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专访《民间奇异志》张涛:如何打造「东方奇幻江湖」?_电影

发表于话题:民间奇幻故事
发布时间:2021-05-09

原标题:​专访《民间奇异志》张涛:如何打造「东方奇幻江湖」?

这是鲜喵的第 1334篇吐血原创

喵族码字员:徐小怪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常言道:乱世之道,必有妖孽。自古以来,“妖怪”一直是祸国殃民的代表,是为“恶”的象征,它们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世道衰落破亡。然而,凡事不绝对,有一些“妖怪”却偏偏生于盛世,是为人类的贪婪与狭隘所引来。

网络电影《民间奇异志》正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据了解,该片由张涛执导,陈甘霖担任制片人,是双方继《道士出山》之后合作的又一力作。影片由造梦师影业、七娱乐影业和猛犸世纪影视联合出品,自4月30在优酷上线起,连续9天位列灯塔数据电影榜单的热度第一、上线后连续10天热度持续8400+,最高峰值达9180,打破了优酷网络电影的热度值纪录。

不言而喻,影片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离不开导演在类型上的深耕、内容上的开拓创新和主题上的升华。

现如今,受到创作素材、播放平台和用户受众的影响,网络电影多以奇幻类型为主,奈何由于IP同质化和制作上的流水化,整体质量参差不齐。

对此,同为奇幻类型的《民间奇异志》显得特立独行。影片未用大热IP为改编蓝本,而是创造出一个“奇幻江湖”,以诡谲离奇的桥段为“壳”、市井气儿的群像为“肉”,融和喜剧、惊悚等元素,以“妖怪”为客体意象,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较之其他的网络电影,蕴藏了更深刻的人文与生态内涵。

日前,烹小鲜(pengxx01)对张涛导演进行了专访,对方分享了影片的创作过程、以及对当下网络电影行业的看法。

导演张涛

“我想做一个完全的讲人与自然相处的电影,用一个故事把它呈现出来。”

张涛筹备《民间奇异志》的想法诞生于2018年。或许是因为天生的怜悯之心,亦或许是看到很多小动物遭到不该有的伤害。他一直想拍摄一部讲述生态平衡的影片,以影像为输出口,表达对社会的呼唤。

那时候是张涛投身于网络电影领域的第四年。彼时,他在此领域已小有成就。而这四年,恰好是国内网络电影从起步到加速发展的时期。可以说,张涛与国内的网络电影行业相辅相成,彼此共同成长。

导演张涛

在那个节点,国内的网络电影行业迎来了爆发,也迎来了很多问题:大多数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还处于吸引眼球的阶段,制作粗俗滥造,更谈不上主题的升华和社会责任。

因此,张涛的想法在当时十分大胆,并且操作难度极高。不过他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迅速开始从各方面筹备起来。

首选,需要为主题套上一个好故事。

关于这点,他要先确定影片的类型。从当时的行业环境看,古装奇幻的类型更为紧俏,而且可发挥的空间更大。这让张涛改变了本想拍成现代戏的想法。

另外从观众需求看,不同年代的人观影习惯也不同。想要带给观众思考,需要先用一些元素吸引他们,通过一个大众感兴趣的故事去引申主题其实更恰当,想来也是古装奇幻的类型更为合适。

所以,考量到行业环境和观众需求,张涛为影片确立了类型。那么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内容填充。不同于同行喜爱拿现成的IP拍摄,其选择了原创故事,在他的观点中,原创是所有影视创作的唯一出路,当下网络电影随意挥霍IP的行为很不可取。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不只是公共IP或是版权IP,各时代的神话传说都是可用的素材非常多,我们为什么不在此基础上,做一些延展呢?”张涛说道。

基于他从小就对民间奇闻异志和东方哲学感兴趣,脑中有很多故事,加上考虑到在我国各类的艺术作品中,“妖怪”是一个具有强烈猎奇属性的元素。张涛最终确定了影片的具体故事及叙事脉络——以捉妖为线索,展开民间的奇闻异事。

在脑中有了基本框架后,其次就是将故事落到纸上,形成剧本。由于相关素材已有了长期积累,张涛及其公司的另一个编剧只用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即完成工作,后来只改过一稿。

对于具体的剧情撰写和细节的设计,张涛的想法颇多。他想构建一个独立的世界观,然后将东方哲学的经典思想“万物皆有灵,凡事有两面性,阴阳平衡为一切事物运转的根本。”运用至其中。其为影片设计了反转的情节——原来“妖怪”袭人,是因为其先受到了人类的偏见和攻击。

在这样的设计下,人类和“妖怪”以两大群体的姿态形成了对立面。那么如何刻画两个群体呢?这其中,人类代表着观众自身的投射,亦代表着片名《民间奇异志》的“民间”元素。为了突出“民间”的普世感,在角色设计上,张涛采用了“群像”的表达方式。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我写的是一个江湖,一个奇幻的江湖。”

