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外民间故事

发表于话题:民间奇幻故事
发布时间:2021-05-09

内容概要

故事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人类学家根据新石器时期人的头骨形状,推断出那时候的人已经在听故事了。由此可见,故事是传承文化的桥梁,是继承优秀传统的渠道,是传递民族信息的法宝。同时它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中外民间故事,是奇幻的世界,是知识的海洋,是心灵的港湾。

书籍目录

鲁班学艺豆腐的来历仓颉造字粽子和龙船麻姑节冬至吃饺子将军柏顾况钉鞋太白酒木兰从军陶侃不畏权势少林寺的由来华佗投师海瑞舍官除二张误中狗肉计刘罗锅智斗和珅寿话连篇见利忘义的水母虾借蚯蚓眼睛买闲话三句半诗笨媳妇长发妹石匠阿里山和姊妹潭峨眉四女图五指山香山红咔的传说药泉泼水节胖嫂回娘家张小泉剪刀三个和尚阿凡提斗皇帝阿弥陀佛四童联句象鼻山勤俭匾用天堂换煤矿幸福鸟桃太郎的故事神锣报恩鹤一寸法师小木碗敬老国最多的施舍拉兹训鸡撒尿的小英雄吉恩的明天可口可乐的诞生母狼和罗马城比萨斜塔普罗米修斯

章节摘录

先睹为快 有一门古老的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看看你家里的东西吧:衣柜、桌椅、床、沙发……我想,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是木匠们的巧手把这些东西做出来的。你知道木匠的祖师爷是谁么?他是怎样练就精湛的技艺的,他为学得这些技艺经历了哪些困难? 鲁班学艺 传说,有个木匠,姓鲁,手艺高超,一辈子积攒①下三百两银子。鲁木匠有三个儿子,一心想让儿子们继承他的手艺。一天,他买了三匹快马,分给三个儿子,要他们到终南山找木匠祖师学艺。大儿子和二儿子骑着马走了,三年后,却又两手空空地回来了。原来,他们在外面混了三年,根本就没型终南山,什么也没有学到。鲁木匠一气之下把他赶出了家门,不再认他们了。他对三儿子鲁班说:“孩子,我一生的希望就寄托在你的身上了!” 小鲁班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他骑上快马,告别了父亲。他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跨过了一条又一条大河,历尽千辛万苦②,终于来到了终南山下,见到了木匠祖师。祖师问他:“一门手艺,有人三个月就学好了,有人三年才学好,这是怎么一回事?” 鲁班答道:“三个月学到的只是皮毛,三年才能学到真本领。”祖师点点头,拿出一把崩了口的斧头和两支又秃又弯的凿子,让鲁班磨。鲁班什么也没说很快就磨好了。祖师高兴地说:“孩子,你不怕困难,又心灵手巧,我愿意把全部手艺都传给你!” 就这样鲁班跟着老木匠学艺,常常天不亮他就起床,很晚才睡觉。他如此辛勤地学习,以至于常常是眼儿熬红,腰儿发酸,手儿磨破。可是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几年下来,鲁班慢慢地学会了老木匠的全部手艺。 果然鲁班学艺出师后,手艺更加精湛④,后人都尊称他为木匠祖师。 说文解字 ①积(ji)攒(zan):积累,聚积,多指钱财。 ②千辛万苦:形容经历了很多困难和磨难。 ③皮毛:比喻表面或表面的知识。 ④精(jing)湛(zhan):形容手艺精深,高于常人。 故事启迪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吧,因为他从一开始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学习,才会有后来的成就。同样的条件,他的两个哥哥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他们太贪玩了,最后一事无成。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同学们,你们虽来自不同的家庭,但你们有着同样的学习环境,有的入学习好,有的人学习成绩不好,这就是因为你们的努力程度不同。要想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成绩,你就要付出比别人多一倍两倍甚至更多的努力。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学习吧! 奇思妙想 1.鲁班的哥哥们为什么没有学到木匠的技术? 2.你从鲁班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 先睹为快 豆制品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豆制品中富含大量的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物质,也是很多减肥人士的最佳选择,其中豆腐就是我们最常见的食品。现在,豆腐的做法多种多样,可是,你知道豆腐是谁发明的么?豆腐最早的名字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看看下文吧! 豆腐的来历 战国时期,燕国有一个孝子叫乐毅,他非常孝顺自己的父母。他的父母都很喜欢吃黄豆。 一天,乐毅正在煮豆浆,准备给父母喝,他的父亲走过来,从锅里舀了一勺,尝了一口,直摇头问:“这豆浆怎么什么味也没有啊?”乐毅一拍脑门,哎,原来是忘了放盐。可是盐罐里只剩了一些盐卤水,他只好将它们全倒进了豆浆锅里。不一会儿,水就煮开了。乐毅揭开锅一看,不由得愣住了:原来锅里的豆浆,全凝成了白嫩嫩的乳块!乐毅的父母看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连说:“真奇怪!真奇怪!”乐毅把这些白乳块舀起来,尝了尝,感觉滑嫩可口,别有一番滋味。他又请父母和邻居品尝,大家都说好吃。乐毅很高兴,第二天就跑到私塾先生那里,让他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豆腐之玉”。 从此以后,乐毅几乎天天做“豆腐之玉”给父母吃。有一天,乐毅的母亲病了,请来大夫一看,原来是经常吃黄豆上火的缘故。大夫开的头道药就是凉性药——石膏,于是,乐毅再做“豆腐之玉”的时候,都放些石膏进去,这样再吃,就不会上火了,而且味道比以前更鲜嫩。 后来,乐毅专卖“豆腐之玉”,生意很兴隆,“豆腐之玉”也被人们简化成了“豆腐”。 说文解字 ①舀(yao):用勺、瓢等取东西(多指流质)。 ②卤(lu):制盐时剩下的黑色汁液。 ③石膏(gao):无机化合物,用于雕塑、水泥材料,中医用作清热药物。 故事启迪 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乐毅就发明了豆腐,实在是很奇特啊!豆腐香滑可口,这可乐坏了乐毅的父母了。乐毅孝敬父母的美好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乐毅能够制成豆腐,简直是上天对他孝心的恩赐。 很多时候,一项小发明是在不经意间诞生的,就像乐毅发明豆腐。这就需要你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努力尝试着做一些小东西,也许你也会发明出一些不错的东西,也许你会是下一个爱迪生! 奇思妙想 1.豆腐的药用价值很高,你知道它适用于哪些病人食用么? 2.请同学们阅读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 P1-5

