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看了《中国医生》,张涵予和张子枫让我从头哭到尾:生在中国真好

发表于话题:中国医生台词
发布时间:2021-07-14

  在去电影院看《中国医生》之前,说实话我并未抱太高的期待。

  

  一方面是因为主旋律电影不好拍,很容易就会陷入到为了拍而拍的困境里面,演员只是背台词导演只是记录着,感动不了观众‘另外一方面,国内拍摄这类医生题材的电影并不多,想要拍好这样的群戏并不容易。

  

  但是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承认是自己预判错误了。《中国医生》值得去看,没有刻意煽情,简单平实的叙述。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电影,还有疫情里的中国医生。

  

  在《中国医生》之前,我们很多人只在新闻的只言片语里,看到了医生这个群体在武汉抗疫的身影,但是留在脑海里的印象是片段的,不完整的,也根本不知道这群人在2020年春节的时候,到底经历了什么。

  

  没有这部电影,或许我永远不会知道在1年前,那些英雄的医生和了不起的武汉人民,到底是怎么挺过来的。或许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震撼的现场,看《中国医生》的过程中,我从头哭到尾。

  

  从电影一开始,故事就直接从疫情的爆发开始切入,着眼于武汉金银潭医院如何进行抗疫,在这场疫情中拯救武汉人民于危难之间。

  

  医院的主心骨是张涵予扮演的张竞予院长,他本身身患渐冻症,相当于在医学上被判了慢性的癌症。这种疾病没有药可根除治疗,5年后他将彻底失去自理能力。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院长依旧撑起了整个医院的救治工作,协调医院的所有同事以及外院的支援人员,在最艰难的时候对所有病人应收尽收,在危难之间把武汉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拉了回来。

  

  在自己老婆不小心感染病毒的时候,忙于医院救人的张院长甚至连过问的时间都没有,差点就天人永隔。

  除了张院长之外,袁泉扮演的文婷主任,李晨扮演的上海来的主任,还有易烊千玺诠释的实习医生杨小羊,他们在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在生活中他们也都有着牵肠挂肚的家人,但是为了病人,他们全都选择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当然,电影并不只是一味地呈现抗疫医生的无畏,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也会劳累也会有抱怨的时候。

  平时非常严肃脾气火爆的张院长,在得知妻子病危的时候,也会哭得像个孩子,乞求妻子不要抛下自己;平常时候活泼的护士姑娘,在经历了几天的高强度工作的时候,也会产生自己不想再干下去的想法。

  

  

  这些小细节的描写或许看起来像是在展示医生群体的缺点,但是恰恰也正是这些小缺点的展示,让他们变得更加有血有肉,他们和我们一样有家人有生活,也许医生的职业生涯中会碰到很多迷茫挫折的瞬间,但医生也有着始终不变的信条,就是治病救人。

  

  在这部电影里,所有的演员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这其中有2个角色的诠释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张涵予和张子枫。

  张涵予作为全片的男主角,把张院长这个身残志坚的英雄人物诠释得入木三分。无论是那一瘸一拐的腿,还是在生活烦恼时脱下眼镜,细节中都可以看到张涵予诠释角色时的用心。

  

  很难想象,一个曾经扮演过宋江、杨子荣还有中国机长的演员,在诠释张院长这么一个外刚内柔的角色时,也能如此动人。张涵予的表演,真的再次彻底把我征服了。

  张院长是个脾气火爆的人,但是他的脾气从来不对病人撒,对着同事也是对事不对人。只要有人敢怠慢他的病人,有人在救死扶伤这件事上面不够认真,张院长就会毫不客气,谁的面子都不给。

  

  一个把自己终生事业贡献给了金银潭医院的硬汉院长,在张涵予的诠释下,让我佩服至极。张涵予是硬汉,张院长更是真正的硬汉,一个面对生活的挫折和考验从不低头的硬汉。

  