呈现群像都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做得好,角色各个鲜活,但是难免剧情会由于视角多而显得分散。然而,张涛认为这是好事:“观众可以从不同角色的立场看待事件,他们有自己的解读。”

对此,张涛选择了“化繁为简”的方式,用13个角色代表现实里各个阶层的人群,并为个别角色设计了方言、道具、特色服饰,以此将真实的社会“挪”进了他的江湖世界,突显“民间”的人生百态以及生活里流动的市井烟火。

比如片中的主要角色捉妖师。鉴于他们彼此的出身不同,捉妖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来自佛门的和尚,为普渡众生而来;有来自民间的术士,单纯为钱而来;还有道上的老前辈和菜鸟,为职业责任而来;当然也有来自官方的,为加官进爵而来;此外,更有东洋来的外国道士,为传教而来。

而在配角方面,“飞毛腿三兄弟”与“千金土豪”颇为抢镜,前者上一秒让观众以为是骗子,下一秒却发现他们是真正的高手。后者则用说大话的方式,引出了捉妖客栈老板娘白玲珑的爱财性格,上一秒吹嘘可以用千金换取白玲珑一下,下一秒就被白玲珑以微笑所要欠款,导致“千金土豪”脱光光逃离现场。

可以看出,在角色设计的环节,张涛在细节上有着精细的考量,正如他说到:“每句台词都不能有废话,每个人物都要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缕清了人类的群像,然后就是设计“妖怪”。作为人类的对立面与镜子,“妖怪” 是片名《民间奇异志》的“奇异”部分。由于它们不是现实中的动物,设计和制作要更高,一方面要为其“注入”灵魂,一方面要特效辅助呈现。

“人类永远把自己放在顶端去俯视一切,但是除去自然灾害,世间万物皆有灵,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基于这个想法,张涛为“妖怪”赋予了人类的思想和情感,行为同样有前因后果,感情同样有七情六欲。而在“妖怪”的外形设计上,张涛和特效公司经过周密的探讨,严格按照《山海经》的描写,先确定“妖怪”的二维图像,再做出实体化的骨骼,进而逐渐构建出3D的CG模型。以此为流程呈现出白妖、混沌、穷奇、耳鼠等形色各异的“妖怪”。

“传统概念里面的妖怪首先觉得很吓人,其次很狰狞,我不想把它做得那么脸谱化。我把那个混沌弄下来之后,观众问这是什么东西?这是一个猪儿虫吗?其实就是两个触角,上面粘了东西。后来的刺猬、小耳鼠,哪怕凶的我也会让他凶萌凶萌的,然后可爱的就是很可爱。”

考虑到“妖怪”的传统设定和剧情的悬念感,张涛没有一下子呈现妖怪的丰富性,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辅之剧情,剥茧抽丝,实现对观众的步步引导。

在《民间奇异志》的前半段,“妖怪”是人类闻风丧胆的物种,同时也是人类价值的最高级体现。在百姀镇,与妖怪有关的东西可以被高价叫卖,似乎谁拥有了谁就高人一等。而可以降妖之人,是为人上之人。

从开场到这里的剧情中,张涛如同刻画人物角色一样,亦对妖怪进行了群像化描写。比如不想被和尚渡化的混沌,说着东北话、骂人“大马猴”的碎嘴河妖、软萌可爱的小鼠妖、爱吃小孩的穷奇等。

这些妖怪的外形和性格各异,看起来千奇百怪。不过相同的是,它们在“死”后,身上都会开出一朵鲜花。通常意义里,妖怪是“丑”的,而鲜花是“美”,张涛将“美丑”和“生死”两种的具有剧烈反差感的元素放在一起,一边在视角上,勾起了观众的观影欲望。另一边也在细节上表达了张涛想要贯穿全片的思想:凡事有两面、福祸相依。

到了影片的中后段,随着各路捉妖师汇聚于白玲珑的客栈,剧情开始走向高潮,至最后与千年树精花满藤的大战,才破解“妖怪”的苦衷:大穷奇吃小孩是因为自己的孩子被人类抓走,刺猬精袭击猎户是因为对方吃了自己的孩子。

这里有个引人深思的桥段:孩子被猎户吃了以后,刺猬妈妈没有去伤人报复,即便被施法后,丧失理智,骨子里还保留着一丝善念。而当恢复神智时,她也还是选择不去伤人,而是默默离开。

“看到这一刻,观众应该会很心酸。反观我们人类,杀猫杀狗残害野生动物甚至连国家保护动物都不放过,我们不如个刺猬吗?是的,不如。”张涛说道。

当然,就算在呼吁环保与生态平衡,可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张涛依然坚持法制与底线的道德价值观。片中的花满藤为“妖怪”复仇,选择极端的方式大开杀戒,这并不可取。“她突破了道德底线,这时候会有另一种方式约束她。”

