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古代“高考”作弊轶事:修改出身、贿赂考官,温庭筠还当过枪手?

发表于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发布时间:2021-06-15

原标题:古代“高考”作弊轶事:修改出身、贿赂考官,温庭筠还当过枪手?

题/古代“高考”作弊轶事:修改出身、贿赂考官,温庭筠还当过枪手?文/有疾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中国的科举考试可谓是由来已久,若是单论考试的话,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以考试成绩担任官吏的制度——“射策”。不过针对的对象一般是博士弟子,其他人并没有资格。 “凿壁偷光”的匡衡就是因为自己博士弟子的身份通过考试,进而担任丞相,走向人生巅峰的。

(凿壁偷光的匡衡)

不过既然有考试,那么就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就像前一段时间爆出来的高考冒名顶替案一样,可以说考试的历史有多长,作弊的历史就有多长。总会有那么一些人采用舞弊、取巧的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那么古代是怎么作弊的呢?

(清代考场)

出身

虽然说中国古代大致上把人划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但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属于“贱民”,像奴婢、优伶、娼妓等人,而贱民及其后代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的。

(红楼梦中的优伶)

在历朝历代都有被禁止考试的人群,像屠夫、萨满都有时候会被禁止参加考试。在辽朝的时候,医生、算卦的、屠夫和商人都不能参加考试。妇女就更不用说了,从科举考试开始到废除,就没有让她们参加过,这也赤裸裸的展示了对于女性的歧视。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朝廷规定这些出身的人不能考试,那么我换一个出身不就行了?所以那些脑子活泛的人就会请求让一个良民收自己为义子,以改变自己的出身,甚至还有干脆虚构自己出身的。

当然,女性除外——毕竟生理条件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不能随便伪造的……

(宋代科举图)

贿赂

不过上面这些都不是“正统”的作弊手段,在源远流长的考试中,最常见的作弊方法有这么三种:贿赂、夹带、找枪手。

在唐代的时候,科举制度并不完善,但是朝廷也想尽量给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来打破世家大族对于官位的垄断。所以实行了锁院制度,设置了贡院印,来防止考试的时候舞弊。

(位于四川阆中的川北道贡院是全国最大、保存最好的明清川北道乡试考场)

但……确实是没什么用。因为那个时候作弊根本不需要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所谓的考试身上,直接来点“盘外招”就可以了。

因为那个时候除了科举取士之外,还保留有公荐制度。换句话说就是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可以直接向考官推荐人才,主要是一些在文采方面出众的人。这样一来,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干谒诗文)

本来科举考试就是要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地位,这样一来却给世家大族们留了一个后门,那些“无媒无党,有行有才”的人就被拒之门外了。而录取的原则也变成了“不以亲则以势,不以贿则以交”,反正无非就是亲属、势力、贿赂、交情这些里面来回打转。

甚至发展到最后,连科举场上都是作弊者们的天下,造成“寒门子弟,十弃六七”的局面。

唐穆宗的时候,礼部侍郎钱徽主持科举,收受贿赂,大开方便之门,让士子们怨声载道。结果复查钱徽录取的14个人,就有10个人啥也不会。

(唐穆宗画像)

直到清朝,也没有解决科考贿赂的问题。就像顺治年间的丁酉科场案,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科举史上最大的舞弊案。主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人公开收受贿赂,考完之后舆论沸腾,顺治直接将李振邺等斩首,家产充公,还另有一百零八人流放宁古塔。

不过就是这样严酷的手段也没有挡住科举舞弊,后来又出现过很多舞弊案,如康熙五十年的江南乡试案和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等。

(20年代的江南贡院全景)

夹带

科举考试糊名法(把考生名字履历盖起来判卷)曾经在武则天时期出现过,但是真正形成制度是在宋朝的时候。这本来是一项保证公平的措施,却在无意中让夹带之风刮了起来,直到明清的时候形成一个高峰。

夹带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将文字抄在自己的衣服、袜子,或者文具、食物、蜡烛里面。

(衣服上写满蝇头小楷)

到最后逼得乾隆下旨将砚台、木炭、糕点等能够带进考场的东西,大小、厚度全部都规定了一遍。还顺便加大了舞弊的惩罚力度,充军发配不必说,最可怕的是要连累自己的家人和老师。

有意思的是,乾隆九年顺天府乡试的时候,加大了搜查力度,吓得考生们将自己的小抄全部遗弃在了贡院的墙角。后来点名的时候,有两千多个人竟然不敢入场考试。而参加考试的人交白卷的有68人,没写完的三百多人,文不对题的二百多人。

(作弊小书)

这就说明那个时期的士子们完全是将自己的聪明劲用到了其它地方,根本没有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与别人公平竞争上面,都想着靠夹带来使自己高过别人一筹。

曾经也有人记载过唐朝诗人贾岛夹带的一些事迹。贾岛本人屡次考试都不中,所以就想到了夹带的方法。说是他经常在入场之后拿出一份纸,绕着考场挨个求人:老兄们,帮忙写一句,帮忙写一句。

「贾岛不善程试,每自叠一幅,巡铺告人曰:“‘原夫’之辈乞一联,乞一联。”」

最后也不知道贾岛考上没有,反正是因为讽刺公卿被扣上了“举场十恶”的帽子,最终在诗词一道上扬名。

(贾岛画像)

枪手

说到枪手,可别以为这是一个现代词语,在清代的小说中就曾经出现过“枪手”一词。而古代最著名的枪手恐怕要数唐代著名文学家温庭筠了,有记载说他「多为邻铺假手」。

不仅是最著名的,恐怕还是最有手段的。温庭筠人称“温八叉”,文采飞扬,但就是屡试不中。但这也给他积累了丰富的考试经验。

(温庭筠画像)

因为温庭筠给人当枪手都当出名了,所以在一次考试的时候,主考官单独让温庭筠坐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全场监控。别人还在苦思冥想的时候,温庭筠已经交卷离场。

主考官还以为温庭筠改邪归正了,事后才发现那短短的时间里面,温庭筠已经替八个人完成了替考。

怎么做的?不知道,只留下一句「私占授者已八人」的传说。

(“花间派”鼻祖温庭筠)

古代的时候也没有照片之类可以验明正身的东西,所以枪手的事情时有发生。

为了最大限度上避免这种情况,只能让乡里提供考生详细的体貌特征和生平履历。但是天底下长得像的又何止千万,履历背熟就行了,所以并没有完全杜绝请枪手替考这种作弊方法。

(枪手替考现象至今仍有发生,足以见得作弊的历史有多长了)

结语

从古代开始,科举舞弊就是大案。在清代之前最终的处罚也不过革职、流放。但是到清朝的时候,力度空前加大,开创了作弊者死的先例,在咸丰八年的舞弊案中,主考官柏葰也成为中国科举史上被处死的职位最高的官员——一品大员。

古代的科举是寒门士子实现阶级跨越的唯一方式,也是保持社会阶层流动性的方式之一。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意义都十分巨大,也无怪乎历朝历代都那么看重了。

而作弊这种行为,始发于人性的贪婪与懒惰,它将会伴随着历史继续前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标签组:[历史] [高考] [唐朝] [说岳] [科举制度] [温庭筠] [贾岛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093.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