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推进数字人民币要谨慎

发表于话题:数字货币2021正式落地
发布时间:2021-06-29

8月24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一份新报告称,2020年是央行数字货币(CBDCs)真正起飞的一年。同时,BIS的报告显示,2018年末以来,在公开信息中对零售型和批发型CBDC给出正面评价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20年7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6家中央银行发布了零售型或批发型的CBDC工作。至少三个国家(厄瓜多尔、乌克兰和乌拉圭)完成了零售型CBDC试点,巴哈马、柬埔寨、中国、东加勒比货币联盟、韩国和瑞典6个CBDC零售试点正在进行中。有18个中央银行发表了关于零售型CBDC的研究,另有13家银行宣布正在进行批发型CBDC的研发工作。新冠疫情也在加速CBDC的发展,人们担心现金可能传播冠状病毒,由于数字支付技术在快速成熟,进一步加快了数字支付方式的转变。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数字化人民币加速推进,引人关注。

在BIS看来,不同国家研发CBDC的动机和考量有所不同。根据BIS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2019年末对中央银行的调查,在发达经济体中,中央银行正在研究CBDC以促进安全性和稳健性,或者国内支付效率。对金融稳定的担忧也可能是研发工作的一个重要驱动力。而新兴市场国家对于金融的包容性比较看重,在研发CBDC方面走在前面。基于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安邦智库(ANBOUND)的研究人士认为,在中国的CBDC开发和研究过程中,仍需要谨慎对待,避免过快的推进和普及引起意料之外的效果。

在中国,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央行已开始在几个城市进行零售CBDC的试点。8月初,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表示,近几日,工、农、中、建四大行同时内测“数字人民币”电子钱包,考虑到系统负荷等原因,目前还属于内测阶段。数位国有大行人士表示,正在深圳等地大规模测试数字钱包应用,为数字货币正式落地进行测试准备。但数字货币从诞生到普及,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在零售的使用环节,还涉及到交易、投资、海外流通等各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新的问题。

中国数字货币在信息控制环境下已经很热。全国的最大范围内推开数字货币已经箭在弦上。有的地方已经规定,工资的一部分用数字货币来发。但数字货币究竟是怎么回事?能说清楚的人很少。国内推广数字人民币,首先要解决的是与商业化的各种数字币区分开来,避免各种不实信息的干扰。目前各种数字代币,如比特币等和Facebook的Libra稳定币等都在意图借助主权数字货币来推广商业数字币,以获得“铸币权”的各种利益。一方面这些鱼目混杂的各种“币”和央行的主权数字货币存在竞争;另一方面,各种“币”又借助央行的数字货币进行包装和炒作,而且目前也迷惑了很多人进行投资和炒作。这种商业货币如果随数字人民币进入流通领域,如同数字假币一样,将给目前的货币体系带来极大的混乱。所以,对各种商业“代币”的清理,是数字人民币进一步推广的前提。

其实,数字货币的实质含义并非是技术的,而是金融的。就央行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中国的数字化人民币是央行货币的电子形式,作为央行的数字负债,其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对应央行对于商业银行和数字货币发行机构的批发型CBDC,这可以成为金融机构之间结算的新工具,第二个层次是商业银行对于居民和企业的零售型(或通用型)CBDC,它们充当了央行发行的现金和数字货币之间的桥梁,并承诺采用一种新兴的付款和金融交易方式。目前,大多数CBDC都源于主要的创新经济体国家,其数字货币的研发旨在为现金提供数字化补充,而不是直接替代现金。

中国央行已明言,数字货币是形成M0替代。虽然在批发型数字货币方面,央行和各商业银行之间已经形成了货币的电子化交易,批发型数字货币对央行和同业拆借的影响并不大,只是需要重新搭建机构间的数字化人民币的交易和清算平台。在这一层面,央行对于数字货币是有清晰定义的:央行数字货币是一种计息资产、主要可以满足持有者的财产安全和储备的需求。这意味着央行面临货币体系的重构,建立线下和线上相互结合的货币体系,并且通过调整央行数字货币利率,来影响银行存款利率。

对投资而言,这些数字货币类似于存款得到利息,这种收益方式比较稳定,基本上属于零风险。不过,中国的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是否能够实现数字人民币的交易?数字化人民币的普及必然需要在金融投资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重新进行搭建,否则的话,数字化人民币无法进入金融市场意味着这一货币与央行目前发行的各种“纪念币”并无区别,没有实质的货币价值。同时,数字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也面临一个接受的过程,这需要与其他国家的数字货币发展相协调和适应。

在零售数字人民币方面,数字化人民币的普及具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数字货币存款和目前的银行存款是否会有区别?能否实现央行所说的无差别化?这些问题仍需要市场的检验。数字货币的应用和流通从本质上并不同于纸币的流通,只能存在于电子化的设备之间,比如手机上的电子钱包,这种流通是形成货币的扩张还是紧缩,目前看还没有确定性的结论,仍需要谨慎的实验。在没有搞清楚数字货币基本意义的时候,如果盲目扩大推广,跟强迫性的低利率储蓄,没什么两样。只能造成消费的进一步下降,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造成金融动荡和经济紧缩的局面。

特别是,数字人民币虽然在大城市和东部较发达地区因为移动支付的普及,具有数字化的基础,但在欠发达地区,在老年人口和相当的贫困人口当中的应用和流通仍面临各种障碍。这些地区仍离不开纸币。另外,对海外投资和来华旅游者而言,能否接受数字人民币也存在障碍和疑虑。这样可能会形成两个货币流通和循环的体系长期存在的局面。在这种条件下,数字化货币的大幅度推广,可能造成数字化货币的流通体系形成自我封闭的循环,不仅影响金融系统,也会对最终消费带来影响,并对地区发展的平衡不一定有利。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所以,在数字人民币试验和推广这个问题上,谨慎从事无疑是正确的政策选项。主权数字货币的发展,也存在着其对应于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在目前的试点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避免引起不确定的风险。

标签组:[数字货币] [货币] [银行] [人民币] [数字人]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货币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5017.html

相关阅读

清明时节会“雨纷纷”的原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笔下的这首《清明》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其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点名了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雨纷纷“呢?...

2025-04-12

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

2025-04-12

和尚化缘是为了什么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

2025-04-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如果说外国人的社交方式是舞会和看电影,那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就是吃饭和打麻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旦有了几轮麻将的“合作经验”,就会变成熟人了。可能年轻人现在还不觉得打麻将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有很多生意,...

2025-04-12

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

2025-04-12

“面试”如何毁了孟浩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视时、视事而动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孟浩然,40岁出头,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朝中重臣王维与他情同手足。而面...

2025-04-12

古人是怎么阅卷的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

2025-04-12

苗族男女是怎样表达爱意的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

2025-04-12

清明节在国外有哪些习俗

印尼华人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

2025-04-12

国内清明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