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蒋方舟说: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那他的价值观只能由身边的亲朋好友决定

发表于话题:蒋方舟读书
发布时间:2021-06-30

​​

  蒋方舟在圆桌派里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那他的价值观只能由身边的亲朋好友决定。



上大学的第一天,我的班导说: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式,我就是从大山里出来的女孩,博士毕业后仿佛什么都有了。

方文山也说过:读书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的事情

一本书蕴含了某个人一生的心血与经验,读完它将里面的精华化为己用,这是再划算不过的了。

读书是打破固执己见的最佳渠道,如果不读书,你的所以所有思想认知都来自于亲朋好友,三姑六婆,又怎能全面自己的价值观和自我认识。


01


读书能更好的表达情感

当你非常兴奋喜悦,人生快意时,不读书人会说:哈哈哈,太开心了

而读书人则脱口而出:人生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当你思念爱人,表诉衷肠会说: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当你看见西方列强打压祖国,心中豪情万丈,欲报效祖国时,吼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所以读书能更好的表达我们的情感,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心情。


02


读书有更多的选择

读书时,常常能够听到书无用论

和一名教师朋友聚会时她说,还是有很多家长觉得读书无用,觉得读完书出来还不是照样打工,不如早点出来工作,为家里减轻负担。

我又想到了张雪峰老师的话:不读书的人带他去这四个地方看看,客运站、火车站、高铁站、机场。

读书毕业后,或许也是为他人工作,但这是自己的选择,不读书注定是打工,你没有选择的机会。

我们都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而不是被迫谋生。



03



读书能更谦虚看待世界


看见他人穿着普通,便开始点评指教,传授自己时尚经验;

看到朋友减肥,便开始指导方法,安利酵素,益生菌,左旋肉碱;

看到某人朋友圈,便开始在留言区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显示自己丰富的文化知识。

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形,我是沉默不赞同的。

因为我们对知识的领域,其实并没有自认为的那么有深度。

书是读不完的,但越是读书,越是觉得自己无知。

面对这个未知世界,无知的我们要学会更加谦虚才是。

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自己“真像小孩一样的幼稚。


04


读书使我们更平和,宽容对待他人

工作后,面对经济上与工作上的压力,我感到十分焦虑,性格也愈发暴躁。

总爱与他人比较,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失败人。

重新拿回书本后,常常一个人,一本书,一下午

沉迷其中,沉迷在作者的世界中,仿佛找到了儿时的平和与快乐。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冒着生命危险登珠峰,上冰川,跃瀑布。

现在我理解他们了,书本上的文字就让我沉醉其中,若是能见一见也不枉此生。


三毛说过: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读书就像是灯,灯有多亮,照亮的范围有多远,你的世界就有多大。


最后,与君共勉。

作者介绍

墨刊刊,95后自媒体创业者,专注分享读书笔记与写作干货。点击关注,让我们一起变得更优秀。


​​​​

标签组:[读书] [蒋方舟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5434.html

相关阅读

清明时节会“雨纷纷”的原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笔下的这首《清明》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其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点名了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雨纷纷“呢?...

2025-04-12

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

2025-04-12

和尚化缘是为了什么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

2025-04-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如果说外国人的社交方式是舞会和看电影,那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就是吃饭和打麻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旦有了几轮麻将的“合作经验”,就会变成熟人了。可能年轻人现在还不觉得打麻将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有很多生意,...

2025-04-12

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

2025-04-12

“面试”如何毁了孟浩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视时、视事而动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孟浩然,40岁出头,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朝中重臣王维与他情同手足。而面...

2025-04-12

古人是怎么阅卷的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

2025-04-12

苗族男女是怎样表达爱意的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

2025-04-12

清明节在国外有哪些习俗

印尼华人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

2025-04-12

国内清明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