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读书时,你还会把好句好段抄录在本子上吗?

发表于话题:蒋方舟读书
发布时间:2021-06-30

原标题:读书时,你还会把好句好段抄录在本子上吗?

主页菌记得自己在高中时保持着一个习惯:在文具店精心挑选一个好看的小本子,把读过的书里感动的、印象深刻的、有启发的或是优美的句子,一个字一个字认认真真誊写在本子上。

这个习惯保持了很久。日后每每拿出这些摘抄本,重读这些好句子,仿佛是在旧时光里捡珍珠,让人不禁怀念起过去那些纯粹而满足的读书时光。

你会有这个习惯吗?你有哪些看书时的习惯?

日常阅读中,你是否喜欢将好词、好句、好段落,用划线的方式标注出来,甚至会精心准备一个笔记本摘抄下来呢?

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也能体会到书海拾遗的快乐。这种记录阅读成长经历的方式,如今在很多阅读器、阅读软件上的功能表现为热门标注。

这篇微信,就是从豆瓣阅读中摘选出读者划线最多的热门句子段落,不知道哪些句子你还记忆犹新?

1.

《目送》

作者:龙应台

①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②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③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2.

《亲爱的安德烈》

作者:龙应台

①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②德语有个说法: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那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

③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④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3.

《看见》

作者:柴静

①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②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③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④“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⑤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⑥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4.

《台北人》

作者:白先勇

尹雪艳站在一旁,叼着金嘴子的三个九,徐徐地喷着烟圈,以悲天悯人的眼光看着她这一群得意的、失意的、老年的、壮年的、曾经叱吒风云的、曾经风华绝代的客人们,狂热地互相厮杀、互相宰割。

5.

《纽约客》

作者:白先勇

不过初恋那种玩意儿就像出天花一样,出过一次,一辈子再也不会发了。

6.

《素履之往》

作者:木心

①地图是平的,历史是长的,艺术是尖的。

②如果“顿悟”不置于“渐悟”中,顿悟之后恐有顿迷来。

③当愚人来找你商量事体,你别费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

7.

《云雀叫了一整天》

作者:木心

①凡事到了回忆的时候真实得像假的一样。

②一个地方的风景,在于它的伤感。

③爱才是生命,然后生命才能爱。

8.

《论自由》

作者: [英] 约翰·穆勒

①一是我们永远不能确定我们所竭力要禁绝的意见是错误的;二是即便我们可以确定其错误,禁绝它仍为过错。

②该原则就是,人们若要干涉群体中任何个体的行动自由,无论干涉出自个人还是出自集体,其唯一正当的目的乃是保障自我不受伤害。

9.

《乌合之众》

作者:[法] 古斯塔夫·勒庞

①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采取行动。

②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

10.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作者:蒋方舟

①匈牙利作家乔治·康拉德把这叫做“反政治的政治”:精英阶层为自己的权利和与之相伴的些许自由而奋斗,抛弃简鄙的宣传语言,尊重现在,而不是恐惧或梦想明天。

②对信仰消费主义的青春,我给予有所保留的尊重。对于把青春本身就当做一件巨大消费品的人,我才是立正敬礼,表达最大程度的敬畏。

11.

《自由与爱之地:入以色列记》

作者:云也退

你不要去跟四十岁到七十五岁之间的人说话!七十五岁以上的人,他们拥有历史,四十岁以下的人拥有未来,在这两者之间的人拥有的只是困惑。

12.

《小王子的领悟》

作者:周保松

①我也知道,一如爱,人愈在乎,便愈容易受伤。许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为了不受伤,宁愿不在乎。因为不在乎,所有事情遂无可无不可,遂变得轻飘飘无重量。

②小王子的了不起,是他见尽人生百态,仍然能够保存童心:不市侩、不世故、不算计,率性、善良、好奇,乐于信任人也敢于去驯服人,并对天地万物有一份温柔的感受和温厚的感情。

③人生在世,不仅需要面包,还需要一些东西来肯定自己活着的意义。

13.

《鱼王》

作者:〔俄〕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但人总是这样:只要活着,他的记忆就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不仅记得住个人的大量往事,而且还会记住在生活交叉路口萍水相逢的人们,他们中间有的已经永远淹没在翻腾的人流漩涡里了,有的却成了始终同你休戚与共、心心相连的人。

14.

《现代艺术150年》

〔英〕威尔·贡培兹

一名艺术家的工作不是去给人以美感上的愉悦——设计师可以做这事;艺术家的工作是从尘世中撤出一步,通过展示理念,使世界可以理喻或对世界进行评论,而这些理念除了它们本身以外,并无实际用途。

15.

《北方大道》

作者:李静睿

反正照片太容易柔化生活,至于我们内心确认的尴尬、荒谬和疏离,只要无人知晓,也许就等于从未发生。

16.

《飞行家》

作者:双雪涛

人越来越成为孤岛,虽然假以时日你甚至可以加上死亡的微信,它可以给你点赞和留言,但是大部分人应该并不想见到它,也不了解它的内心。

17.

《树之生命木之心》

作者: [日] 西冈常一 / 小川三夫 / 盐野米松

都说这是一个注重“个性”的时代,而在我们这些手艺人看来,现代人的生活是被框在一个规格统一的模子里的,用的东西、住的房子、穿的衣服、教育孩子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是一样的。

18.

贾想Ⅱ:贾樟柯电影手记(2008-2016)

作者:贾樟柯

①只有在广阔中行走过,才能知道人的渺小。只有在历史中神游过,才能知道人生的短暂。

②我们放大了人类活动中经济生活的比重,却缩小了情感生活的尺寸和分量。

19.

《大国志》

作者:严明

那时黄昏时分,家家户户开始做饭了,在无风的日子,拉风箱,炊烟起。袅袅地直升到空中,飘上天庭,告诉上界俗世尚且安好的消息。

20.

《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

作者:唐诺

人生命里总有一些不可以狎腻、不容许乱来的东西,死亡是其一,我们不是不可以跟它和解,不是不可以含笑待它,但我们得晓得它是庄重的大事。

21.

《不留心,看不见》

作者:桑格格

妈妈说:“我觉得这辈子最美的画面,就是你外婆在院子里的枣树下做针线,夏天树荫把她遮住,小风一阵一阵地吹,咪阿子‘知啊知啊’地拼命叫。”

22.

《人生不较劲》

作者:周国平

人能否有好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值观。一个价值观正确而且坚定的人,他知道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对重要的看得准、抓得住,对不重要的看得开、放得下,大事有主见,小事能超脱,心态自然会好。相反,倘若价值观错误或动摇,大小事都纠结,心态怎么好得了。

23.

《大汗之国 : 西方眼中的中国》

作者:史景迁

零碎的热情、扭曲的典故、虚伪的华服,都是很容易上身的;无论何时表露在外,经常只昭告了当事者的愚蠢与无知。

24.

《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

作者:程浩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岁月的变迁,而是在岁月中你没有任何变化。

25.

《外国音乐在外国》

作者:陈丹青

高雅的艺术,好比是酒。民间的艺术,好比是水。流行艺术呢,好比是饮料。

26.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

作者:水木丁

①人们总是觉得自由在高处,但是低低地向下去寻求自由,这是树知道的事,水知道的事。

②把自己长成一片春天,就永远会有花。当一个人真正得到了自由,就一定会有爱。

【话题】

「你眼中闪亮亮的句子模样」

书名

你最喜欢的金句

【福利】

留言点赞排名前10名的读者,

将获得日本文化达人茂吕美耶新作

《大奥日本》豆瓣阅读电子书一本。

标签组:[艺术] [读书] [好段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5515.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