  除了张涵予之外,张子枫的表演也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严格来说,张子枫在这部戏只是客串了个角色,出场的戏份只有寥寥几分钟。然而就是这数分钟,张子枫把一个在疫情中丧失父母的姑娘表演得极其入骨,看到她接过父母的遗物对着医生流的那一滴眼泪,我的心理防线彻底破防了。

  

  上次被张子枫感到的角色,还是她在《我的姐姐》里扮演的孤儿,一个带着弟弟四处谋生的姐姐。两部戏超好的发挥,我一次又一次被张子枫的表演征服,也完全印证了陈可辛导演说的那句话:这个孩子未来可期。

  

  回到影片本身,当电影结尾屏幕上出现了“武汉重启”“中国加油”几个字,我恍如隔世。回想起这一切,其实也只不过是发生在一年半之前的事情而已,但正是因为他们的付出,让我们的生活得以重归于正常。


  生活在中国,是我们的幸福。


  不要害怕眼前的黑暗,因为总有人会点亮炬火。愿我们都能成为点亮火把的那个人。

标签组:[中国医生] [张子枫] [张涵予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7554.html

相关阅读

菊花与武士刀为什么会成为日本象征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曾在1946年出版过一本名叫《菊与刀》的书。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日本文化,从明治维新到日本人的生活习惯、道德观念等,都有一个详细的讲解过程。其中菊花和武士刀对于日本的历...

2025-04-14

古人都用什么洗澡

实际上发现古代人比我们想象中要卫生的多,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海录碎事臣职官僚》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古代...

2025-04-14

古代一妻多夫制是怎么出现的

在以男性为社会主要人群的古代封建社会,一个男性除了拥有自己的妻子之外,有财力有地位的甚至还能有很多小妾,这是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但是有没有反过来的情况,即一个女子可以“一妻多夫”?我国古代是否出现过...

2025-04-14

古代一夫多妻制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在古代一夫多妻合法的时代,有钱人皆以多妻为荣,相互攀比,无论是文人官僚,还是地主商人,又权有钱之后的第一个考虑,可能就是纳妾。韩非子说:“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其夫曰:‘何少也...

2025-04-14

各朝代女子婚姻情况的变迁

其实,并不是所有朝代的女子都像我们印象中那样没有婚姻自由,出嫁要听从父母的安排,结婚之前甚至连丈夫都没见过,结婚之后又必须一切听从丈夫的,丈夫不幸过世就要听从孩子的。很多时候,当时的大环境会对女子的婚...

2025-04-14

古代原来没有三妻四妾

三妻四妾指“妻妾众多”,如《庄子》记载:“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根据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记载,汉人除了“嫡妻”外还有“偏妻”、“下妻”、“御婢”等,可见“三妻四妾”的习俗由来已久,《陔余丛考》...

2025-04-14

古代妾室制度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妾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殷周时期。以后,随着阶级名分制越来越趋向规范、严格,作为夫妻关系中妾的奴属地位更加固定化。一直到中国最后一个皇帝被推翻,西方的新文化、新思想的不断流入、传...

2025-04-14

古代嫁女儿需要准备多少嫁妆

都说现代年轻人结不起婚,其实古人同样也有这方面的烦恼。导致古人婚嫁困难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要准备的聘礼嫁妆实在太多,一般穷苦人家根本就没这个条件。当然富有富的结法,穷也有穷的结法,主要还是看双方父母能不...

2025-04-14

古代女子怀孕为什么叫身怀六甲

身怀六甲就是指妇女怀孕的意思,为什么叫六甲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以下几种,有的说六甲是指天干和地支相配以后的六个甲日,即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传说这六个甲日是上天创造万物的日子,所以妇女最...

2025-04-14

争夺魏王之位曹彰为何会败?曹丕的底牌是什么?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魏文帝曹丕一生中,经历了两次存亡危机:一次是张绣降而复叛,曹昂曹安民典韦战死,十岁的曹丕...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