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900万学子今迎“史上最严”高考 各部门严防作弊

发表于话题:高考历史上最大作弊案
发布时间:2021-06-15

6月6日,上海华东模范中学考点内,全方位视角摄像探头可监控整个考场。

  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核心提示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将于6月7、8日举行。作为900余万考生的人生大考,今年的高考与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各地将为考生提供哪些服务和保障?请看记者报道。

  6日下午,在北京宏志中学,考生小赵正在寻找自己的考场和座位。校外的道路临时设置了停车场地,交警和交通协管员再次检查引导标志和交通锥筒,为第二天高考的交通保障作最后准备。

  针对今年高考,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强调依法治招、从严治考。今年首次修改了8年前公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一步细化考试作弊的认定规则,加大惩戒力度。

  防止作弊,高考规定“史上最严”

  据介绍,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高科技作弊,教育部今年新发布实施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涉及30处修改。根据新《办法》,只要考生将手机带入考场,无论开机与否,都将视为作弊。新《办法》还首次将“加分资格作假”认定为作弊行为,同时加大对作弊的惩罚力度,从原来的“取消当次考试成绩”改为“停考1至3年”。

  在此基础上,各地纷纷出台更为严格的高考纪律:广东今年首次明确,禁止考生随身携带不透明水杯和笔袋;江苏则规定考生不能带手表和金属物品进入考场;上海将高考试卷的交接、分发全过程进行360度无死角监控,相关录像每隔6小时回放一次;湖北只准考生带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其余文具统一配发,被考生戏称为“裸考”。

  “高考公平的基础是分数的真实,杜绝舞弊是公平录取的保障。”上海交大招生办主任陶正苏表示。

  高考严规也让一些考生感到“有些别扭”。“今年高考不让带手表让人有些不习惯。”南京考生丁顺强说:“不过这是对所有考生都‘一视同仁’的,我也会认真遵守。”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刘玉祥表示:“我们更强调考生的主观诚信,通过签署承诺书,让每一个考生了解考试规则,防止考生无意识的违规行为发生。”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教高三语文的杨老师认为,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还未健全的现实情况下,学校、家长应引导考生正确看待高考规定,疏导紧张情绪,让考生放松心态,以积极的姿态走进考场。

  打击舞弊,94%考场安装摄像头

  今年高考之前,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集中打击整治涉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窃取贩卖考试试题和答案、制贩考试作弊器材等违法犯罪活动,净化涉考网络,整治考点周边环境。截至目前,已摧毁涉考犯罪团伙100余个,抓获涉案人员1500余人,排查生产经营通讯电子产品单位2万余家,收缴作弊器材6万余件。

  面对高科技作弊的严峻挑战,今年高考还将全面启用配备视频监控和防作弊系统的标准化考场。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今年全国高考共设立7300个考点,31万个考场,其中94%的考场安装了摄像头,并进行考试全过程、无死角监控录像。

  在山西、江苏等地,高考全部在标准化考点内进行。目前,江苏省普通高考294个考点、1.6万多个考场的视频监控系统、网上巡查系统、作弊防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均已建成和验收。在山西,网上监控巡查系统已覆盖所有考场,启用安检、身份识别、屏蔽等技术措施,重点打击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作弊、替考和群体性舞弊等违规行为。

  人性化服务,让考生在良好氛围中发挥水平

  “史上最严”的高考规定,主要指向作弊行为。对于广大考生,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办法,让考生能够在良好氛围中发挥出应有水平。

  在北京,接送考生车辆不受限行限制,考生约出租车确保100%成功;在江苏,多部门协同加强考场周围的交通疏导和噪音控制;在成都,近千辆警用摩托贴上“畅通高考服务车”的标识,面向全市8万名考生提供应急交通保障服务;在太原,主要干道以及考点附近设立34个救助考生应急服务站,交警部门要求全体交警高考期间提前一小时到岗,加大考点区域易堵路口路段的警力部署;南昌交警部门还开通了高考交通出行求助热线,城区民警随时为考生提供服务……

  在北京,高考期间正值上合峰会,道路交通管制频繁,北京警方还出动警用直升机执行对市区重点路段和主要路线巡逻监控飞行任务。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的王国防警官告诉记者,市局要求,高考期间执行每个考点至少4名民警、一辆巡逻车的警力配置标准。6日下午,各考点的负责民警和协管人员同考生一样提前来“踩点”。

  为保证标准化考场的电力供应,高考期间,江苏省电力公司安排全省各市万名用电检查人员和抢修人员、70余辆应急发电车现场待命,保障47.4万考生用电无忧。

  科学选才,公平公正不只在考试环节

  最严格是为了最公正,教育专家认为,一方面,杜绝高考作弊,仅凭严格考风考纪远远不够,还应加大对考务人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防堵漏洞;另一方面,高考包括报名、考试、招生、录取等多个环节,监管严规应覆盖考场内外,延伸到高考的每一个环节。

  “严防严惩作弊行为只是阳光高考的第一步。”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张红霞教授说,针对当前高招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高校不能“视若无睹”,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管,主动从严查处相关违法违规问题。同时,高考招生过程应更加公开透明,严防权钱交易损害高考公平环境。

  “高考改革既要压缩暗箱操作空间,也要促进科学选才,让有学习潜力有特长的考生脱颖而出。”上海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认为,在当前的高考招生录取政策框架内,学校严格按照分数“一把尺”衡量考生,难以充分选拔出符合学校人才培养需求的人才。在加强监管基础上,应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逐渐实现科学、多元选才。

  为促进录取公平,教育部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面向贫困地区启动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安排“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17万名,比去年增加2万名。各省区市还制订和发布了高考加分清理调整方案。对于保送生、特招生等,还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集中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综合本报记者余荣华、王伟健、吴齐强、冀业、赵婀娜、张洋、张烁、张文及新华社相关报道)

标签组:[升学考试] [高考] [史上最严高考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183.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