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世界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_春秋文子_新浪博客

发表于话题:世界十大趣事
发布时间:2021-05-09

   贝多芬初露锋芒

    德国作曲家贾科莫·梅耶贝尔 (1791—1864) 曾讲述过贝多芬作为作曲家首次成功的经历,那还是在贝多芬 16 岁的时候。有一天,波恩的几位朋友邀请他去参加一个晚会,场内名流云集,许多知名的音乐家和重要人物,如沃尔德斯坦伯爵、安东·里斯、龙伯格兄弟都来了。

    几支乐曲过后,沃尔德斯坦伯爵宣布自己得到了一份三重奏的手稿,非常想试听,但他又希望演奏完此曲后再宣布作者的名字。龙伯格兄弟俩和年轻的贝多芬一起演奏伯爵手中那首名为《伟大的奇观》的乐曲,在场的人们安静下来,眼眸里透着惊奇,人人都在猜测它的作者。一曲终毕,赞美之辞不绝于耳,这首三重奏引发了大家的讨论。有的说此曲感情过于强烈,应该不是出自海顿(奥地利作曲家)之手;有的说该曲子格调过于消沉,不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所作,但不论怎么说,它一定出自一位非常精通三重奏的人士。

    沃尔德斯坦伯爵宣布了这首三重奏的作者——年轻的贝多芬,在场的音乐家们都十分惊讶,年轻的贝多芬得到了人们热烈的祝贺。

    那天晚上,贝多芬回到简陋的家中,虽然家徒四壁,却心里欢喜。这次的牛刀小试,实在是贝多芬毕生音乐事业的一个美好开始。

   《公牛小步舞曲》名称的来历

    并不是每首乐曲的名称都具有实际意义,连古典精品也不例外,某些古典曲目的特殊名称或许还有个十分有趣的小典故,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 1732-1809)的《公牛小步舞曲》就是如此。

    海顿待人一向热情平和。某天,他接待了一位屠夫的来访。屠夫说自己和女儿都很崇拜海顿的音乐,女儿很快就要结婚了,所以他大胆请求海顿为女儿的婚礼作一支小步舞曲,善良的海顿答应了。到了约定之日,海顿果真写成一首典雅的《C大调小步舞曲》,屠夫非常感恩地取走了这份珍贵的礼物。

  几天以后,海顿惊讶地听到有人在自己住房外演奏同样的一支小步舞曲,他朝窗外一看,一支乐队正围着一头饰有鲜花的、高大健壮的公牛站成一圈,旁边站着喜笑颜开的屠夫和他的女儿及女婿。屠夫来到海顿面前,要将那头牛作为礼物献给海顿,并且说自己得到了作曲家一首优美的曲子,理应把自己最好的公牛献给他。从此以后,这首本名叫做《C大调小步舞曲》的乐曲就被称为《公牛小步舞曲》了。 

   布尔救琴

    英国作曲家、键盘乐器演奏家约翰·布尔(1562-1628)最喜欢的小提琴是他那把“瓜内利”牌小提琴,这不仅因为这把小提琴可以演奏出优美的音乐,更在于它花去了约翰·布尔 4000 美元。毫无疑问,他会不惜一切保护这把小提琴。

    有一天,布尔乘船去参加一场重要的小提琴音乐会,汽船在俄亥俄河上航行。突然,船上的锅炉爆炸了,这是当时经常有的事故,船的前部被掀掉了,船舱里也着了火。布尔完全被围困在浓烟火海和碎木板之中,什么也看不见,他感到窒息,身旁是妇女们的惊呼和孩子们的哭叫。布尔管不了这么多,他不顾一切冲进船舱,一把抓起他那把宝贵的“瓜内利”小提琴衔在口里,推开船上的看守人员,跳进混浊的河水里。终于游上了河岸的浑身湿透的布尔只顾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小提琴,看看有无损坏。行人的眼光算不得什么,谁叫他这么宝贝这把小提琴呢!

