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三个明朝时期民间鬼故事 诡异农村老人讲真实鬼故事

发表于话题:民间真实老故事
发布时间:2021-05-09


 

  民间鬼故事,农村老人讲真实鬼故事起明朝,不仅开了很多历史先例,奇葩事也特别多,特别是明末初年皇宫中接连发生的三起命案震惊朝野,每一起命案都牵涉到皇太子甚至皇帝。三起命案前后相连,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政权斗争,宛如一部宫斗阴谋悬疑连续剧——

 

  民间鬼故事,农村老人讲真实鬼故事

 

  梃击案——一个“疯子”引发的血案

 

  明神宗万历帝在位期间,由于皇后无子,故朝臣主张立宫女王氏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皇太后、皇后也支持立朱常洛。

 

  朱常洛生母王氏原先在万历母亲李太后身边做宫女。一天被万历幸临而怀上身孕,太后发现宫女怀孕,就问万历帝,万历帝开始不承认,太后对他说道:

 

  “我已经老了,现在还没有孙子呢。如果这个宫女将来生的是男孩的话,那是祖宗和社稷的福分。”万历帝这才承认了。

 

  后来王氏把朱常洛生了下来,那时候刚好碰上大学士张居正去世,万历帝独揽大权,他把王氏打入冷宫,连儿子也不能相见,王氏抑郁成疾,双目失明。在临去世前,朱常洛被允许看望生母,王氏拉着朱常洛的手,说道:“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

 

  万历帝既然不喜欢王氏,自然也就不喜欢朱常洛。万历帝最喜欢的是皇贵妃郑氏,他一直想立郑贵妃所生的朱常洵为太子。最初万历帝不断拖延,到皇长子10岁,因为诸位未定,不能入学读书。

 

  万历帝虽然处分一些支持皇长子的大臣,但是东林党也支持皇长子,使支持皇长子为太子声势浩大。

 

  民间鬼故事,农村老人讲真实鬼故事

 

  朱常洛20岁的时候,万历帝无奈情况下立朱常洛为皇太子,朱常洵为福王。朱常洛虽然被立为太子,但是万历帝仍然没有放弃改立朱常洵为太子的想法。

 

  朱常洛完婚后,移居慈庆宫居住,慈庆宫名义上是太子的寝宫,但是实际上比不上宫中一般宫殿,不仅破陋不堪,而且防卫甚差,万历帝仅仅派了几名老弱残兵来防卫,太监宫女也很少,仅有朱常洛几个贴身侍卫,这种情况与朱常洵居住的宫殿,简直是天壤之别,似乎他才是真正的皇太子。

 

  民间鬼故事,农村老人讲真实鬼故事

 

  在这种情况下,慈庆宫终于发生梃击一案,“梃击”就是用木棍打人,因为打的这个人不是一般的普通人,而是皇太子,所以就成为一个案子。

 

  万历四十三年一天,一名男子手持枣木梃闯入慈庆宫,打伤守门的侍卫,随后这名男子在前殿屋檐下被抓住,送交东华门守卫指挥关押,慈庆宫就是皇太子朱常洛居住的宫殿。

 

  第二天,太子将这件事奏知皇帝,皇帝命令有关部门严加审问。巡城御史刘延元奏道:“这名犯人叫张差,此人说话有点语无伦次,行为疯疯癫癫,外表看起来有点狡黠。”

 

  张差闯慈庆宫一事让朝中很多大臣惊骇不已,很多人认为是郑贵妃和弟弟郑国泰串通起来陷害太子朱常洛。

 

  经过审核,说是张差辛辛苦苦积攒的柴草被别人烧掉,由于气愤而疯癫,进京诉冤,他遇到两名男子,骗他手持枣木梃,从东华门进宫,直至慈庆宫,由于主审是刘延元的同乡,这个结论并不让人信服。

 

  终于刑部主审的人利用送牢饭的机会,秘密审讯张差,他才说出事情,有人许诺事成之后给他几亩田地,带他进宫,并给他一根枣木梃,让他见到人就打,可以不顾一切后果,张差还交代,太监庞保和刘成告诉他,如果打到皇太子,以后可以衣食无忧。

 

  民间鬼故事,农村老人讲真实鬼故事

 

  庞保和刘成都是郑贵妃的人,这件事涉及到郑贵妃,真相逐渐显露,贵妃请求皇太子网开一面,万历帝也督促太子当着群臣的面表示不再追究此事,太子也害怕牵连贵妃,于是顺从父亲的意思,匆匆了解此事。万历帝后来将张差、庞保、刘成凌迟处死,不再牵涉其他人,由于三人都被处死,这个案子也无从查起。

 

  民间鬼故事,农村老人讲真实鬼故事

 

  “梃击案”是三大奇案之首,疑点重重。首先,张差怎么会轻易拿一根枣木梃闯入东宫?其次,就算这个案子真的是郑贵妃指使,为什么不采用更为隐蔽的方式,让庞保和刘成去办这件事,显然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还有万历帝为什么要匆匆处死张差等三人,他是不是知道事情的真相,另外在审这个案子的时候,那些供词有没有造假?

 

  经历这个案件之后,郑贵妃的势力大衰,万历帝不得不放弃立朱常洵为皇太子的想法,从而使得朱常洛的地位更加稳固,从这一点来看,这会不会是朱常洛“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戏呢?

来源:东方文化历史 尚之潮 / 情感 / 恐怖故事

标签组:[历史] [中国古代史] [明朝] [明朝历史] [鬼故事] [专门史] [历史学] [郑贵妃] [泰昌皇帝] [朱常洵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247.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