来救。”当时在场五百多考生,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有个七十多岁的老考生叫袁枢的,问了一句:“您……啥意思?”考官答:“没有榜单啊。”合着他懒得看卷子,榜单竟然没写。

袁枢说:“要不,我来吧。”主考官闻听大喜,立刻把这个艰巨的任务给了袁枢。袁枢真不含糊,接了纸笔,稀里哗啦一挥而就,写完了,就是状元那名字还空着呢。考官问:“那状元是谁啊?”袁枢说:“状元啊,非老夫不可。”得,他就这么成了第一了。

作弊和泄题 招致最严厉的惩罚

人生总要经历许多大大小小的考试,但如果觉得某个考试可以耍小聪明,那就大错特错了。

明朝有一种专门的太监,叫随堂秉笔,就是抄抄写写的记录员。以前招收这个职位,是由司礼监推荐,到了崇祯年间,就需要考试了。崇祯十二年夏,司礼监负责人叫李承芳,他手下有个叫顾三聘的,想考随堂秉笔。千不该万不该,顾三聘找到一位王建鼎,代写了一篇作文,当做考试答题交了上去。结果被人告发,这下子,老上级李承芳也救不了他,只好上报。得知情况的崇祯皇帝二话没说下了指令:顾三聘杖毙,王建鼎发往南海子,一辈子别想在宫里混了。

大名鼎鼎的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也折在作弊上。弘治年间,唐伯虎考取了顺天府的解元,次年和江南著名的富二代、好友徐经(旅行家徐霞客的爷爷)一起进京会试。由于有老师梁储的推荐,唐伯虎到北京后就投奔了考官程敏政。程敏政曾经考到过顺天府第二名,所以对这位才华横溢的晚辈非常喜爱,还为他的诗集写了序言。有考官提携,又满腹诗书,状元还有跑吗?于是整个舆论都预测唐伯虎将会是本科状元,引起了参考考生的极大不满。考试过后,一道偏题竟然真有两个人答对了,于是大家纷纷猜测,这两个人就是唐伯虎和徐经。这时有人告发程敏政有意泄题,虽无真凭实据,但弘治皇帝还是把此事做成了钦案,由锦衣卫(只有皇帝亲手抓的案子才由锦衣卫出面)将程敏政、唐伯虎和徐经逮捕,严厉审问。半年多之后,因为证据不足,三个人才被释放,程敏政已经身败名裂,出狱三天后就病死,唐伯虎和徐经也因为过于狂傲,被永久剥夺了士子的身份,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这件案子还殃及了无辜,据说答对这道偏题的是王阳明,但皇帝为了避嫌,把他从第一降级,点的状元是伦文叙。

当然,最为大家熟悉、也最惨烈的考试泄题案,就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俞鸿图案了。在闽中督学负责组织考试的俞鸿图,因为家人受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了考题,结果被判腰斩。俞鸿图受刑后蘸着自己的血连写七个“惨”字才断气——这让严苛的雍正下决心,废除了腰斩一刑,俞鸿图也作为最后一个腰斩受刑者而留在了历史中。

考试万花筒 气着皇帝 吓着老儒

●唐朝有一位宋岳,怎么考都考不上。他觉得是因为自己这名字不行,岳(繁体为嶽),脑袋上压着一大山,怎么可能出头呢?就想把那“山”字给去了,可那样就变成“狱”了,依旧不咋地。一狠心,两边的“犬”旁都删了,改名叫宋言了,还真别说,中了个解元。为啥啊?说不清楚。反正那届的主考官冯涯被参作弊,宋言后来也从第一被抹到了第六十五名。这位宋言还真有信心,第二年再考,终于中了个第四

●到了宋朝,考试就严多了。科举的时候,皇帝还亲自出题。《东轩笔录》里说,有一次宋太宗出的题目是“巵言日出赋”。他去看考生们答题,一边看还一边说呢:“最近举子们风气比较轻薄,写文章不往深里想,就追求早交卷。现在我出这题,比较深奥,就是为了让考生们好好思考,扭转这种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恶劣风气。”结果话音未落,考生钱易交卷了,把宋太宗气得破口大骂,将此人轰了出去。从此以后,皇帝都对科考失去了信心,竟然十年没有举办考试。

