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2-2021 今日看点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52634号-10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王文娟塑造的8个经典形象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因为一部越剧电影《红楼梦》,几乎全国的观众都认识了王文娟,而王文娟,也似乎因此成为了戏曲舞台上林黛玉的代言人。距离越剧电影风靡全国已经半个多世纪过去,当年舞台银幕上娇滴滴弱柳扶风的“林黛玉”,今年(2016年)正好90整岁。但台下的王文娟,虽经风历雨,但依然风姿绰约、神思清明,丝毫看不出岁月的痕迹。开场曲《千里共婵娟》
连续三天,一场汇聚了全明星阵容的 “千里共婵娟”王(文娟)派越剧专场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演出票早在开票之初就一抢而空,现场气氛更是火爆异常,可谓轰动。王文娟不仅亲自登台,而且还为专场特地谱了一首开场新曲《千里共婵娟》,并和爱徒王志萍共同演唱了这首新曲。上台时,王文娟依然衣着精致,妥帖雅致的旗袍一丝不苟,在满台自己塑造的角色的“包围”下,她款款出场,幽默地说道:“今天你们都休息吧,我们今天要演的,是观众几十年没有看过的戏。”李旭丹和杨婷娜主持
她曾经是舞台上的林黛玉,也曾经是《追鱼》里的鲤鱼精、《孟丽君》中的孟丽君,她还是《春香传》里的春香、《西厢记》的中崔莺莺、《西园记》中的王玉贞、《关汉卿》中的朱帘秀……这些让观众耳熟能详的角色,在今天的王文娟看来,虽然“想念”,但却并非“久别”。在这一次的专场上,她希望让观众重温自己在上世纪50年代的作品,她更希望,她曾经塑造的这些人物,能够给今天的越剧舞台和年轻演员,更多启示和借鉴。则天皇帝·宫廷献策
王文娟为此说,“这次演出的折子戏,我特地挑选了当年最受追捧、最有代表性、最少公演的剧本,专场不仅是我个人艺术生涯的梳理回顾,也是越剧传统节目整理,最大程度真实地还原这些剧目当年演出时的韵味。希望借此挖掘失传多年的剧目,丰富越剧舞台。2006年我做过艺术回顾展,当时由于时间问题,对老腔老调没有太多关注,这次终于补上了。”晴雯之死
从晴雯到林黛玉,从红娘到崔莺莺《红楼梦》王文娟饰林黛玉,孟莉英饰紫鹃,1958年
相对于《红楼梦》人尽皆知,王文娟在《西厢记》中饰演的崔莺莺知道的人并不多,而更少有人知道,她还曾经演过其中的红娘。从端庄典雅的大家闺秀到娇俏活泼的花旦丫鬟,王文娟塑造人物的跨度让人惊叹。而由于红娘的唱腔属于早期“老腔老调”,王文娟这一次特地让自己的第一代学生孟莉英重新整理演唱了《红娘叫门》这一段。《春香传》徐玉兰饰李梦龙,王文娟饰春香,1954年
“王派”祝英台曾经感动无数抗美援朝志愿军《女飞行员》汪秀月饰肖玲玲、唐月瑛饰于虹、王文娟饰林雪征
在专场演出时,王文娟动情地回忆了当年在朝鲜演出的点滴。“那夜在山洞里,演到‘山伯临终’时,台下一位战士突然高声喊道:梁山伯,不要死!你带着祝英台开小差!”而演到一半现场停电,正当王文娟纠结于要不要继续演出时,台下所有的志愿军都拿出了自己的手电筒,为台上的演员照明。梁祝·楼台会
“林妹妹”尝试变“武则天”拜月亭·踏伞
而另一台重头戏当属压轴的《则天皇帝》,这出剧诞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当时全国剧坛都刮起了武则天热,北京人艺就曾经上演朱琳主演的《武则天》。而王文娟更是尝试在越剧这个以才子佳人见长的剧种里,塑造一个强势的女性形象。据悉,该剧在1958年首演后受到郭沫若高度赞扬,被誉为“有力度、有分量”,而这个演出也十分受到欢迎,在上海连演一月,其越剧剧本也在当年出版了单行本剧本。只是,遗憾的是,这出当年火爆一时的剧并没有留下过影像资料,舞台上也已经绝迹多年,很多戏迷都希望能够重新恢复演出。而这次,在王文娟的亲自指导下,王派名旦王志萍在舞台上重现了王派武则天。这个女皇帝在舞台上的举手投足和台词唱腔,无一不和林黛玉的形象有着巨大的反差,让观众再度感慨,王文娟是越剧舞台当之无愧的“演技派”和“多面人”。《则天皇帝》王文娟饰武媚(武则天)、徐玉兰饰狄仁杰,1959年1月
此外,已经离开舞台多年的王派花旦俞建华,被认为是唱腔最像王文娟的王派传人,这一次,她演出的是以唱功见长的《珍珠塔·哭塔》。而一度被排入专场演出的越剧现代戏《白毛女》,是王文娟曾经为了“追求进步”而排的作品,在艺术上融入芭蕾舞剧、话剧元素,可惜因为各种原因错失了专场。无论如何,“千里共婵娟”的专场,在完成了王文娟的艺术心愿之外,似乎还有一层更重要的发现,那就是王文娟和他们那一代越剧艺术家、戏曲艺术家的,还有很多很多宝贵尘封的表演艺术珍藏,值得后人去重新挖掘、整理,并让谈们再度在舞台焕发光彩。标签组:[王文娟] [越剧王文娟去世] [林黛玉] [上海越剧] [武则天] [月老] [祝英台]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