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2021年五一假期,调休之后实际只放假一天,为什么没有「不调休」的假期?

发表于话题:2021中秋放假三天需调休
发布时间:2021-08-20

从俄罗斯五一连休十天假期不调休中我想到了什么?

近期,全国多地交通管理部门发布《2021年五一假期出行预测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五一黄金周全国高速拥堵预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或将成为“史上最堵五一”。

今天是周日,本来应该是个正常的假期,却要因为硬凑五一假期而上班。

疫情报复性旅游叠加不能出国,想到即将到来的“史上最堵五一假期”,不禁头皮发麻。我是不愿意出去凑热闹旅游的,来去两天堵在路上,到了地方看人海,但是孩子的假就在那摆着,寒暑假父母又要上班,浪费可惜,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出去。

且不说几乎到了每个五一十一假期都会有相同的困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就在想,这前面凑一天,后面拿一天,加上本身就有一个周末两天,五四青年节本来有的青年还有半天假,原来,这到最后费了半天劲很多人就放了半天假。

或许可以以“众口难调”来解释假日安排部门的苦衷,但是否连休起码都会各得到一部分支持,就这样人人吐槽的假期安排,是怎么考量的呢?

我们也不拉仇恨说西方发达国家长达五周的假期了,中国基本属于带薪假期和法定假日总天数最少的几个国家之一,我们就跟好兄弟俄罗斯做一下横向比较。


23日,普京刚刚签署了总统令,今年俄罗斯五一与胜利日连休十天不调休,况且不算还有30-40天带薪假。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疫情前去俄罗斯的一些亲身感受了。

在印象里,俄罗斯在我从新闻书本上了解的就是:苏联解体后异常困难,多年遭受美西方制裁,四面受敌,有时感觉饭都吃不饱,经常是卢布贬值40%的消息,大街上面包店都排队。

等我到了莫斯科,我才明白了,那种感受就像是外国人到了现在的北京或上海。

机场很气派,残疾人道、洗手间各种细致的便利旅客设施齐全,看这些细节就能看出来,老毛子并不糙,甚至有的地方强过日本。

从机场去市中心的路上,七八车道并行,两侧的苏式建筑气势恢宏,那种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的豪迈感一下子就淋漓尽致。

红场周边车水马龙,堵车很厉害但井井有条,豪车到处都是,旧车也不少。在英雄纪念馆里,嵌入各种先进的声光电技术普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是我未曾在国内类似博物馆见到的,虽然我知道我们这方面的技术远超俄罗斯。

就这么说,我其实是稍微带着一点对某时期偏见的角度去看某个历史场景的,但在走了那一趟出来,我内心充满激动,热血澎湃,就是那种从人性、从真实角度出发的爱国主义设计,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看法,重新查阅更多的资料。

不教条,不死板,很有创造力,直击人心。

我同事有时会跟我分享他看过的苏联电影,比如《办公室的故事》什么的,其实会有点像我们拍的《高山上的花环》,苏联的人文作品、价值理念、软实力为何曾风靡全球,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

但这都不是我这一行最大的收获,在小小餐厅里,我看到了普通俄罗斯民众周末的生活,这里的饭菜并不昂贵,亲友聚在一起,喝一点本地的红酒,吃点远东的鱼子酱,一个月5000人民币左右的薪金,也能让他们过得体面。

超市里货架上各种物品一应俱全,俄罗斯的农产品有着全世界级严苛的标准,农药残留、生长剂都有着严格的限定,河里到处都是吃不完的鱼,这里才是真正的地大物博。

虽然收入不高,但并不影响俄罗斯民众的生活水平,他们热爱体育、文学、话剧、芭蕾,过得充实平和,只要不出国,5000块是完全够他们用的,这一点判断,我在叶卡捷琳堡也得到了证实。

所以,我之前看到的开的破车,穷困潦倒的俄罗斯影像,并非它的全部,这是个帝国,虽然是个衰败的帝国,但也是帝国。

我想说的是那种感觉,很多人可能都会有的一种感觉,为什么国家越来越强大,世界第二了,但是我们的幸福指数,虽然也有很大提高,但相比较GDP却没有相应那么大的飞跃?

这可能是个过程,毕竟1995年我们才有双休日的感觉,我们现在喜闻乐道的小长假,不过是14年前,2007年的产物,并非是几十年的中华传统。


我们有些部门好像特别喜欢气势恢宏的大数据,双十一消费5000亿、再创新高,五一旅游人数XXX,消费XXX,借以彰显工作成效,而这些是否与老百姓对于生活的体验成正比?假期到底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意义是什么?反倒是不那么重要的考虑了。

我们需要有一个集中爆发可量化的计量预期,更多也有点唯GDP论的色彩,交通超负荷运转、景点人数井喷、垃圾成堆,管理治理成本上升,这些既影响民众观感和对旅游的预期,又会造成一连串叠加的社会问题。

假日办还在的时候,有几次要么是因为安排不合理,要么是因为发布时间太晚而被吐槽,然后被迫修改。而疫情时代的假日如何安排更不是一个旅游的事情,而是从经济社会安全人心等多方面考虑的复杂决定,事关老百姓最切实的利益和获得感。

而且如今的法定假期如此万众瞩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带薪年假的执行难以到位,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么?工作1-10年的5天;工作10至20年的10天;工作超过20年的15天。但是即使取最高的15天也只是位于世界中游水平,更不必说所谓的带薪年假在绝大多数单位有名无实。

你真的见过身边有人休满这些假期么?

其实,真的有人认认真真统计一下,完全执行好带薪年假,不需要凑法定小长假去让数据好看,从长远上对劳动效率、经济效益,真的比集中在几天内集体释放的效益要差很远吗?

就像我们会反思研究人口政策,之前的那些调研,是怎么做出来的,导致出现现在这样的巨大政策问题。

我们有些部门,本不应该站在部门利益,去跟老百姓斤斤计较的。

而且随着形势的变化,很多东西是可以随时调整的,比如普京这次总统令就是听取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局长关于新冠疫情防控的意见作出的,我们是每年年底会出台次年放假方案,但如果预测到了报复性出游,就可以作出调整。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我们都能理解必须拼搏奋斗必须996才能不被人桎梏颈脖,但橡皮筋不能绷得太紧,太紧就失去弹力,反而走不远。

人来这世间,就这一辈子,就短短几十年,如果每一天都过得像星期一,每个假期都过得像五一,那想想,其实还是蛮可怜的。

标签组:[五一假期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4882.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