就这样,张涛用一个个强情节,突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并且用个别“妖怪”的舐犊之情和萌化设计,唤起了女性观众的同理心与少年观众的兴趣。据张涛透露,根据平台数据显示,影片的主要观众的年龄层为14岁到39岁。女性观众在初期的比例较少,不过伴随影片口碑的扩散,最终与男性观众的占比达到五五分,实现了网络电影受众的破圈层。

“我放置了很多儿童向和女性向的元素把他们吸引过来,并且为了把控全片节奏,在时间线上设计了很多点,比如这里需要你笑、这里需要你感动、这里需要你紧张、这里需要你思考。而片中50%的笑点是根据演员临场设计的,效果非常好。”

无论是院线电影还是网络电影,奇幻类型一直备受市场的认可。究其原因,首先是各种文献记载为此类题材提供了广泛的创作素材,无法抹杀的文化力量是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其次是天马行空的剧情满足了观众超脱于现实束缚的想象,在一个虚拟的语境中,为观众提供了释放各种情绪的空间。

可是在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急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部分从业人员变得急功近利,对于奇幻电影的创作,他们过分追求特效给观众带来的视听刺激,却忽略了其最本质的故事性以及电影身为大众媒介的社会责任。

特别是依托于互联网而生的网络电影。比起院线电影,这种影视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控制,在表达上更为自由。但是相对的,制作下限和从业门槛极低,可复制性更高,劣质作品比比皆是,繁荣的表面难掩内容和精神的贫瘠。

因此,提升网络电影的原创力和思想深度,是其进阶的唯一道路。于这点看,《民间奇异志》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作品在制作层面上,由映射现实的角色和生活化的细节构筑了一个浪漫神奇的架空世界,且画面极度富有冲击力。而在拍摄手段上,影片以娱乐化的方式,点中了观众的笑点,大大提升了可看性与精彩度。

以及在故事内核与社会意义上,影片以借“妖”喻人的形式诉诸了人类情感,关照社会现实,并向观众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价值观:人做了一百件好事不代表你有资格去做坏事。坏事就是坏事,错就是错。勿以恶小而为之,更何况是大恶之事。

此外在文化传播上,《民间奇异志》中的“妖怪”取《山海经》为素材,用“人妖各行其道”的概念呼吁生态和谐。这与古代至今的思想一脉相承,与中国的民族性格崇尚和谐、内秀、中庸的特征相得益彰。

在中国绚烂多姿的神话传说中,大多推崇节制与义务,追求天人合一的通融,谋求法道超越而非征服。类似的思想长期占据着主流审美取向,院线电影《捉妖记》和《美人鱼》就是其中的影像化体现,而网络电影目前只有《民间奇异志》。

在当今科技、机遇和市场并存的情况下,影视创作者们应当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将原创思维、美学理论与奇幻元素相结合,用艺术化的手法,表达对人生和世界的反思,传播正向的价值观,输出传统文化。以此同时唤起同行和观众的使命感,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标签组:[网络电影] [张涛] [群像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4599.html

相关阅读

清明时节会“雨纷纷”的原因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笔下的这首《清明》流传至今已成为经典。其中的“清明时节雨纷纷”更是点名了清明时节的天气情况。那么,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雨纷纷“呢?...

2025-04-12

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叙永、古蔺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关于赶苗场的起源,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秘密联系,后...

2025-04-12

和尚化缘是为了什么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

2025-04-12

麻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如果说外国人的社交方式是舞会和看电影,那么中国人的社交方式就是吃饭和打麻将。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一旦有了几轮麻将的“合作经验”,就会变成熟人了。可能年轻人现在还不觉得打麻将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有很多生意,...

2025-04-12

为什么要过三八妇女节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又称“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U.N.Day for Women's Rights and Internati...

2025-04-12

“面试”如何毁了孟浩然

识时务者为俊杰,视时、视事而动是做事的基本原则。孟浩然,40岁出头,人到中年,埋藏心底多年的理想与抱负愈发强烈,下定决心赴京赶考,求取功名。作为诗人,孟浩然早已声名在外,朝中重臣王维与他情同手足。而面...

2025-04-12

古人是怎么阅卷的

对于高考阅卷工作,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该是阅卷的认真程度和公平性。在古代,大家肯定也是这么个心情。位于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曾是中国科举最大的考试场所,自然也是最大的阅卷中心。那么,古代的人是怎么阅卷...

2025-04-12

苗族男女是怎样表达爱意的

苗族青年男女恋爱,最重情义,彼此有了较深的了解后,才可赠物为凭。并有定婚、过礼、结婚、回门等程序。请媒说亲,叫“讨口风”,到女家央求次数越多越好,叫做“亲要多多求为贵”,吃了“放心酒”,才算正式定婚,...

2025-04-12

清明节在国外有哪些习俗

印尼华人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

2025-04-12

国内清明节的各地习俗

广东在广东,清明扫墓,称为扫山、拜山、拜清。清明时节广东地区已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广东人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乡野间踏青游玩一番。广东人对宗庙、祖先非常...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