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今天,世界顶尖科学杂志公布长阳重大科学发现!

发表于话题:世界上最长阳器
发布时间:2021-06-30

原标题:今天,世界顶尖科学杂志公布长阳重大科学发现!

今天上午,西北大学在西安召开重大科研成果发布会,通报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在长阳清江与丹水河的交汇处,发现了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并命名为“清江生物群”。这是进化古生物学界又一突破性发现。发布会上,西北大学向宜昌市人民政府、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政府分别赠送“清江生物群”2号标本、3号标本。

3月22日凌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张兴亮、傅东静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首次在国际上公布了该团队在中国宜昌长阳地区清江与丹水河的交汇处,发现了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特异埋藏软躯体化石库,并命名为“清江生物群”

研究团队在《科学》发表的学术型文章

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Allison C. Daley评价:“清江生物群是令人震惊的科学发现!其化石丰富度、多样性和保真度世界一流,科学价值巨大。后续研究将有望填补我们对于寒武纪大爆发的认知空白并解决动物门类起源演化方面一系列科学问题。”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余洋摄

进化古生物学的突破性发现

寒武纪大爆发生命起源、智能起源等共同被列为“六大自然科学难题”。而要破解寒武纪大爆发的奥秘,除了基于理论的科学猜想,更需要发现恰当的科学观察窗口——化石库,以找到可靠的化石实证。

此次发现的清江生物群,在4351件化石标本中,已分类鉴定出109个属,其中53%为此前从未有过记录的全新属种。生物统计学“稀疏度曲线”分析显示,清江生物群的物种多样性将有望超过包含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和云南澄江生物群在内的全球已知所有寒武纪软躯体化石库。

位于中国宜昌的清江生物群,在《科学》刊发文章的这一天,就向全球昭示,这里将成为开展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研究最理想的顶级“化石宝库”。

拥有无限可能的“化石宝库”

来源西北大学

如今地球上的动物界共有38个门,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的化石中,已发现20个现生的动物门类和6个已灭绝的动物门类,但仍有18个现生动物门类尚未在寒武纪找到化石代表。

在过去的35年间,古生物学家曾在澄江生物群的研究中找到了许多动物门类的最早化石记录。

与澄江生物群相比,清江生物群生活于远离海岸的较深水环境,代表了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全新生物群落。因此,清江生物群后续的大规模发掘,将为发现和探索新的躯体构型和新的动物门类提供第一手材料。

在新的化石产地,除了能够找到更多新的动物门类,不断丰富物种多样性外,全新的生物组合面貌的揭示,尤其是具有创新身体结构的重要生物类群的发现,将为研究早期生命演化的关键环节和过程提供新的证据。

新物种

不仅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具有突出的价值,清江生物群的发现,对于进化生物学、系统发生学以及埋藏学、地球化学等交叉学科前沿研究方向,也具有非常特殊的价值。

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谈清江生物群的重要性。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田小春摄

目前全球两个保真度最高的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布尔吉斯和澄江,在埋藏之后分别经历了高温变质、风化作用等严重的地质改造,其样本已无法用于深入开展埋藏学研究。

而在清江生物群发现的软躯体化石,奇迹般地以原生碳质薄膜形式保存了原始的有机质,毫无疑问,这里将为开展埋藏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进而开展深入的古环境研究提供理想素材。

困扰学术界多年的动物软体结构特殊埋藏机制问题,或将在清江化石库得到破解。

化石编号处理

历时12年的“寻宝记”

2007年暑假,湖北的天气异常炎热。25岁的博士新生傅东静跟随着张兴亮教授带领的野外踏勘队在宜昌长阳地区考察。意外的发现了林乔利虫和纳罗虫,而在1984年侯先光教授发现澄江生物群的时候,第一个发现的化石也正是纳罗虫。

林乔利虫

即便是找到了林乔利虫和纳罗虫,团队在华南华北还是有很多有潜力的化石产地需要去研究。直到2014年才逐步确认了这个化石库的巨大潜力。

不亚于在一大片麦田里找甲虫,张兴亮、傅东静和团队里一届又一届的硕博士生用十二年的时间在5亿年前的“大海”里,找出了20000多只“虫子”。

清江化石库工作现场

傅东静所在的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是一个成果丰硕、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团队目前成员16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杰青2人,优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以及在海外留学和国际合作研究、主持国家级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中科院院士翟明国曾用“有信念、有坚持”评价该团队:“有信念,就是有科学理念和问题导向。他们以生命演化为核心,以生物进化链条(生物树)为关键,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坚持,就是潜心研究,不见异思迁。”

舒德干院士和傅东静老师及学生团队 马骞摄

关于对“清江生物群”的命名,傅东静说,一方面是因为化石埋藏地是在清江与丹水河的交汇处,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希望清江与澄江生物群日后能够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两江生物群”。

目前,该团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将对清江生物群开展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生态学、沉积学、化石埋藏学、地球化学在内的多学科综合研究,逐步解决动物门类起源与寒武纪大爆发的深层次科学问题。

来源 | 三峡日报微信

标签组:[科学] [长阳] [化石] [古生物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5588.html

相关阅读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赏析

【原文】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者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②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七:孔子穷于陈蔡之间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五:孔子问子桑雽

孔子问子桑雽原文: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六:庄子衣大布而补之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原文: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无义赏析

【原文】先王之于论也极之矣①。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不及则不知,不知则趋利。趋利固不可必也②。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以义动则无旷③事矣,人臣与人臣谋为奸,犹或与之④...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四:孔子围于陈蔡之间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子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慎行赏析

【原文】行不可不孰②。不孰,如赴深谿,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注释】①慎行:行为要谨慎。本篇阐述的是漆雕学派的学说。②孰:通“熟”,精审,慎重考虑...

2025-04-29

《六韬·文韬·盈虚》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文王曰:“古之贤君可...

2025-04-29

《六韬·文韬·明传》赏析

【原文】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太公曰:“见善而...

2025-04-29

《六韬·文韬·国务》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原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