   帕格尼尼借琴

    年纪轻轻,方才17岁的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尼科罗·帕格尼尼(1782—1840)就尝到了别人奉承夸奖的滋味。当时的欧洲赌博极为盛行,摆脱了父亲的管束,尼科罗·帕格尼尼很快就沾染了赌博的恶习,夜夜挥霍,许多个夜晚都是在赌场上度过。他输掉了自己举办多场音乐会所积累下来的全部收入,他的小提琴,也一度被典当。

    里窝那(意大利西部海港城市)将举行一场帕格尼尼的音乐会,但帕格尼尼没有琴,他的小提琴早已被典当出去了,他只好设法去借一把。朋友们告诉他当地的一个法国商人有一把上好的“瓜内利”小提琴,帕格尼尼硬着头皮登门,没想到,法国人慷慨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将自己价值连城的小提琴借给了他。

    这位法国人本身也是一位很不错的小提琴手,音乐会过后,帕格尼尼又来到他的家中,没想到,在听完帕格尼尼的演奏之后,这位主人激动地说:“我再也不愿意玷污您手指拨动过的琴弦了,这把小提琴送给你吧!”

    喜悦、感动,羞愧,帕格尼尼无言以表。在他以后辉煌的演奏生涯中,帕格尼尼一直使用这把小提琴。帕格尼尼死后,这把小提琴献给了他的家乡热那亚,人们将它珍藏在一只玻璃盒内。这以后也只有西沃里——帕格尼尼的一个学生演奏过此把小提琴。

   斯波尔当号手

    德国人路德维格·斯波尔 (1784—1859) 不仅是一名杰出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位足智多谋、富有幽默感的人。他在自传中记述了许多有趣的经历,下面是其中一例。

    1808 年,法国皇帝拿破仑经常在埃尔富特(德国城市)招待欧洲的一些国王。一次,斯波尔听闻拿破仑将邀请法国巴黎的演员来埃尔富特为君主们演出一些法国的著名悲剧,有名的弗兰·塔尔玛( 1763 — 1826 )也在其中。满心期待的斯波尔带着他的几个弟子从哥达(德国城市)步行来到埃尔富特,与其说斯波尔此行是来看看来自欧洲各国的君主,倒不如说是来欣赏法国著名的悲剧。

    抵达埃尔富特后,斯波尔却发现自己根本进不了剧场,所有的座位都被权贵要人和他们的随从预订了。进退两难,斯波尔的弟子们非常懊丧。然而,斯波尔自有办法,既然自己是为看塔尔玛而来,就一定要见到他。斯波尔用钱买通了剧场乐队中的四名乐师,让自己和弟子们代替上场演奏。好事多磨,斯波尔还是遇到了麻烦。剧场乐队的四名乐师中有三名是小提琴手和大提琴手,另外一名则是号手,而斯波尔和他的弟子们只会演奏小提琴和大提琴,没有谁会吹号。

    别无选择,斯波尔只好决定由自己临时学吹号。他拿着陌生的号练了整整一天。

    登台演奏的时刻终于临近了,进了剧场,斯波尔他们却被安排背着那些高贵的观众而坐,而且不允许四处张望,弟子们自然无法看到那些欧洲君主们了。聪明的斯波尔又找到办法,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小镜子进行反射,就这样,演奏、看戏两不误,皆大欢喜。

    只是,为了在极短的时间里吹号速成,斯波尔训练得太卖力,双唇肿胀,疼痛难忍,回到家中着实让年轻的妻子大吃一惊,而斯波尔的解释更让妻子哭笑不得,他说这一切都是跟埃尔富特的漂亮女人接吻太多造成的。 

    胡梅尔“戏”菲尔德

    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约翰·胡梅尔(1778—1837) 是19世纪初欧洲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然而,上帝有的时候并不会将才能与相貌同时赐给某一个人,尽管在那个时代,在欧洲所有的音乐中心,人们都给予了胡梅尔巨大的荣誉和高度的赞扬,胡梅尔的社会地位看齐贝多芬,但这改变不了胡梅尔长相一般,其貌不扬的事实。

    1822年,胡梅尔随大公夫人一起出访俄国,受到了隆重而热烈的欢迎,莫斯科盛情地款待这位盛名的客人。美中不足的是俄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约翰·菲尔德(1782—1837)并没有前来拜访。菲尔德是出生于意大利的英国钢琴家与作曲家穆齐奥·克莱门蒂(1752—1832)的弟子,一个完全俄国化的爱尔兰人。

