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比起林生斌公开生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细思极恐

发表于话题:林生斌
发布时间:2021-07-09

  林生斌明明可以不动声色的继续生活,为什么要主动宣布再婚已育?是否已经到了不得不公开宣布的地步?

  6月最后一天的深夜,杭州保姆纵火案受害人林生斌,向粉丝分享了自己的喜悦,说有孩子了要报个喜 希望得到祝福,我经常从林家烧成废墟的那间房子的楼下经过,一直关注林生斌,但是听到这个消息我没有为他惊喜,反而有两点特别震惊:

  第一,在此之前的每一次露脸,包括前几天林生斌都是以苦难深重一往情深的形象出现,从未流露过恋爱生子的喜悦,心藏的这么深让我惊讶;

  

  第二,林生斌很有技巧地选在6月30号深夜这个最容易被重大热点事件淹没的时间点发布我为他的心机深表吃惊,节奏拿捏的死死的。这是玩转舆情的高手啊。

  不是不得不公开,是觉得公开也没关系,大家不要把林当初腹黑高手,他大部分都是靠团队运作的,一个没读过高中的tony对文字的把握运用能好到哪去?接受采访很明显也有背词的迹象,他最多只是会表演。 林这个孩子的的确确是今年生的,还有人说是二胎(线下证实大概率是假的),这几年来他所在的营销公司运作良好,人设完美无缺,他觉得网友很好骗,本来想在这个点公布,党庆应该关注的人不多,再通过一系列营销继续进行运作,维持好人设,甚至还有借此售卖婴儿服装的打算。

  出事之后,其实在本地挺大的圈子里面就有流传这个男的出轨了,虽然当时本小区的业主有些也想分一杯羹会支持他,但是当年在两公里外的小区,我外婆吃瓜回来都说“那个男的出轨女大学生。” 看这种男的都能够被包装成如此高大上的好人,“怎么会有那么好的男人”“他的好让我更加悲痛”这些都是当时某些网友的肺腑之言。

  

  

  这件事情,说白了就是婚内出轨后还消费亡妻子女,本质上还是道德问题,恶劣程度和于鑫慧差不多,不会受到什么实质性的惩罚,网上有些东西过分恶意揣测了也很容易被反公关。

  他或许认为网络上一片对他的真诚,一片评论希望他能早日找到伴侣,早日有新的家庭,他认为那是大家的期望,他把自己看成了深情的“神”,被祝福的“神”,他希望他还能获得一波祝福,他认为他这样大家会喜欢,大家会真心祝福他,而他也好有一个新的开始,或许他也是表演累了,又招架不住家里的压力。 不过,他还是蠢且贪,他低谷别人的时候,也不好好看看自己。

  最终还是翻车了,反而被挖了各种料出来。 俗话说,纸包不住火。因果报应轮回,人还是应该存点敬畏之心吧,如果一个人活在世间,一点敬畏之心都没有,那最终反噬的还是自己。

  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杭州保姆纵火案?

  其实悲剧本可以不发生 保姆莫某,是通过中介来到了林生家里作为保姆工作的。因为林生当时和太太有三个孩子,工作比较忙,所以雇佣莫某来照顾家里情况,而且据说莫某的工资能达到一个月7000元左右。莫某纵火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莫某沉迷赌博,前后多次盗窃雇主林生家里的财物,要么典当、要么直接兜售,用来维持她的赌博行为。

  

  据说莫某以往曾经多次因为盗窃雇佣财物,因此被多次辞退,所以莫某是惯犯了。而且据说莫某在林生家工作时,利用了林生家庭的同情心,多次以各种理由向林生一家借款。通过纵火,可以消除莫某盗窃家里财物的事实,东西都付之一炬了,很多财物也无从查找了。 第二,莫某考虑到林生一家,尤其是女主人朱某的善良,莫某认为可以通过纵火,然后伪造成家里不慎失火,自己可以有时间久任,伪装成救了林生一家的样子,这样可以骗取女主人朱某的感激,朱某一定可以因为感激自己,帮助其偿还赌债。 结果,让莫某没想到的是火势远远超出了预想,女主人朱某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因为吸入了太多的烟尘,根本来不及逃出火场。 惨剧就这样发生了。

  当年我们公司就离出事小区不远,记得那天火灾后,孩子们还在医院抢救,杭州各家媒体都已经在现场实时报道了。 这么一个绿城高端小区,钱塘江一线江景房,中产家庭,一个妻子和3个孩子,我们所有人当时都极其震惊。我们正在甲方开会,当时连会议都停下来刷着新闻,默默祈祷至少能救活一个,不过传来的都是不幸的消息,我们都觉得特别特别的惋惜和悲伤。

  当时报道说男主人在外出差,我们都不敢想象等男主人知道这样的消息会有多崩溃,一个大家庭就剩一个人啊,简直是人间惨剧! 因为本地消息来源特别多,朋友圈疯狂刷屏,没过多久就知道了男主人——也就是林先生的动态。 在朋友发过来的截图中,他出事当天下午已经在发朋友圈了,文字呼天抢地,大致就是失去了老婆孩子,天堂没有痛苦之类的话,还留有一句话说“晚上6点,蓝色钱江”。

