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助理曝光李子柒真实一面:原来她根本不是什么仙女!

发表于话题:李子柒 报警
发布时间:2021-09-18
“在本该吃苦的年纪选择绕行,走了远路、虚度了时光,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1


盼了好久,李子柒终于更新视频了。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从播种到收割,再到晾晒、打场……


李子柒用4分地的(200多平米)麦田,真实还原了小麦丰收季。


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场景,如梦似幻,为了呈现最佳的效果,白天李子柒是故事的女主角,晚上就成了片子的总导演。



凌晨3点,她在导片子,而5点又要开始一天新的工作。


为了拍摄丰收,李子柒天还没亮就来到田间地头,一直干到太阳高悬。


小助理曝光李子柒的素颜,不忘调侃:“已经黑到没眼看,求靠谱的美白产品。”



眼尖的网友截的一张图,更是曝光了李子柒“金刚芭比”的真实面目。



尽管她专门搭配了一件甜美小衫,瞧这孔武有力的小臂,让人看着多少有点“跳戏”。


不仅如此,李子柒日常挂彩更是常事。


被刀晃了,手上冒血;


砍竹条,崩到脸上;


钉木头,钉到手指……



有一张李子柒的动图,让人看了又好笑又心疼——



不是什么武林轻功,只是视频倒放的效果,当时她从山崖上掉下来,幸好背了箩筐,没有摔到头。



我们知道李子柒是当下的顶流网红,全球粉丝3000万 ,是网友们口中妥妥的“东方美食生活家”,更是外国人眼中的一张中国名片。


视频里,她是质朴无华的仙女;


真实的李子柒,却只是把求生的技能变成了养活自己的工具。


巨大的成功背后,是巨大的努力。


每个人辉煌的背后,都有你想象不到的苦。


2


网课期间,很多孩子哭丧着脸抱怨:“在家怎么上课啊!”


要开学了,这些孩子又开始发怵:“这么快就开学了?”


但是,在有些孩子的眼中:


读书很苦,但是读书的苦是人生最轻的苦,熬过读书的苦,才能改写人生的路。


“凿壁偷光”的14岁女孩郭翠珠,因为家里没网,只好来村支部蹭网学习。



“屋顶男孩”小通,进入紧张的高三复习季,邻居爽快地告诉他wifi密码,但是因为自家信号弱,楼顶信号强,他坚持每天端着小板凳来楼顶上课。



生活没给这些孩子靠山,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活成了自己的靠山。


还记得去年清华毕业生张薇的演讲吗?



这个从贫困县走出来的清华学子,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人为什么要努力?


张薇来自甘肃镇原,一个黄土高原上的国家级贫困县。


第一次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实验环节,张薇从来没见过比赛所用的仪器。


当好不容易找到仪器的开关,实验时间已经到了。


来到清华园,张薇的微积分作业要比别人多花三四倍的时间,竞选班长不成功,报名实践支队长也失败,仰卧起坐100分只拿到20分……


教育资源不均衡,带给一个普通学生的,是肉眼可见的与同学之间的差距,但是她却从没放弃追赶的努力。


“我们不会被困难打倒,咬着牙含着泪,也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她曾在无人的角落放声大哭,但是始终相信:只要坚持,生活一定会带来惊喜。


后来,张薇参加了辩论赛,和小伙伴一起获得了辩论赛的冠军,仰卧起坐及格了,还当上了班长,顺利拿到了奖学金。


张薇在日记里写道:“无论如何,不许退缩,不许不努力,决不许放弃。”


因为没伞的孩子更要奋力奔跑,唯有努力才能改变命运的走向。


思想家范缜说:“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入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


人的出身没办法改变,但是命运总是眷顾不认命的人。


向上走的路都异常辛苦,而吃过的苦,每一步都算数。


3


有些苦很难扛,但在本该吃苦的年纪,选择掉头离开。


生活会在你最猝不及防的时候,教会你一次又一次低头。


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一起去旅行,走在路上,一个铁块映入眼帘。


学生觉得铁块太沉,假装没看见,继续前行。


苏格拉底却把铁块捡了起来,背在身上。


走了很长一段路,碰到一个铁匠铺,苏格拉底把铁块换成钱,买了18个水果。


再往前走,他们经过一片荒漠。学生口干舌燥,走在前边的苏格拉底假装水果掉落,走在后边的学生一一把水果捡起,以解燃眉之急。


到最后,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对学生说:“当初你只要捡起这块铁,也就不至于后来弯下18次腰。”


