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湖北一考生高考作弊,被判0分: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坚持和努力

发表于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发布时间:2021-06-15

不但如此,他的这个举动还被平台的工作人员发现了。

考试一结束,工作人员确认后,第一时间进行了举报。

当晚,该考区组织视频回放,确认了吴某某带手机进考场,拍摄试题的事实,他本人也已经认错。

于是,吴某某被取消考试资格,各科成绩按无效处理,违规行为会记录在个人档案中;限考1-3年;还可能会面临判刑。

这个新闻被爆出后,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高考是人生唯一一次最接近公平的竞争,我们的孩子苦读十几年,就是为了这一场考试,在这场考试里1分都可以定乾坤,但有些孩子却在挑衅规则!

破坏了公平也毁了自己的人生,怎么说都划算不来!

想走捷径的人,最后都走了弯路。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品行!

1 你作弊的背后,是以别人的一生为筹码!

大家都知道,高考极其严格,除了必备品,其它一律不准带,而且考场外会进行信号屏蔽,外加考场内2个老师监考。

为什么要这么严格?

因为高校录取名额有限,大家都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旦出问题,扭转的是孩子的一生。

而我们已经那么小心翼翼了,却还是有人想要钻空子,平时不努力,关键时刻却要把自己顶进去,把别人挤出来。

冠县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大家还记得吗?

陈春秀把自己的命运和读书绑在一起,她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贫困的家庭现状。

她说:“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就寻思着用知识改变命运。这是我学习的动力,也是无形的压力。为了抓紧时间学习,那时候宿舍关了灯我就去走廊里看书,因为走廊的灯不会关。”

爸爸一直很支持女儿:你要是考上了,砸锅卖铁也供你。

2004年考完后,她满怀希望一直在等家里消息,可最终等来的却是落榜。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她失望极了,又因为没学历,只能去做底层的工作,服务生之类的。

就这样她熬了十几年,认命的去打工,认命结婚生子。

可不甘心啊,几年来大学梦仍然萦绕在脑海,于是她报了成人高考。

意外的是,16年后她登录了学信网,竟然发现自己已经读过大学,但再仔细看头像是另外一个女孩儿。

怎么回事?!

一查才发现,自己当年并没有落榜,而是被别人顶替了!

顶替她的人托关系花了2000元,买到了她10年寒窗苦读的成果。

自己唯一能脱离阶层的机会,就这样被窃走。

错失了一次机会,她错过了自己整个人生。

而那个女孩儿,用着她的身份,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大学,还考取了公务员。

但偷来的人生,终将失去。

事情曝光后,顶替的女孩儿学历被清除,公务员工作也丢了,成为了过街老鼠。

很多人骂顶替的女孩,更多的人在心疼陈春秀。16年过去了,她都没有从当初的“失败”中走出来,为这场考试又哭过了多少次;而现在她已经不能再回到当年18岁,去重启人生了......

而类似的事情不止一起:

有人问:为什么会对吴同学高考搜题如此气愤?

其中有一个回答:

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几次转折点?就这样硬生生被掐灭了。

你花钱买机会,买的是别人的一生;

你作弊去高考,考的是别人的名额。

每个时代都有它不可触碰的底线,公平的受教育权,是中国社会的逆鳞。

学习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要想真正提高成绩,你该留的汗水,该走的弯路,该付出的努力,一点儿也不能少!

2 遵守规则,才是孩子最大的保护伞

很多时候,我们教育孩子要诚实,要守信,要善良,不要占小便宜,孩子会质疑:

“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别人没这样做的不是也没吃亏吗?”

比如有人考试作弊,也能拿奖啊;有人撒谎,反而得到了表扬;有人插队,反而先吃到了东西……

不遵守规则,反而能得到好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遵守规则?

是啊,孩子,这世界上就是会有很多不公平存在,错的被当成对的,黑的被描成白的,可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大家还记得翟天临吗?

翟天临在2019年拿到博士后的录用通知书后,发了一条微博。

大家看到他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用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纷纷送上祝福。

但在一次直播中,他露馅了:

网友说,想去知网看看他的论文。

翟天临皱眉疑惑:知网是什么?

网友们惊了。

知网是知识资源的总库,有很多学术文献等专业资料,作为一个博士,怎么可能不知道?!

纸包不住火,他的过往瞬间被扒了出来:

他的博士论文被查出近一半都是抄的,硕士论文重复率更是高达36%!

半个月时间,翟天临从神坛跌下。

学校也发布声明,撤销他的博士学位,人民日报更是点名批评。

他变得名声狼藉,前途尽毁!

一步错,就注定了步步错!

不要指望作弊到了新的台阶自己就会更努力,《奇葩说》中陈铭说过一句话:

“只要人生中有捷径,捷径很快就成了唯一的路。”

当享受到了捷径的快乐,他怎么可能还能静下心来好好沉淀?

走捷径也是会上瘾的,当一个人有一天已经自然而然地编织出一个巨大的谎言时,一旦“幸运之神”没有了,就会这么栽了,为此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他是否又担负得起?

童话故事里,永远是善恶分明,好人幸福坏人被惩罚。但现实生活中哪儿有那么多是非曲直,黑白分明,把自己做好,其实已经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坦坦荡荡地做人,光明磊落地做事,就是人立于世最踏实,最安全,也是最幸福的样子。

3 学习没有捷径,最好的人生就是坚持到底

胡适曾说:“这个世界聪明的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我们知道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从来不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这个社会确实不乏天资聪慧的天才,但是纵观我们身边的人,但凡取得一定成就的无不是经过了艰苦的努力。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成功路上也没有捷径可走。

再聪明的人,在取得成绩的背后也不像别人想的那么光鲜亮丽,所有的成功都是付出了千万分的汗水与努力。

在学习的路上,我们会碰到一道又一道的难题,也会因为成绩不好而沮丧不已,但我们不要想着去走捷径。

没有哪个人的人生,是可以一步登天的。

捷径,最后都会变成通往你成功道路上的陷阱。

曾国藩在给儿子的一封家书中写道: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

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

他告诫儿子,凡事不能过于急躁,不可以走捷径。

学习没有捷径,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和坚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你的成绩不会辜负你的努力,你的未来不会辜负你走的每一步路!

更~多#内

容请灌``注

优加·青少··英语`沈阳学校 G号

标签组:[升学考试] [高考] [湖北高考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139.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