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谁将在电影《1921》中饰演二十七八岁的毛泽东?今日揭开面纱-国际在线

发表于话题:1921电影演员
发布时间:2021-06-22

  谁,会在将于7月1日上映的电影《1921》中饰演青年毛泽东这一重要角色?又将如何演好这个并不太为观众所熟悉的二十七八岁的韶山出来的小伙子?由黄建新监制兼导演,郑大圣联合导演的影片,今日发布人物海报,正式官宣了片中毛泽东的饰演者王仁君。

  图说:王仁君将在《1921》中饰演毛泽东 官方图

  这也是继电影《古田军号》成功塑造毛泽东之后,王仁君再度挑战伟人的角色。在拍摄《古田军号》时,王仁君就把几乎所有毛主席的史料都翻遍了。最早当《1921》剧组给王仁君发去厚厚的书单时,王仁君便表示其中有70%的书自己都已经研读了好几遍。但黄建新对王仁君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希望他再复读这些史料时重点细看从1893年到1922年之间毛泽东的故事和思想,不要往后看。导演希望王仁君能够抛开演绎伟人的思想包袱,真正进入主席二十七八岁时青年人的状态。

  于是,进组前两个月,王仁君从外在、内在两个层面入手,除减重塑型、练习韶山口音外,还反复重读了《毛泽东早期文稿》等大量珍贵史料,花了很多时间揣摩感受青年时代毛主席的精神世界,力图“形神兼备”地塑造出一个心怀理想但仍在探索救国之路的热血青年。今日发布的海报,展现了王仁君所饰演的毛泽东初到上海时的一个片段瞬间。当时毛泽东在上海洗衣房打工,试验“工读互助”。这是一段鲜少人知的历史,也是大银幕上首次出现主席这一时期的形象。海报上的他,背着从客户家中取来的一大包衣服,乘上电车赶回打工的洗衣房。虽然衣着朴素,但阳光洒满全身,神情自信,眼神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青年主席的朝气蓬勃和激情洋溢尽显其中。

  图说:《1921》剧照 官方图

  “孩儿立志出乡关”接革命火种,“七八点钟的太阳”照亮全中国

  毛泽东自小便心存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年仅17岁离家求学之际,便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般极具气魄的名篇。25岁不到,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他便与蔡和森等人发起进步组织新民学会。

  1918年,毛泽东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李大钊的带动下,毛泽东得以广泛阅读了当时图书馆收藏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回湘后仿效李大钊的《每周评论》,创办了“五四”时期最出色的革命刊物之一《湘江评论》。“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亲拟传单,带领学会学生到长沙各校串联,响应北京学生爱国运动。1920年在上海期间,毛泽东与陈独秀会面往来,当时陈独秀正在筹备组建共产党。毛泽东和陈独秀讨论他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谈起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对毛泽东一生中的这个关键时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后来评价陈独秀,“他对我产生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这一年的夏天,毛泽东由一个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图说:《1921》剧照 官方图

  革命火种一经点燃便成大势,陈独秀在积极推动共产党早期组织于各地成立之际,致函毛泽东,促其在湖南也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毛泽东的努力下,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了。1921年7月,毛泽东和何叔衡代表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自此,毛泽东的命运便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了一起,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是毛泽东给所有中国青年的寄语,他也用自己的青年时光完美印证了这一点。正是一个个敢想敢为、敢拼敢闯的爱国青年,星火汇聚,前赴后继,才实现了他们推翻旧世界,再造“民族独立、人人平等”的新世界的理想。

  跑步不停歇减重练口音,“形神兼备”演绎伟人青年时

  在2019年上映的电影《古田军号》中,王仁君饰演了刚刚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的毛委员(36岁),观众普遍认为他演出了毛泽东“有热血、有冲劲、有信仰、有坚守”的一面,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虽然有成功出演的经验,但对于王仁君来说,在《1921》中饰演28岁的毛泽东,如何演出不同年龄时期的差异,展现一个更不为观众熟知的毛泽东,是一大挑战。

  图说:《1921》剧照 官方图

  《1921》给了王仁君发挥的空间。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不仅有对革命的热情和改变中国的壮志,他同样是个普通青年人。正如导演黄建新所说,伟人的名字在今天虽是如雷贯耳、光芒万丈,“但当时他们的状态其实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一样”,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1920年,毛泽东从北京来到上海,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租住在哈同路(今安义路)试验工读生活,“每人每月才3元零用钱,常吃蚕豆煮米饭和青菜豆腐汤”,但他还会省下钱去买进步杂志,不断研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索中国该往何处去的道路。王仁君在表演中抓住了这些细节,呈现出了观众很少见过的青年毛泽东真性情、生活化的一面。

  为了能够呈现出主席从小重视体能教育的运动精神,从进组两个月前到整个拍摄期间,王仁君每天坚持晨跑、夜跑,经常跑到汗水湿透衣服才休息。在电影里导演需要展现毛泽东在上海各种地段跑步的姿态来构建一组蒙太奇镜头,王仁君几个月苦练跑步的工夫并没有白花,既更接近了青年毛泽东当时的状态,又让跑姿变得非常专业好看,黄导每次看到监视器里王仁君跑步的镜头,都赞不绝口,称赞王仁君把主席年轻时的精神气儿通过这意气风发的跑步姿态展现出来了。这些细节的刻画,从侧面丰富了青年毛泽东的形象,让伟人瞬时变得更加亲近、立体。

  图说:《1921》剧照 官方图

  对于此次出演,除了对角色内在精神世界的钻研揣摩,王仁君在外形、口音上也提前做足了准备。开拍前为了更贴近毛泽东年轻时的形象,王仁君特地减重,最终达到了五官和形体上与青年毛泽东的贴近,经常引得全组人感慨“太像了”。而口音方面,在做到张口就是正宗的湖南乡音外,王仁君为了片中仅有一句的俄语台词,特意去学习、苦练带有韶山口音的俄语,只为了能让观众从细节处自然地感知到:这就是那个从湖南韶山出来的“小伙子”。

  电影《1921》将于2021年7月1日全国上映。(记者 孙佳音)

标签组:[中国近代史] [毛泽东] [陈独秀] [王仁君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3489.html

相关阅读

辽代绘画艺术介绍

辽朝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辽朝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画多入北宋内府,被誉为“神品”。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

2025-04-26

《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赏析

【原文】乱必有弟①。大乱五,小乱三②,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虑福未及③,虑祸过之,所以完④之也。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晋献公立骊姬⑤以为夫人,...

2025-04-26

《龙图公案》作品简介

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

2025-04-26

《三侠五义》作品简介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

2025-04-26

辽代时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契丹人在长期的牧猎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歌舞音乐,其早期音乐简单而质朴,具有原始狩猎和原始宗教色彩,被称为国乐。辽国建立后,辽国皇帝确定其为国乐,也就是辽国在大型聚会、祭祀、宫廷礼仪等场合演奏...

2025-04-26

包拯的脸谱由来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当今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

2025-04-26

辽代雕刻的特点和成就

辽朝的雕刻艺术有其自身特色。作品以宣扬佛教信仰为多,有石雕和砖雕,保存至今的有几座石窟寺、几座石雕造像和大量墓葬石刻。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觉山寺西塔院中...

2025-04-26

庄子《渔父》译文赏析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简介

“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原文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