编辑推荐

  你知道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为何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吗?你知道辛普森太太做的汤是什么味道的吗?你想听魔鬼的故事吗?…… 一个个优美曲折的民间故事带你领略各国的民族风情。 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它们传达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美好的愿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还没读过(70) 勉强可看(511) 一般般(872) 内容丰富(3617) 强力推荐(296)

    中外民间故事 PDF格式下载

标签组:[文化] [鲁班] [工匠] [终南山] [朱由校] [乐毅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4646.html

相关阅读

唐代李端《听筝》诗歌赏析

听筝/鸣筝唐代: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赏析这首小诗轻捷...

2025-04-25

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诗歌赏析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韵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至,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意译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

2025-04-25

唐代宋之问《渡汉江》诗歌赏析

渡汉江唐代: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译文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赏析《渡汉江》诗意在写思乡情切,真实...

2025-04-25

唐代王维《鹿柴》诗歌赏析

鹿柴唐代: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赏析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不苟赏析

【原文】贤者之事也①,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必中②理然后动,必当义然后举。此忠臣之行也,贤主之所说,而不肖主之所不说。非恶其声也。人主虽不肖,其说忠臣之声与贤主同,行其实则与贤主有异。异,故其功名祸...

2025-04-25

《吕氏春秋·不苟论》赞能赏析

【原文】贤者善人以人①,中人以事,不肖者以财。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②;得地千里,不若得一圣人。舜得皋陶而舜授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夫得圣人,岂有里数哉③?...

2025-04-25

唐代王建《新嫁娘词》古诗赏析

新嫁娘词唐代: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译文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作羹汤。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赏析“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

2025-04-25

唐代王维《相思》诗歌赏析

相思唐代: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思念的人儿多多采摘,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赏析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

2025-04-25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赏析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译文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

2025-04-25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赏析

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赏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