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蒋方舟《东京一年》读书笔记

发表于话题:蒋方舟读书
发布时间:2021-06-30

蒋方舟《东京一年》读书笔记

  建筑物,美术馆,画展艺术品,作家与写作,老年的生活,老年的爱情,大屠杀,死亡,美国大选与君主论,殖民非正义的历史,艺术与真实,宗教信仰与信念,爱情与婚姻,中产阶级与跑步,历史与真实...在这样一个说是日记的作品里,涉及到这么多主题而都有一些深刻最起码自有脉络的想法真的不容易,这本书确实带给我很多惊喜。

  书里很多观点和感受是阅读时有共鸣的,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快乐。每到这个时候,就感叹于自己语言的匮乏与苍白,蒋方舟确实很有才情,一些捕捉和描写真的很细腻,很能打动我。一些联想比喻和描写真的很聪明很准确,经常会感叹。书里常有很多真实而准确的描写,对社会现象,对人性,对文学与艺术作品,甚至是赤裸裸血淋淋的真实,笔触有力并且冷峻。

  在《梵高传》里看过梵高与高更的友谊,没留下什么好印象,在这里看了蒋方舟在梵高画展中对二者关系的描写和感受,觉得这段友情有种独属于艺术家的残酷与美感。“这个无情的同居的故事,因为迟来的理解和怀念,竟有了一个温情的结束。”也许有美化与艺术化的成分在,但这样的故事我更喜欢些。

  书里有很多小女生的可爱和情怀,写他们一起吃饭,S先生喝多了早上吃不下饭,就有种在酒量上战胜了日本人的高兴;写门口两个魁梧凶恶的保镖说“他们长得太过类型化,就是电影里随时会把人像扔垃圾一样扔到门口的那种。”还有很多很可爱很好的人,认真兴奋学习内蒙古脏话的日本先生,天真而美丽的老太太...蒋方舟在书里的这种温柔和情怀真的很打动人。

  书里,尤其是后半部分,几乎每一篇都会讲到一两部文学作品,接连接受不同的小说有时候确实会看得有点疲累,像写读后感一样,写故事情节,写自己的触动,但蒋方舟的才情与阅读量确实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这样的读后感看起来,也是有思想有趣味的。以她的这本书为中心,向外辐射出了很多别的文学作品,那就是另外的一个个世界了,感觉也很棒。

  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性的描写,这本身没什么,但过于直白且多的笔触,就没有必要而显得刻意。还有她对爱情婚姻的`极度悲观,就像她自己写的“我不会写爱情,只会写两人费尽千辛万苦在一起,却一起目睹爱情的死亡。”她的描写总是赤裸裸的真实而不忍读下去,或许年轻且充满幻想,我一直对爱情充满期待,相信会有美好的爱情。

  看蒋方舟的书总是充满了惊喜,很期待她下一篇会写出什么来。一个叫熊阿姨网友的书评写“蒋方舟的写作和思考能力当然超出寻常写作者,但这些年始终又离真正的作家差那么一些,她足够诚恳,足够聪慧,而且熟悉的人说她足够勤奋,希望她能真正抵达大家和她自己对她的期待。”读者对一个作家有期待真的对作家而言是一种很奇妙的荣耀,我依旧对蒋方舟有所期待。

【蒋方舟《东京一年》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东京一年》读书笔记

2.东京塔读书笔记

3.蒋方舟经典语录

4.东京留学交通方式

5.东京学艺大学简介

6.日本东京神学大学简介

7.我爱东京旅行作文

8.东京大学简介

标签组:[文学] [读书] [蒋方舟] [爱情] [东京一年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5460.html

相关阅读

清明时节会“雨纷纷”的原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笔下的这首《清明》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其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点名了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雨纷纷“呢?...

2025-04-12

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

2025-04-12

和尚化缘是为了什么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

2025-04-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如果说外国人的社交方式是舞会和看电影,那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就是吃饭和打麻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旦有了几轮麻将的“合作经验”,就会变成熟人了。可能年轻人现在还不觉得打麻将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有很多生意,...

2025-04-12

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

2025-04-12

“面试”如何毁了孟浩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视时、视事而动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孟浩然,40岁出头,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朝中重臣王维与他情同手足。而面...

2025-04-12

古人是怎么阅卷的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

2025-04-12

苗族男女是怎样表达爱意的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

2025-04-12

清明节在国外有哪些习俗

印尼华人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

2025-04-12

国内清明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