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医生》演员用方言对白,张涵予角色原型为张定宇

发表于话题:中国医生台词
发布时间:2021-07-14


《中国医生》由《中国机长》原班人马倾情打造,由刘伟强执导,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领衔主演,易烊千玺特邀出演,欧豪特别出演,将于今年上映。

主演张涵予在片中饰演院长张竞予,其原型是武汉金银潭医院原院长、“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张涵予说,两人挺有缘分的,名字只差一个字,并且两人同年同月出生,“我比院长大三天,所以院长见到我叫‘张小哥’”。去年疫情期间,电视里经常报道武汉抗疫新闻节目,给张涵予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张定宇院长,那时候还没有要拍这个电影,但他的事迹非常打动张涵予。

饰演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吴晨光的李晨透露,剧组在开拍前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培训,当时在一个封闭的楼里,走廊上贴的全都是当时真实的护士、医生的照片,“我第一天去办公室,坐在那吃盒饭,一边吃饭一边哭,那种真实的情感是抑制不住的。后来拍戏的时候,希望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更多收在后面,用角色的感觉无限去靠近这些人物。”

周也(《少年的你》)在片中饰演一位临产的妈妈,是一个新冠感染者。在她呼吸最衰竭的时候上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要给她做剖腹产,袁泉饰演的主任医师,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要让她们回到她们的生活轨迹”。

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于冬说,去年在离汉离鄂通道正式解除管制的第一天,博纳便派出一个拍摄小组,进入到了武汉,用真实的镜头,记录了凌晨12点那个时刻,第一辆车开出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疫情刚刚恢复的时候,编剧团队进入到各大医院采访,刚刚经历的以及还没有撤离的援鄂医疗队的故事。

在于冬看来,《中国医生》不是泛泛地给观众讲述一个武汉抗疫的故事,之前的新闻和纪录片中已经呈现了很多,电影更多的是将镜头聚焦在疫情“风暴眼”的金银潭医院,讲述这些医生、护士、病人、志愿者、快递小哥的故事。为了让影片更加真实,片中演员的对白都还有点方言。张涵予饰演的院长张竞予,口音带有湖北普通话。袁泉饰演湖北的一名主任医师,本身是湖北荆州人,在片中有时候也会带点湖北话。朱亚文饰演的广州援鄂医疗队的医生,带有粤语普通话,李晨饰演的上海援鄂医疗队医生也带点上海话。

影片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兼顾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等兄弟单位,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份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全景式记录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


标签组:[影视] [中国医生] [张涵予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7533.html

相关阅读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龙的传人

在中华文化中,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几千年来,龙已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民族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

2025-04-14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

炎黄,尤其是黄帝,实质上是中国从部落时代走向国家形态的标志与象征。根据传说记载来看,是黄帝统一了中原大地的各部落,通过炎黄两大部落的联合,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甚至可以说,黄帝是中国这个国家的缔造...

2025-04-14

清朝妃子为何戴&"一耳三钳&"

随着《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播出,很多人开始研究起清朝时期后妃们的装束,其中有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就是“一耳三钳”,也就是一只耳朵戴三个耳环。为什么要戴三个耳环?这种习惯的原因又是什么?满族习俗乾隆皇上...

2025-04-14

拿破仑法典的立法原则是什么

《拿破仑法典》内容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确认了人民财产所有权的原则。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例如第537条规定,“私人得自由...

2025-04-14

《拿破仑文选》的作品思想

拿破仑的军事思想在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到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诸多精英人物的高度评价。《拿破仑文选》虽然反映的只是拿破仑的一部分军事思想,而且许多具体论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显得过时,但他的军...

2025-04-14

拿破仑三角形是什么

拿破仑定理则是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已知最早提出的一个几何定理:“以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向外构造三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中心恰为另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该等边三角形称为...

2025-04-14

《色·戒》:张爱玲历经二十五年才完成

《色戒》是1997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小说,作者张爱玲1950年创作,30年后才发表在她的这个子集《惘然记》中。作品主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识青年,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一位...

2025-04-14

《红楼梦魇》:另类的张氏 “红学”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1966年张爱玲定居美国,至1995年离世,期间以十年时间研究《红楼梦》,此书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结晶。、书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红楼梦〉未完》,《〈红楼...

2025-04-14

古代妻妾制度反映了什么

娶妻纳妾,妻,为何叫娶?妾,为何叫纳?这一娶一纳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作为封建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官员府第的贾府就有着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在贾府,妻子可以当家作主,...

2025-04-14

《天才梦》:张爱玲首次获奖文章

《天才梦》一文为张爱玲18岁时的创作散文,也被她视作自己文学生涯中的“处女作”。该散文为当年的上海《西风》杂志获奖征文,当时的张爱玲尚为香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原刊《天才梦》,1941年上海西风出版社出...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