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他们一生都记不住一张脸:这样的终极脸盲,全世界竟有超过1亿人

发表于话题:最让人害羞的吉尼斯纪录
发布时间:2021-06-21

你知道吗,有的人一生都记不住一张脸:在“脸盲症”患者看来,每张脸都一样——都有鼻子、眼睛和嘴巴,而看不到细微的面部特征。因此,他们常常分辨不出朋友和亲人的模样,甚至认不出镜子中的自己。更让人吃惊的是,这种奇特的“脸盲症”并不少见,世界上有2%~3%的人正饱受它的困扰。

比尔·舒瓦瑟(Bill Choisser)在商业区的人行道上和母亲擦肩而过,却没有任何表示。母亲表示永远无法原谅舒瓦瑟的这种漠然,他自己则在网上写道,这全都是因为脸盲(Face Blind)——他对母亲并没有什么不满,只是没能认出这个抚养他长大的人而已。

许多人都会记不住人的名字,舒瓦瑟却记不住人的长相——这种病叫做面容失认症(prosopagnosia),可以看见别人的面孔,却记不住具体的长相。对他们来说,每张脸都差不多——都有鼻子、嘴巴和眼睛,就像许许多多的铺路石一样没什么区别。人的面部特征就像石头上的棱角一样,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直到最近,人们还认为这种特殊的脸盲症极其罕见,全世界记录在案的大约只有100例,大多数是因为外伤、中风或大脑疾病引起的。然而在过去十几年里,我和妻子玛蒂娜·格吕特尔(Martina Grueter)和同事们一起发现了数目庞大的患有先天面容失认症的人群。

美国哈佛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中山健(Ken Nakayama)、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布拉德·迪谢纳(Brad Duchaine)和我们所做的调查都表明,全球有2%~3%的人患有这种感知缺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仅美国就有600万患者。他们中许多人不觉得自己的感知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从来就是这个样子——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这种病一直没有被察觉。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面容失认症还会遗传,可能是由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

考虑到容貌在人类交往中的重要性,不能辨认容貌会让人们在社会和职业经历中遭遇挫折,陷入尴尬和困惑。如果一个人认不出亲人、朋友、客户、老板或者同事,那就更糟了。一些患者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遇见熟人,因为害怕尴尬。大多数患者用各种办法来掩盖他们的缺陷。尽管能够从别人脸上看出情绪表现和其他信息,但他们常常忽略这些东西,因为这些特征对他们来说太无关紧要了。

我们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进行的研究发现,患有面容失认症的小孩子会特别依赖父母。脸盲的孩子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认识新同学,这让转学变得很麻烦。别人外表上的改变,比如留了胡子或者戴上眼镜,都会让这些孩子辨认困难,因为这样的改变打破了他们原本对容貌的脆弱记忆。一旦确诊之后,患有面容失认症的孩子就可以得到实用的指示和帮助来弥补缺陷,减少他们的沮丧、不安和孤独感。

脸盲的脑科学

大脑中很多个部位都参与了对容貌影像的信息处理,不过影像学研究表明一个叫做梭状回面孔区(fusiform face area,FFA)的部位尤其重要,这是大脑颞叶的一部分,颞叶则是耳朵上方的一大块大脑皮层。大脑后部的枕叶面部区(occipital face area)可能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分辨看到的物体是不是人脸。同样在颞叶里的颞叶上沟(superior temporal sulcus)能够对被观察者的表情变化和视觉角度变化作出反应。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中参与面孔识别的部位有些分散。他们观察了因脑损伤或脑疾病而患有面容失认症、无法记住他人长相的病人的脑损伤部位。多数病人是图中紫色和深蓝色的部位受损,其次是浅蓝、绿色和黄色的部位。病人受损最多的部位在面孔识别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些部位与影像学实验中受试者处理面部图像时最活跃的部位吻合,这些活跃的部位包括梭状回面孔区(黑色),枕叶面部区(红色)和颞叶上沟区(紫色)。

20世纪40年代,德国斯图加特附近的温浓达尔疗养院的神经病学家约阿希姆·博达默(Joachim Bodamer)检查了两名在二战中头部严重受伤的病人,提出了短回路能够有选择性地存于大脑的面部识别系统中。博达默注意到,尽管病人可以看到人脸,却认不出来是谁,最终得出结论:看到和认出人脸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大脑功能。在1947年的论文中,博达默首创了“prosop-agnosia”这个词,这是由希腊文“prosopon”(脸)和“agnosia”(意思是认不出来或不知道)构成的。

