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别瞎吹了,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叫演技_王志文

发表于话题:演技最烂的老戏骨
发布时间:2021-06-24

原标题:别瞎吹了,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叫演技

《叛逆者》大家看了吗?

我探推过,算不上完美,称得上是好剧。

这剧最绝的角色,毋庸置疑王志文饰演的顾主任

明面上他是职场老油条,自愿窝在档案科佛系养老,上班摸鱼下班划水。

成天嘻嘻哈哈:“工作是党国的,身体是自己的”

私底下他是我党安插在敌人心脏的卧底“邮差”,九死一生向外传递情报。

墨镜一戴谁也不爱,随时准备为真理献身。

角色其貌不扬,皮肤油光锃亮黢老黑,眼袋比碗还大。

尤其发型滑稽,还以为是中分鸭鸭成了精。

可每当他展现如丝般顺滑的变脸绝活,和同事领导斗智斗勇,总能瞬间抓住观众眼球。

浑身都是戏,有点《潜伏》余则成内味儿。

美中不足,顾主任戏份太少。

配角演得再好也只是锦上添花,播出过半就领了便当。

戏少还受排挤,某平台观众的“演技”评分中,男女主演获满分10分。

因为演技上了几次热搜的王志文喜提8.5,四位主演倒数第一。

粉丝投票,没有甩锅演员的意思

观众开帖:……反而这剧最大亮点是王志文。

高赞评论:什么叫“反而”是王志文,王志文在哪儿都是亮点。

>>>>文青影帝

王志文,挺遥远一个名字。

他活在经典作品、活在表情包中,唯独没有活在当下。

一般这类过气过时的老戏骨,总被大家粗暴归结为“德艺双馨”。

过气我认,过时我就要犟嘴了。

不管是人设还是演技,王志文都是中国影视圈独一份的存在。

表情包出自《谁说我不在乎》

90年代中国娱乐圈高度内卷,男星大抵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唐国强、张国立为首,浓眉大眼、硬骨铮铮的硬派小生

你说陈道明不管演什么都带股高深莫测的霸气侧漏,他说:“朕不是这样的”。

一类是以葛优、梁天为首,歪瓜裂枣、油嘴滑舌的奶油笑星

看到葛优总想聊聊“为什么裸体一旦成为艺术,便是最圣洁的。”

唯独王志文不在两类之间。

第一次亮相荧屏,科教片《中学生行为规范》。

高中生王志文小眼睛厚眼袋,一脑门抬头纹,180的大个子只有108斤,麻杆一样。

高情商:耐看超模脸。

低情商:不说是中学生还以为是孩子他爹客串。

当年中戏录取王志文压根没指望他能成角,看他字写得不错,当老师培养。

志文不服,逐梦演艺圈圈圈路上偶然演了《南行记》青年艾芜一角。

24岁的王志文演的是憨厚农村小伙子,可观众看到的却是压不住的知识分子气息。

《南行记》

什么是知识分子气息?

推荐诺贝尔数学奖的不能算,听说知网一问三不知的不能算。

美人在骨不在皮,知识分子气息不在于舌灿莲花,在于书生意气文人傲骨

每当他咧嘴嬉笑,有点叛逆、有点玩世不恭,这叫书生意气。

每当他挺直轮廓坚硬的身子、目光深邃谈吐温雅,这叫文人傲骨。

气质神似王小波的他找准了中国娱乐圈独一份的雅痞人设,aka文青鼻祖路线。

王小波、王志文

一发不可收拾。

《周末情人》他是跟贾宏声抢对象的初代滚青。

撞脸李剑秦霄贤,《乐夏》没他我不看。

《我爱我家》他是神神叨叨的的精神病“耶稣”。

成功带货毛领机车夹克,引领国潮密码。

1993年中国首部偶像剧,“都市爱情圣经”《过把瘾》播出。

他又过了一把愤青的瘾,眼高手低、游戏人间的嘴脸活脱脱中国野生伍迪·艾伦

剧中王志文江珊两口子搭档国民CP,全国老百姓都给嗑得死去活来。

《过把瘾》

《过把瘾》后,王志文晋升国民小鲜肉

他是星河滚烫人间理想型、杰克苏本苏芳心纵火犯,秒杀日本盐系帅哥。

在他身上,我和长辈审美高度一致。

不像如今的idol,拉个手就算偶像失格、饭圈塌房。

当年王志文恋爱谈得光明磊落。

公开圈内女友包括不限于:徐帆、许晴、江珊……

许晴、王志文

女友换得勤不难得,但凡拉下脸来“宝,输的什么液,想你的夜”,总能舔出一片市场。

难得的是这么多年下来感情丑闻:0。

多年后回忆起,许晴还挺感慨当年和王志文有缘无分。

前女友都念一声好,中华男德守门员

文青人设立住,演技更不用说。

热知识:那个时代能吃上演员这碗饭的,演技只有好和更好的差别。

王志文属于更好的那一档。

中国第一个三大满贯视帝只是虚名。

外媒称他是中国唯一“莎士比亚演员”;陈凯歌说中戏只培养出他一个好演员。

民间把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和陈道明并称内地演员四大天王(私心排名有先后)。

《荆轲刺秦王》

演艺圈有个王志文悖论

聊演技,总吹老戏骨一人千面,拉踩小鲜肉演什么都像自己。

到了王志文马上双标现场。

他演过记者、军人、毒枭、医生、赌徒……

不管什么角色,总是三分邪魅狂绢狷,七分儒雅斯文,一个样。

明明演什么都像自己,但观众还是忍不住喜欢。

当年还被吊打的老段

王志文解释说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叫演技。

不是凡尔赛,他只是把角色内化为自我再提炼出来,带着生命质感演戏。

说人话,这叫功大欺理

具化为技能,那便是台词

豆瓣有人提问:哪些演员的台词比王志文更强?