要说这事,也不全赖考生,谁让他出这题呢?“巵言”,就是随便说说的意思啊。

●宋仁宗年间有位杨窴(音田),是一心想得状元的。为啥呢?因为他得过解元,会试考了会元,最后考小赋给皇上看,要是皇上点了状元,那就是连中三元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哥哥是枢密使晏殊的女婿,有背景啊。

信心满满,参考之后,他求他哥哥找晏殊,想预先看看自己得第几了。

回复让他失望,第四。杨窴气得直拍桌子:“不知道哪头驴得了我的状元了。”合着人家比他考得好,就是驴。

这头驴叫王安石。本来稳稳拿了状元,谁知道皇帝阅卷的时候,看到其中有一句“孺子其朋”,不高兴了:“这话犯忌讳,不可魁天下。”犯啥忌讳了?这话是周公教育周成王的,皇帝不乐意了。要说杨窴的运气还是真好,第二名、第三名都是官员应试,考多好没职称(宋朝可以先当官后考试,但没有名分),也不能当状元,于是,状元就给了第四名杨窴。他真的连中三元了。

可惜的是,杨窴身体不好,没多久就死了。连中三元不容易,连中三元又没当官,没给政府做贡献,历史上还就他一个,也算留名了。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带头的主帅叫粘罕。这粘罕对中原地区的科举考试还挺好奇,上来就办了场考试。结果,磁州人胡砺得了第一。粘罕先传令不要公布成绩,然后到考场中,召集年老考生集合,说是要给他们免试。一大堆老头儿们争先恐后,都跑粘罕马前跪着。

粘罕拿着马鞭,指点着说:“你们这些老奴,你们有才吗?要是有才,年轻时候就考中了。现在你们都老棺材瓤子了,还参加考试,侥幸得官了,肯定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为身后打算,还不可着劲儿贪污啊?对国家有啥好处啊?年轻人也不是好东西,你们这些老头儿中肯定有人收钱,替年轻人代考。呸,老的小的都不是好人。本来打算杀了你们,可你们还没来得及犯罪呢,又想把你们都轰回家去,可你们远道而来也不容易。得了,最后还是让你们考了一场。你们这些人,以后要老老实实,报效大金,不老实,必杀无赦。”

一番话,把这些读了一辈子书的人训得战战兢兢,磕头如捣蒜。最后,除了胡砺以外,汉人一个都没上榜。

考场百态

进考场搜身出考场也搜身

清朝的査慎行在著作里说,从道光皇帝开始,举人在正式场合里要穿青衫,参加大考后落榜了,去了国子监读书,则可以穿回其他衣服。这大概是身份的一种标志吧。不过要在明朝,穿青衣进考场可是有嫌疑的。明朝就有考生用药物在青布上写字,这字迹平时看不见,需要偷看时,弄点水打湿衣服,字迹就显露出来了。据说,这个办法来自古代帝王的青纸诏,哪个皇帝想发出去份密旨,就会写这样的诏书,让人偷偷带出宫去交给大臣看。没想到,后来成了考试的作弊手段。只是这样的药物,到了清朝就失传了,小抄就此打不成了。

古人的考场叫做贡院,北京的贡院,就在现在北京站正对面,国际饭店的后身儿那一带。考试可不是一天能考完的,要一连考上好几天,所以考试不仅要带笔墨纸砚,还要带吃喝用度的东西。于是,进场搜身也就成了必须的。搜完身,考生要进入属于自己的小隔断,除了打水或上厕所,不能出去。有的考生在里面憋屈,加上精神紧张,往往会崩溃,借着打水的功夫,直接就跳井自杀了。

