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医生》:我们为什么能够胜利?

发表于话题:中国医生
发布时间:2021-07-13

《中国医生》并不好拍。2020年初于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本身就有太多值得书写值得铭记的东西,如何浓缩为一部电影的篇幅?

《中国医生》海报

《中国医生》找到不错的切入点,它聚焦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之眼”——金银潭医院,它是最早收治新冠病人的医院,也是武汉收治最多新冠病人的医院之一。如果说武汉是这场疫情的最前线,那么金银潭医院是前线战事最凶险的地方。把金银潭作为横切面,能够让观众清晰地看到疫情从出现、蔓延、爆发、控制的全过程,让观众仿佛又亲身经历一遍武汉抗疫现场,也让观众更清晰地看到:我们是如何战胜这样疫情的?为什么我们必然会胜利?

《中国医生》首先让人感到紧张。2020年春节前夕,武汉人民本来都在欢乐地准备过新年,但莫名的肺炎开始蔓延。一开始只是几例,接着送往金银潭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多,扎堆到医院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乌泱泱的人群、排队时几度慌乱失控的场面,让观众的心也揪了起来。

疫情初期的慌乱

之后是无助。这种无助不仅仅是病人的感受,也是医生的感受。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狡猾而凶险,起初医生对它的了解太少,对抗它的手段也相当有限。一个个病人在医生面前死去,令医生束手无策。医生也是普通人,他们会因为治疗手法的分歧而发生言语冲突,会因为自己没有救回病人而在某个瞬间怀疑职业的意义。

疫情初期对病毒并不了解

再者就是疲乏。随着疫情爆发,作为专门的传染病医院,金银潭医院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涌入大量病人,很快就超出医疗的负载能力,医生的精力被极度透支。一点都不透气的防护服一穿就是好几个小时,口罩在脸上勒出深深的红印,脱下手套是被泡得发白且满是褶皱的双手……各地医疗队伍支援武汉之前,武汉所有处于一线的医生实在是太累了。

但观众很快就感到了安定——并不是因为我们事先已经知道抗疫胜利的结局。以原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为原型的院长张竞予(张涵予 饰),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为原型之一的重症科主任文婷(袁泉 饰),在这场疫情中始终承担着“定海神针”般的功能。他们冷静、理智、坚毅、勇敢、不慌乱,果断地做着每一个决策,凝聚起所有医生的力量,保护好每个医生,也竭力救治每个病人。在医疗资源有限、对病毒了解有限的情形下,他们守住了堡垒。

张竞予(张涵予 饰)

文婷(袁泉 饰)

接着,火神山雷神山显示的中国速度,四面八方驰援武汉的逆行者体现出的“舍小家顾大家”的家国情怀,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构筑的钢铁长城:让观众的情绪从紧张无助慢慢发生转折,一股强大的力量从内心生长而出。英雄的城市、英雄的医生、英雄的人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利他精神,以及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们必须胜利也必然胜利的原因。

《中国医生》有着题材上的优势,观众可以预见它的深刻、感人与好哭。但从商业片的角度来说,它还得好看。虽然是群像戏,但《中国医生》着重刻画的几个人物都相当“有戏”,提供了别样的戏剧冲突,创造出了群体记忆以外鲜活的个人印记。

广州的援鄂医生陶峻(朱亚文 饰)说着一口粤普,个性外向开朗,跟病人称兄道弟。但他也有些“恃才傲物”,刚到金银潭医院遇到临时停电等现象时,内心多少有些不屑;跟其他医生商讨治疗方案时,发现其他人有些“畏缩”,他与张竞予叫板,直言这是一家不怎么样的“小医院”。

陶峻(朱亚文 饰)

但玩世不恭的外表下,陶峻一直有一颗医者仁心,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一重症病人宣告救治无效时,他仍坚持抢救,期待会有一线生机;在讨论是否为罹患新冠、上了叶克膜的孕妇进行剖宫产时,有医生害怕出了事得担责,但陶峻举手表示他愿意为救人分担责任……人物有棱有角,有骄傲也有挫败,避免因“高大全”而流于脸谱化。

小羊医生(易烊千玺 饰)身上也有着一条鲜明的成长线。他是初出茅庐的住院医师,刚出场时会模仿张院长的走路姿势,有些顽皮;疫情爆发后,固然有所畏惧,但他也坚守阵地;因为缺乏实战经验,帮病人插管都犹豫好一会儿,直接被陶峻鄙视,陶峻甚至要他别再出现在重症室;小羊私下一遍遍训练,终于完成蜕变……小羊磨难中的成长,也是这场疫情下许多年轻人所经历的。

小羊(易烊千玺 饰)

医院是电影聚焦的主阵地,《中国医生》也由医院、医生延伸到病人、病人家属乃至整个社会,让电影涵盖更丰富的群像,具备更开阔的视域,更好地呈现与疫情有关的方方面面。

外卖小哥金仔(欧豪 饰)与妻子小文(周也 饰),代表的是患者与社会的视角,也是电影着墨较多的一组人物。这对年轻的小夫妻对医生有一个误解、接纳到感谢的过程,这可能也是疫情初期很多病人的心路历程;医生竭尽全力救下这对小夫妻,尤其是冒着极大风险为小文进行剖宫产,是疫情中医生全力抢救病人的缩影;金仔为了帮助有需要的人冒着风险送外卖,体现着疫情下普通人的守望相助;而疫情结束后,幸福的一家三口与文婷偶遇,也寓意着疫情总会过去,生活还在继续……

金仔(欧豪 饰)

脱下口罩,挂在金仔与小文脸上幸福又轻松的笑容,何尝不是今时今日挂在我们脸上的笑容?我们胜利了,疫情这一页会翻过去,但别忘了我们为何胜利,也别忘了为了胜利付出努力的英雄医生与英雄人民。

谢谢中国医生

标签组:[疫情] [传染病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7415.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