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明星大侦探:那时候,一个案件就是一个时代

发表于话题:明星大侦探经典
发布时间:2021-05-03

  第一季第7案 《请回答1998》


  光看名字就能知道,本期是向韩剧《请回答1988》的一个致敬,这部高分韩剧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而这期案件,也是我个人心中五季以来无法超越的经典。

   节目做到第五季,作案手法更复杂了,案件更烧脑了,节目立意更深了;《明星大侦探》也从过去被我揣在口袋里小心翼翼和人分享,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又害怕被太多人看到的一个宝藏小网综变成了一个一回归就上热搜,每一期都能获得很高关注度的“综艺明星”。和后面几季的“大制作”比起来,第一季的场景等各个方面实在是非常“寒酸”,也不难看出当时这个综艺正处在“试水期”,可就是在那时候,这个综艺诞生出了这样一期不论时隔多久,再看都会充满感动的经典。

  就如电视剧一样,本期案件的设定也“很小”——1998年10月份M镇普通的一天。片头小短片里《还珠格格》,《快乐大本营》,《大话西游》等经典电视剧,综艺和电影的片段配上何老师的独白,作为这个故事的第一个亮点,瞬间把观众带回1998年,接着各个角色陆续登场,这里全员演技在线,再配上镜头的运转,这个时候你已经不是屏幕前看综艺的观众,而是这个小镇上的一员,完成这样的代入后,故事开始。

   这期节目让我感动的原因之一在于人物的纯粹,在之后的很多期节目里每个嫌疑人的角色设定都或多或少的不是那么的“干净”,小到撒谎,干些偷鸡摸狗的小勾当;大到校园暴力的施暴者,甚至杀人犯;而本故事的5个嫌疑人,都只是这个小镇上普普通通的存在:漂亮的音像店老板娘,追梦的少女,考上大学的状元,隔壁开书店的叔叔,和一个其实没有看上去那么坏的小混混;角色的选取角度和现实生活贴近的夸张,感觉好像在自家楼下就能遇到他们的原型。

   另一个原因在于故事的简单,从第三季开始,节目每期案件的选材和立意都鲜明可见:有的案子是针对职场暴力,有的案子是针对家庭暴力等等(这个故事里也有涉及家暴,但是整个故事并不是完全围绕家暴来展开的),并不是说这样不好,相反,通过综艺反映一些社会现象并传达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件非常积极正能量的事情,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后期节目过分明确的立意其实降低了部分观感,很多案件当你看到预告时,就知道这个案子大概要讲什么了,缺少案情的神秘度并且大大降低了观看前的期待感,尤其再遇上嘉宾彼此之间的配合度又不高时,节目几乎全靠何撒带动,很多明明可以成为经典的个人角色甚至整个案件都变得非常鸡肋。而这个小镇上的故事,却简单到好像只要游戏厅的甄老板死了,故事里的所有人就都可以过上平凡又幸福的生活,当整个故事伴随着《世界末日》就这样淡淡的结束,鬼少女听着她最喜欢的音乐电台,过了今天,这个小镇又会恢复以往的宁静。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也是明侦史上唯一一期凶手自首的案件,而且这期节目在留下感到的同时,综艺效果也好到爆炸,何撒鬼白鸥的经典5+1阵容配合默契,留下了“发园”,“山东鸡”等一系列梗,并且还有一些车速过快的片段,几乎在每个“明侦搞笑名场面”,“明侦开车名场面”里都能见到这期的身影。


  第二季第7&8案 《恐怖童谣》

  

   《恐怖童谣》是首次分为上下案件的全新尝试,也是我心中明侦的“封神之作”,上期对于恐怖氛围的渲染非常到位,将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铺垫的很自然,甚至还留下一片“未开发区域”给下期探索,让观众对下期的期待值达到巅峰;而下期的填坑环节,不但没有让人失望,反而给故事“加厚”了一层,集中讨论时“你死了,我看到你死了”的大型互相指认对方死亡的现场,以及每个人的药都被换了,最后发现大家都是人格的操作也正式宣告明侦的脑洞由此打开(虽然后期有非常多向经典致敬的脑洞大开的案件,但我个人还是最爱这期)而也正是因为《恐怖童谣》在我心里太过经典,导致后期看到《木偶复仇记》的预告时让我心里的期待值异常高,心中大喊“爷春回”,结果看到正式案件的时候忍不住的失落,《木偶复仇记》虽然整体不错,但和《恐怖童谣》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说回这个案件本身,和《请回答1998》一样,《恐怖童谣》在故事开篇也用了一个小短片交代故事背景,把代入感调至最高,人物出场全员演技在线,管家,邮差,夫人,律师和大小姐,鲜明的阶级差别,鲜明的人物特点。故事设定在二十世纪初的上流社会,这期案件从服装到角色人设都很好的还原了那个时代的感觉,“有钱不等于贵族,贵族不止是有钱,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高贵。”《恐怖童谣》里出现的人物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我们看到的不止是案件里的甄公爵,何律师,鬼夫人等人,而是他们所代表的那个时代。

    由于分为上下两期,节目有足够的时间去交代清楚故事背景,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刻画人物,上期我更多的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的贵族生活,而下期更多的则是专注于案件故事本身,《恐怖童谣》是少数把侦探也融进案件角色中的一期,配上“单期限定主题曲”,一句童谣对应一个角色,剧情紧凑,玩家演技,逻辑都在线,最终才能呈现出这样的节目效果。


   节目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五季,就像大家说的那样“案件升级,玩法升级”了。的确,不论是作案手法,场景,脑洞都升级了不少,节目也比以前更烧脑了,片尾还加了“能量站”向大家普及案件知识,传递正能量了。但作为老粉,我是残忍的,第四季第五季的质量在我心里远不及前三季,甚至在向朋友安利时,我的措辞也是“前三季真的超好看”,《明星大侦探》像一个已经长大的孩子,可我却对他说“你还是小时候更可爱”。

    如果还有第六季,我希望它可以不要再请一些莫名其妙的嘉宾;如果还有第六季,我希望能够多多看到何撒鬼白鸥在一起;如果还有第六季,我希望节目组不要打着情怀牌,用口碑为代价欺骗观众感情。

    我很怀念那个大家拿着拍立得的时候。

   

标签组:[影视] [日本电影] [恐怖童谣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441.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