  

  当天一早火灾,然后上午中午各类媒体报道还是男主人不在,当天下午看到这张朋友圈截图,这表明他刚知道不久,因为人还没回到杭州。但不知怎的,我们看到这个,心里都有点……说不出的隔应。 在我们想象中,突然失去了4个至亲啊,刚知道消息难道就会发朋友圈吗? 还没回到家,还没见到自己老婆孩子,就说失去了他们,至少回来见过最后一面再发朋友圈,可能我们也更能理解点。

  我们老大也很懵,思考了半天一拍大腿说:“晚上6点?哎呀,他可千万别做傻事啊!” 我们恍然大悟,逻辑突然理顺了,纷纷担心林先生到家后可千万别做傻事啊! 事情证明我们确实瞎担心了,林先生当天傍晚回到蓝色钱江后,马上举起了维权的大旗。在后面几天的报道中,都是他在媒体前维权的呼号。再后面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现在想想这个细节、细思极恐。

  杭州保姆纵火案男主,结了婚生了娃。算算孩子出生时间往前推,他有下任的时间估计是纵火案结案一年以后。先不说妻子尸骨未寒有了新人,毕竟人走茶凉是常事,但能不能坦坦荡荡一点,一边卖爱亡妻人设一边恋爱生子。既不尊重亡妻,又不尊重后任。 回顾一下亡妻死后几年和他有后爱重叠的这段时间里,这个男的做了什么? 从案子发生到他公开生子的每一条微博里,无不透露着对亡妻的追思。在妻子死后一段时间里,他微博下有姑娘评论,让他看开点鼓励他继续新生活再娶妻生子。他当时回复姑娘终身不娶。

  网友一致称赞其为有情有义真男人 而后他由亡妻故事和爱妻之名创立品牌,得到网友支持(目前林先生本人微博粉丝433万)并且不断微博推广自己品牌,并时常开直播推广顺便表达对亡妻哀悼。他公开的种种行为不难被网友认为他是个不忘亡妻忠贞不渝的男人(他也的确是这样营造的) 然而实际上呢?在直播哀悼亡妻之时,发微博诉说对亡妻缠绵思念之时,也可能在下播以后跟小十几岁的现任小娇妻缠绵床榻。大多数网友指责的不是他开启了新生活,而是一边卖着鳏夫人设,借着亡妻流量,一边跟着娇妻生孩子!

  借网友的一句话,孩子老婆在天堂,早有小三在身旁,两年不到娶二房,还有一亿在银行,一分不给丈母娘

标签组:[婚姻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6419.html

相关阅读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龙的传人

在中华文化中,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几千年来,龙已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民族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

2025-04-14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

炎黄,尤其是黄帝,实质上是中国从部落时代走向国家形态的标志与象征。根据传说记载来看,是黄帝统一了中原大地的各部落,通过炎黄两大部落的联合,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甚至可以说,黄帝是中国这个国家的缔造...

2025-04-14

清朝妃子为何戴&"一耳三钳&"

随着《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播出,很多人开始研究起清朝时期后妃们的装束,其中有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就是“一耳三钳”,也就是一只耳朵戴三个耳环。为什么要戴三个耳环?这种习惯的原因又是什么?满族习俗乾隆皇上...

2025-04-14

拿破仑法典的立法原则是什么

《拿破仑法典》内容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确认了人民财产所有权的原则。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例如第537条规定,“私人得自由...

2025-04-14

《拿破仑文选》的作品思想

拿破仑的军事思想在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到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诸多精英人物的高度评价。《拿破仑文选》虽然反映的只是拿破仑的一部分军事思想,而且许多具体论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显得过时,但他的军...

2025-04-14

拿破仑三角形是什么

拿破仑定理则是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已知最早提出的一个几何定理:“以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向外构造三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中心恰为另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该等边三角形称为...

2025-04-14

《色·戒》:张爱玲历经二十五年才完成

《色戒》是1997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小说,作者张爱玲1950年创作,30年后才发表在她的这个子集《惘然记》中。作品主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识青年,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一位...

2025-04-14

《红楼梦魇》:另类的张氏 “红学”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1966年张爱玲定居美国,至1995年离世,期间以十年时间研究《红楼梦》,此书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结晶。、书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红楼梦〉未完》,《〈红楼...

2025-04-14

古代妻妾制度反映了什么

娶妻纳妾,妻,为何叫娶?妾,为何叫纳?这一娶一纳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作为封建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官员府第的贾府就有着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在贾府,妻子可以当家作主,...

2025-04-14

《天才梦》:张爱玲首次获奖文章

《天才梦》一文为张爱玲18岁时的创作散文,也被她视作自己文学生涯中的“处女作”。该散文为当年的上海《西风》杂志获奖征文,当时的张爱玲尚为香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原刊《天才梦》,1941年上海西风出版社出...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