有趣的是,在清朝的科考中,成都考场不仅进场要搜身,考完出场还要搜身。这又是为什么?原来,成都贡院是设立在三国时蜀汉宫殿的旧址上,据说房子上的瓦片都是三国旧物,每片瓦长宽都有一尺多,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臣诸葛亮造”。本着秀才不走空的原则,很多考生考试之余,就顺手牵羊往外带,于是就出现了出场搜身的奇观。到了乾隆三十年,朝廷终于下了决心:这么搜身太麻烦了,干脆把所有“诸葛瓦”拆掉,尽数送到北京。也不知道这些古老的瓦片,最后流落到了什么地方。

标签组:[历史] [高考] [中国古代史] [唐伯虎] [程敏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046.html

相关阅读

NCT 道英将于6月9日solo回归 并举办演唱会

近日,据韩媒报道表示,NCT 道英将于6月9日发行第二张个人专辑,作为SOLO歌手回归。据悉,他为了能够通过这张专辑与听众们产生共鸣、传递安慰,正在倾注心血进行准备。根据消息得知,除了发行个人SOL...

2025-04-23

请注意孕期性生活姿势一些事项!孕期性生活需要使用安全套吗?

孕期女性身体极为敏感,性生活过程中的刺激,尤其是性高潮时,会促使子宫肌肉收缩。不过,并非所有孕妇在孕期性生活后都会出现明显宫缩,这因个体差异而异。对于身体状况良好、无早产风险的孕妇,适度性生活引发的宫...

2025-04-23

关羽墓中的女尸是貂蝉吗 两人是怎么葬在一起的

对貂蝉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墓中出土的女尸是谁?其中有一人是貂蝉是不是真的?两人是怎么埋葬在一起的?貂蝉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她与同样是美男子的吕布...

2025-04-23

司棋与潘又安:双双殉情背后的爱恨纠葛

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中,司棋与潘又安的爱情悲剧宛如一颗璀璨却悲戚的流星,划过封建礼教的夜空,留下了令人唏嘘不已的痕迹。他们双双殉情的结局,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而深刻的原因。 封建礼教的沉重枷锁 ...

2025-04-23

郑敬淏采访提及女友崔秀英 称其是生活的中心

韩国娱乐圈中艺人郑敬淏和女友崔秀英之间的爱情故事,一直都是让网友们口口相传的情侣典范。两人在2013年恋情曝光,如今已经交往长达12年的时间,感情一直很美好,很甜蜜。近日,演员郑敬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

2025-04-23

铁骨丹心陈子龙:乱世中的爱国绝唱

在明末清初的历史风云中,陈子龙宛如一颗璀璨却又悲壮的星辰,以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的抗争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是为国家命运奔走呼号、为民族大义舍生忘死的一生,其爱国故事令人...

2025-04-23

速了解月经不调的原因!附女性预防月经不调的7步大法

我相信很多女性朋友对月经不规律的疾病并不陌生,因为女性生殖器官的特殊性,经常有一些细菌通过阴道,导致女性在一定时间内月经不及时或分泌不如以前多,让人担心是否会由疾病引起。这里可以告诉你的是不要太担心,...

2025-04-23

唐宪宗元和年间的冬日,柳宗元身上发生了什么?

柳宗元,字子厚,唐朝时期文学家、思想家,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文方面的成就大于诗。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柳宗元的故事吧。逆境人生,一种是如东坡那样超然物外,一...

2025-04-23

高人气!NCT WISH出道以来首次达成百万销量

 4月21日,据韩媒报道表示,男团NCT WISH出道以来首次达成百万销量,印证了越来越受欢迎的高人气。据悉,4月14日发售的NCT WISH迷你二辑《poppop》以21日发表的Hanteo排行榜为...

2025-04-23

罗贯中籍贯之谜:山西与山东的学术之争

在中国文学的璀璨星空中,罗贯中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创作的《三国演义》等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这位文学巨匠的籍贯却如同一个未解之谜,山西与山东两地都声称是他的故乡,引发了学术界的...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