在随后的许多年里,医生们在中风病人和其他患神经疾病的病人,特别是那些枕叶和颞叶之间的组织受损的病人中观察到了这个现象。然而直到1976年,先天性的面容失认症才出现在医学文献中:一个女孩经过一两个月,熟悉了同学的声音和穿着后,才认得他们。在此后的25年里,只有大约十几个病例被报道。

2%~3%的几率

我也患有面容失认症,在公共场合经常会认不出熟人。我并不是靠人们的面部特征来辨认他们,而是靠其他的特征推测出来的:他们特殊的表达方式、步态和声音。我知道自己认不出别人的脸,但从没想过这会是一种病,直到2001年,玛蒂娜恰好在电视上看到关于面容失认症的节目,我突然认识到,那些症状跟我的十分吻合。

后来我就向德国明斯特遗传研究所的一名医生询问,认不出别人的面孔是不是先天疾病?他的回答是否定的。玛蒂娜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她又在Google上用“脸盲”的德文进行搜索,很快找到有关报道,说有两个德国女人患这种病。从那以后,她在相关论坛上发帖提问,找到了更多患者,并开始了一项研究,再后来,这成了她医学博士论文的研究课题。

90位患有这种病症的人都同意接受采访,而后玛蒂娜在31人中发现了明确的证据,表明他们患有面容失认症。这让我们不敢相信,因为报道出来的病例太少了。但英国威尔士加的夫大学的专家进行的面容识别测验和复查肯定了我们的诊断。患者集中在6个家族中,包括我自己的家族,更显示了这是一种遗传疾病,玛蒂娜在2004年发表了这项研究结果。

我们确信将会有重大发现。我和玛蒂娜、遗传研究所的同事一起,调查了该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流行性。我们把问卷发给当地3所中学的学生和德国明斯特大学的医科学生,结果显示10%的人可能患病,我们对他们进行了跟踪调查。

我们对这些学生进行采访,确定他们是否对辨认他人没有信心。或者遇到“陌生人”的问候时有现成的借口(这表明他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又或者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遇到别人。因为认不出熟人是很尴尬的,脸盲症患者看到有人走过来时会设法躲避,比如走到街对面或装作在打电话。

我们采访过的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异常,大多数人只是害羞。但在689名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7个人,也就是2.5%,符合我们诊断面容失认症的标准。在征得同意后,我们采访了其中14名学生的亲属,发现他们的家族中都有人患有面容失认症。

2006年,我们把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医学遗传学杂志》上,我们发现,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患有这种感知障碍,孩子得这种病的几率就有50%。一个显性基因的突变会产生这样的遗传模式:只要遗传到这个基因,不论它来自父亲还是母亲,孩子就会患上这种感知障碍。

那时候,已经不止我们一个小组在研究这种疾病了。2006年哈佛大学公布了中山健和迪谢纳的报告,他们在网络上用一系列面孔识别测试调查了1,600人的面容失认情况,大约有2%的受调查者患有严重的面孔识别障碍,与我们的结果吻合。

牙与鞋

目前还没有办法治疗面容失认症。不过可以教患病的孩子通过其他方法来认人。包括记住别人的穿着和发型,以及他们的步态和说话方式等。到了14岁,认脸有困难的孩子们就会自己想出这样的办法。一位牙医说,她通过别人微笑时露出的牙齿来辨认他们。另一个患者则注意男士穿着的鞋子,因为男人换来换去就那么几双鞋子。

当然这些办法都没有健全的面容识别系统来得有效,所以这种障碍一直困扰着患者,经常让他们陷入尴尬中。一个年轻人不好意思地回忆说:“我在聚会上和一位女士聊得很投机,但随后我去拿了些饮料,回来时已经忘了她长什么样了。那天晚上我再也没有找到过她,她肯定认为我是个白痴!”

让更多人认识这种疾病,有助于减轻这样的尴尬,同时还会有重要的实际效果,比如说避免让患有面容失认症的目击证人在法庭上提供证词。

研究人员还在努力寻找导致面容失认的基因。找到这个基因缺陷不仅能增进生物学上对面容识别的认识,还能帮助医生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诊断出疾病。越早发现患病的孩子,就能更好地向他们提供所需的帮助,让他们愉快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标签组:[脸盲症] [玛蒂娜] [失认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3099.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