眼前的一块“铁”,是前行的敲门砖。


放着当下的苦不管,未来一定有更多苦等在前行的路上。


徐孟南,曾以560分的成绩考入高中。


2008年,徐孟南高考故意考了0分。


年少轻狂的他,自认为是做大事的料,一定会“名垂青史”,把全副心思都放在了自己臆想出的“教育改革”上,而没有好好读书。


进入社会后,因为学历不够,他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2018年,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徐孟南,重新站在高考考场前。


他说:“我希望能考上大学,体验大学生活,重拾当年的青春。”



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当年没有吃读书的苦,现在就会吃生活的苦。


如果徐孟南当初理解了读书才是最轻的苦,也就不至于兜兜转转10年。


人生的岔路口太多,可以左拐、右转,但一定不要忘了直行,因为直行才能更快地到达终点。


在本该吃苦的年纪选择绕行,走了远路、虚度了时光,才是人生最大的遗憾。


4


新华网曾公布一组数据——“图解95后迷之就业观”。



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95后最想做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


有人匪夷所思,现在的年轻人都怎么了?


放一组数据:


李佳琦年收入约1.26亿;

薇娅年收入约2.23亿;

李子柒年收入约1.68亿;

……


一个顶级网红,一年赚的钱,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来。


轻松赚钱,正是年轻人的内心所想,但是这里一定要说一个但是:


李佳琦最高纪录——6小时试189支口红,试到最后嘴唇开裂,还因挑战“30秒内给最多人涂口红”,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薇娅17岁开始开服装店,巅峰时期有7家店面,为了创业做淘宝,25岁关闭所有线下门店,卖了3套房,赔了600多万;


李子柒起初没有助理和摄影师,一个人单枪匹马,2~3秒的特写,她要拍2~3个小时的素材。


她电脑里有2万多条素材,来来回回按动开关4万次,每条素材按照25步计算,步行了260多公里。


所以,你还觉得网红只是动动嘴皮子、拍拍片子就能赚钱吗?


别拿自己的业余挑战别人的专业了,每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数不尽的辛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放在他们身上,才真正适用。


也请分享给更多年轻人,告诉他们,别再白日做梦。

标签组:[娱乐八卦] [网红] [李子柒] [张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8340.html

相关阅读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赏析

【原文】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者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②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七:孔子穷于陈蔡之间

孔子穷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左据槁木,右击槁枝,而歌猋氏之风,有其具而无其数,有其声而无宫角,木声与人声,犁然有当于人之心。颜回端拱还目而窥之。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五:孔子问子桑雽

孔子问子桑雽原文:孔子问子桑雽曰:“吾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吾犯此数患,亲交益疏,徒友益散,何与?”子桑雽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或曰:‘...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六:庄子衣大布而补之

庄子衣大布而补之原文: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惫邪?”庄子曰:“贫也,非惫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王独不见夫腾猿乎?其得枏梓豫章...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无义赏析

【原文】先王之于论也极之矣①。故义者,百事之始也,万利之本也,中智之所不及也。不及则不知,不知则趋利。趋利固不可必也②。公孙鞅、郑平、续经、公孙竭是已。以义动则无旷③事矣,人臣与人臣谋为奸,犹或与之④...

2025-04-29

庄子《山木》寓言四:孔子围于陈蔡之间

孔子围于陈蔡之间原文: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几死乎?”曰:“然”。“子恶死乎?”曰:“然。”任曰:“子尝言不死之道。东海有鸟焉,其名曰意怠。其为鸟也,翂翂翐翐,而似无能;引...

2025-04-29

《吕氏春秋·慎行论》慎行赏析

【原文】行不可不孰②。不孰,如赴深谿,虽悔无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有知不利之利者,则可与言理矣。【注释】①慎行:行为要谨慎。本篇阐述的是漆雕学派的学说。②孰:通“熟”,精审,慎重考虑...

2025-04-29

《六韬·文韬·盈虚》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天下熙熙,一盈一虚,一治一乱,所以然者,何也?其君贤不肖不等乎?其天时变化自然乎?”太公曰:“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文王曰:“古之贤君可...

2025-04-29

《六韬·文韬·明传》赏析

【原文】文王寝疾,召太公望,太子发在侧,曰:“呜呼!天将弃予,周之社稷将以属汝,今予欲师至道之言,以明传之子孙。”太公曰:“王何所问?”文王曰:“先圣之道,其所止,其所起,可得闻乎?”太公曰:“见善而...

2025-04-29

《六韬·文韬·国务》赏析

【原文】文王问太公曰:“原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太公曰:“爱民而已。”文王曰:“爱民奈何?”太公曰:“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文王曰:“敢请释其...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