娱乐圈翻了一遍,没有

王劲松说:王志文演的戏是可以用耳朵听的

口音纯正,中戏担任台词教师,演京味电影出身的他是桑海宁出身。

动作、行为甚至表情,都能从台词中传达出来,丝丝入缝、扣人心弦。

重点推荐两部剧,一部是《黑冰》

当年这剧饱受争议,舆论指责王志文把毒枭演绎得太有魅力,教坏了孩子。

没有比这更有说服力的褒奖。

单拎出来结尾王志文的忏悔独白,斯文败类本色诠释得淋漓尽致。

你要在现场难保不被蛊到。

一部是《天道》,民间流传“超越时代的神剧”。

王志文角色多智而近妖,台词涵盖上至缠学伦理,下至产后护理。

尼采般往外嘣哲学名词,能装的逼都给装尽了。

表演多一分浮夸、少一分虚伪,只有他说出来不尴尬。

当之无愧台词之神。

《天道》

>>>>消失的老戏骨

聊到这儿,都算是王志文的过去式

文青鼻祖、台词之神……不免落入歌颂老戏骨的俗套。

聊王志文得聊点不一样的。

近十年的王志文就像娱乐圈非物质文化遗产:

偶尔听说不时提起转眼忘记

《风声》他是又怂又坏又油腻的特工头子,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油头汉奸。

《一步之遥》他是趋炎附势的民国影帝,伪君子真小人,沪语小调听得心惊肉跳。

《黄金时代》演过鲁迅,《北京遇上西雅图2》演过富商……

好不容易在《最长一枪》演了一回主角。

宝友,这影片质量可不兴看,稀碎。

戏份有多有少,质量良莠不齐,不变的是总有人给王志文吹彩虹屁。

那么问题来了:演技毋庸置疑的王志文怎么总演配角呢?

不光是王志文,王劲松、金士杰、李保田……似乎也总在给小鲜肉“抬轿”。

虽说角色无大小,境界有高下。

可演技越好、戏份越少,合适吗?

个中原因不敢妄下定论,王志文作为代表之一倒可以管中窥豹。

主观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

老戏骨的充要条件是

到了退休年纪,半隐退的王志文宁愿每年只拍半年戏。

上班演戏,下班回家。

余下时间享受人生(打高尔夫),外型自然衰老(晒黑)不修饰,自嘲“风烛残年”。

乍看遗憾,细思感慨难得人间清醒

客观原因,力有余而心不服

老一辈演员性情中人的脾气放在今天不合时宜。

为了保证角色的纯粹,王志文尽量不留戏外的人设印象。

不接广告、不上综艺。

媒体关系一言难尽,怼天怼地怼空气。

有人客气叫一声“王志文老师”,他犟嘴“我教过你吗?”

常年被媒体扬言“封杀”。

戏如人生?他说:戏就是戏,人生就是人生。

知乎经典问题:明星不知道自己演的是烂片吗?

负责任的回答:绝对知道,不信你看王志文。

2003年王志文主演《芬妮的微笑》

《芬妮的微笑》

当年这片来势汹汹,在莫斯科平壤(真的)给王志文水了两座影帝。

谁承想他在首映礼上首先发难,一通数落编剧导演。

主持人打圆场,提到之前的影帝,他回怼:

“这样的一个角色也能获奖,莫斯科人瞎了眼。”

最后闹得对簿公堂。

王志文胜诉。

很多人说王志文这叫清高、孤傲,我不觉得。

这不就是说人话、做人事吗?

只是这脾气在如今待不下来,而已。

核心原因,市场行为,观众买单

这些年影视市场流行耽改、仙侠、甜宠、古偶……

它们对主角的共同要求是白、瘦、年轻

够不上老戏骨的张震试过一次,也不知道是发套过紧还是滤镜过于阴间。

粉丝跪求删除记忆,自我安慰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说回老戏骨。

你是想看李雪健怀中抱妹强嘬某小花,还是陈道明和李保田飞檐走壁耽改101?

行业留给老戏骨的空间只有古装片、家庭片……

能演的越来越少,地位自然边缘化。

把市场妖魔化为假想敌“发烂发臭”,也不公平。

老戏骨和小鲜肉从来不在同一个跑道竞速

老戏骨都是从小鲜肉熬过来的,王志文也曾被骂得狗血临头。

90年代,他心血来潮录了两盘磁带逐梦歌坛。

《中国银幕》特地发文批评他不务正业、消费粉丝。

如今这不也高居神坛了吗?

时日如飞,天行有道,长江后浪推前浪。

说起来残酷,老戏骨做配角是必然。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如果有一天老戏骨霸屏,年轻人出不了头,那才是中国影视的末日。

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势不可挡的时代面前稍作驻足。

竭力为他们所背负的时代坚守留下点念想。

就像王同志自己说的:

世界可以变,我不能变。

标签组:[老戏骨] [演技] [过把瘾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4240.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