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马云:做好自己的事,谁跟我谈战略就开除谁,任正非:非常赞同

发表于话题:阿里涉嫌侵犯女同事男员工被辞退
发布时间:2021-08-09

  2011年某天,一向幽默可亲的马云大发雷霆:“刚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千万别给我写战略报告,千万别瞎提阿里的发展大计……谁提,谁离开!”什么事让马云这样生气呢?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原来,前段时间有一个刚入职不久的新员工,通过内部邮件给马云写了一封信,信里大谈公司的未来战略。马云虽然爱才,但更识才。一个人应该做什么事,他心知肚明。因此一个刚入职的员工,对公司的文化、目标、价值观、愿景和使命,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这时候谈公司的战略是非常滑稽的一件事。

  正是出于这点考虑,他发了那封内部邮件,同时郑重强调:“公司花钱是来请你做事的,而不是请你提想法的!”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其实不只是马云,任正非也很赞同这个观点,而且也有类似的经历。当时华为一个新员工,给他写了一封“万言书”大谈战略。任正非马上批复人力资源部:“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也许有人问,难道公司不需要提战略吗?肯定需要,只是这个工作自有专人负责。管理就是要让不同的人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整个组织像一台电脑一样,将所有配置的功能发挥到极致。这才是管理的意义。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将军的职责是定战略作指挥,士兵的职责是执行是作战

  马云说过一句这样的话,打仗的时候,不可能给每一个士兵都发一个望远镜。

  这句话就是管理者和员工的分工问题。管理者就是将军,将军的职责是部署战略,是用望远镜去眺望战场实况,然后结合自己往日身经百战的经验去预测,在哪个地方出击、牺牲多少资源与兵力,才能赢得此次战役的胜利。

  员工就是士兵,士兵的职责是拿下山头,只需根据指挥员的战略认真执行、严格落实。如果每个人都举着望远镜考虑战略,这场战争不用打就彻底输了。

  当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如果他的十八个罗汉都和他一样整天考虑战略,不可能有阿里巴巴今天的奇迹,也许早就倒闭了。

  战略不是人人都要懂的,士兵在战争中一步步升职为营长、连长,员工在实践中一层层升职成主管、经理、总监,那时他们才有见识、有视野、有经验去讨论战略。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如果你有能力,我就放任你冒险

  不能提战略,不等于不能提建议和想法,相反阿里一直鼓励员工针对工作提出创造性建议。阿里有一个“项目委员会”,这是干什么的呢?专门收集员工的想法和建议的。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是阿里管理层在开会时常会说的话,他们强调,你只要有好想法、好创意,都可以提交到“项目委员会”,委员会审批后,员工就能放手去做:员工只需要出点子,人手、资金都由集团配好。当然这些想法和创意必须遵守一个基本原则,不谈战略,只谈工作。

  这种做法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阿里历史上,一位刚转正的员工“不务正业”,耗时8个月痴迷于与自身职位关联不大的技术难题。部门主管直言,本职做好即可,其他任由探索。其实,这对于双方都是一种“冒险”:员工没有突破的话,高管难辞其咎。但最终,该员工提交的项目脱颖而出,之后在集团的支持下,扩容成五六十人的团队,迅速进入所在领域的一流梯队。

  马云曾言,给新人空间就是给自己空间。容忍新人的冒险,优秀的人才才能流动起来,企业才会成为“活水之源”。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

  

开放平等,没依据你就别说

  阿里巴巴管理者经常强调一句话:“你说了不一定有用,但是不说肯定没用。”这体现的其实是一种内部公平、平等的沟通氛围。

  前面说了,在阿里,只要不脱离实际谈战略,只要与其工作有关,基层员工有什么想法,当然都可以与直接管理者沟通。但也还有一个前提,你的想法与建议,必须要有证据、有思路、有实际操作的可能。

  曾经一位员工被高管辞退后,上网发帖称自己遭到不公待遇,并获得了大量同事“一面倒”的声援。但随后,高管及时回应,说明辞退的原因与意见,竟也获得了大量跟帖支持。最终,在双方意见“针锋相对”的情况下,由CEO出面,HR负责人、当事员工与主管聚在一起公开讨论,且现场情况同步直播给所有员工。

  “基层不谈战略”不是“堵住你的嘴,不让你说”,而是只要有事实、有依据,我就让你说,而且愿意平等地“听你说”。

  

标签组:[马云] [任正非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0988.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