    既然菲尔德不来拜访自己,那么自己就去拜访他。胡梅尔来到菲尔德的住处,菲尔德正在授课,为了不影响他,胡梅尔只得等着。胡梅尔长得粗壮结实,相貌平常,加上不修边幅,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德国农夫,而菲尔德则举止优雅,风度翩翩。授课一结束,菲尔德便对胡梅尔说:“先生,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胡梅尔说:“在莫斯科出差时,我听过您的许多演奏。那时我就想结识您,并亲耳聆听您的演奏。我非常喜欢音乐,但是懂得不多。”

    菲尔德对这位看起来似乎刚涉猎音乐的乡下人的要求暗暗感到好笑,但他还是坐到钢琴前,演奏了几首最能体现自己风格的优美的乐曲。胡梅尔热烈鼓掌表示感谢,这时的菲尔德想开个玩笑,他款款欠身请他所认为的乡下人接替自己的演奏,但胡梅尔声明自己从未演奏过,就算有,也只是从前偶尔在风琴上演奏过。

    可是菲尔德一再坚持要求胡梅尔演奏。最后,“笨拙”的客人终于坐到了钢琴前,而菲尔德则仰坐在椅子上准备欣赏他的玩笑。菲尔德的确欣赏到了!但绝不是他事先预料的笑话。胡梅尔用菲尔德刚刚弹奏的曲子中的一个主题演绎出一首华丽的集成曲,曲中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复杂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感情。

    菲尔德大吃一惊,他跳起来,抓住胡梅尔的胳膊,先是摇了摇,然后以欧洲人的方式亲切地拥抱并叫道:“你不要骗我,你就是胡梅尔,世界上没有谁能像您这样即兴作曲的!” 有了这番互相戏弄,两位钢琴家就这么结缘成了彼此人生里最珍爱的朋友。

                             俄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约翰·菲尔德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逸闻趣事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逸闻趣事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逸闻趣事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逸闻趣事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逸闻趣事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事趣闻

              明代书画家唐伯虎的故事趣闻            苏东坡居士故事趣闻【二】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的轶闻趣事          苏东坡居士故事趣闻【一】

            唐代诗仙李太白的故事趣闻              苏东坡居士轶闻趣事录

              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故事与传说           古今名人茶文化趣闻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故事趣闻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婚姻传说               现代文学家郭沫若轶闻趣事录            杨贵妃的真实历史与美丽传说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轶闻趣事录        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轶闻趣事

标签组:[艺术] [音乐] [文子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4808.html

相关阅读

辽代绘画艺术介绍

辽朝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和骑射人物,辽朝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画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耶律倍和著名画家胡瑰、胡虔父子所画多入北宋内府,被誉为“神品”。契丹人善画草原风光...

2025-04-26

《吕氏春秋·贵直论》原乱赏析

【原文】乱必有弟①。大乱五,小乱三②,乱三。故《诗》曰“毋过乱门”,所以远之也。虑福未及③,虑祸过之,所以完④之也。武王以武得之,以文持之,倒戈弛弓,示天下不用兵,所以守之也。晋献公立骊姬⑤以为夫人,...

2025-04-26

《龙图公案》作品简介

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

2025-04-26

《三侠五义》作品简介

《三侠五义》,作者清代贵族弟子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

2025-04-26

辽代时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

契丹人在长期的牧猎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本民族的语言和歌舞音乐,其早期音乐简单而质朴,具有原始狩猎和原始宗教色彩,被称为国乐。辽国建立后,辽国皇帝确定其为国乐,也就是辽国在大型聚会、祭祀、宫廷礼仪等场合演奏...

2025-04-26

包拯的脸谱由来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当今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

2025-04-26

辽代雕刻的特点和成就

辽朝的雕刻艺术有其自身特色。作品以宣扬佛教信仰为多,有石雕和砖雕,保存至今的有几座石窟寺、几座石雕造像和大量墓葬石刻。雕塑作品刀法遒劲,栩栩如生。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佛塔和佛寺。山西省灵丘觉山寺西塔院中...

2025-04-26

庄子《渔父》译文赏析

孔子游观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而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简介

“列御寇”本是一人名,这里用作篇名。全篇由许多小故事夹着议论组合而成。内容很杂,其间也无内在联系,不过从主要段落看,主要是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2025-04-26

《庄子·杂篇·列御寇》原文

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伯昏瞀人曰:“奚方而反?”曰:“吾惊焉。”曰:“恶乎惊?”曰:“吾尝食于十浆而五浆先馈。”伯昏瞀人曰:“若是则汝何为惊已?”曰:“夫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镇人心,使...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