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广电评张哲瀚事件:坚决抵制明星失德失范行为

发表于话题:广电总局通知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
发布时间:2021-09-02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8月15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出公告,对演员张哲瀚参观靖国神社的不当行为进行道德申斥,并根据有关规定,要求会员单位对其进行从业抵制。一时间,多家著名品牌、影视剧组纷纷声明与该艺人解约,新浪微博也关闭了其个人账号。此前,人民日报、人民网评、央视新闻等央媒也对其点名批评。我们为行业协会和全社会对明星失德失范行为的坚决抵制态度点赞。同时也看到,明星失德事件不应只是公共舆论空间的“吃瓜”“盛宴”,更应看作是为影视演艺行业又一次敲响的警钟,培养明星艺德,净化行业风气,应成为影视行业整治的重点。

演艺明星频发失德事件,对公序良俗、社会风尚造成道德性破坏。

近年来,明星吸毒、明星施暴、明星嫖娼、明星封路、明星酒驾、明星偷税、明星代孕等等林林总总的明星丑闻时有发生。连日来,网络上又陆续曝出个别演艺明星、个别涉文化传播大企业员工不当行为、不雅言行等种种失德失范行为事件,一时间网络空间乌烟瘴气,饭圈争斗、明星丑闻占据热搜榜首。明星劣迹行为及其带动的“饭圈”效应对于影视演艺业健康发展、社会文化生态体系建构,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良好思想品行和价值观养成,都造成恶劣影响。

从明星丑闻劣迹的屡禁不止,到传播平台的推波助澜;从只看重颜值的偶像明星选秀培养,到只追求顶流的粉丝经济运营,演艺圈存在的这样一种“特权式”畸形生态该彻底铲除了。

文艺工作者使命崇高,必须晓大义、知荣辱。

社会主义文艺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是“德艺双馨”。文化文艺工作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一样,都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崇高使命。文艺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讲品位,重艺德,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作为有着较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演艺明星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更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包括胸怀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大义,也包括对于社会公序良俗、文明道德的模范遵守,这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从业底线要求。明星作为社会公众人物,承担着引领社会风尚的责任,更应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在倡导良好道德风范上作出积极表率。人气越高,越要检点自律,越当红越要以身作则、遵纪守法、注重品德修为。顶流的影响力应具备顶流的艺术修养和道德修养,德不配位的明星如同空中泡沫,飞得再高,膨胀再大,终会破灭。

沉疴痼疾还须对症下药、有效根治。

明星行为失德失范事件频出,不仅带来道德层面的不良社会影响,也导致一些影视作品无法上映播出,很多投资方、制片方血本无归,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个行业的有序发展。治理明星行为失德失范这一顽疾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起码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

明星要自省自律。孟子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人要处身立世,要想有所成就,要走向成功,就需要以德立身,以德立业,洁身自好,好自为之。有德,是修养,是文明,是进步;无德,是无信,是卑鄙,是自灭。人无德不立,业有德则兴。文艺工作者社会影响大,尤其如此。一个劣迹事件毁掉一个演艺明星已经有太多的教训。这些事件一再教育大家:修德就是修业,立德就是立业。正如人民网评点名批评某位艺人的:“犯下原则性错误,不是仅仅道歉就可以过关的,必须承担应有代价。这样的艺人再不凉,广大网友会答应吗?”

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赚钱为本、流量为要”“只要颜值高就是演技高,只要流量高就是品质高尚”,这样的价值追求终归难免伤及企业自身,事业很难取得长久的价值和长远的发展。签约和培养明星的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观和价值观,越是扩张发展,企业文化越需要回到“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以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赢得员工信任,赢得社会认可,赢得用户信赖。

行业要建立约束机制和门槛机制。明星频频“犯事”,说到底还是行业内对明星艺德约束不够严格。据了解,电影行业正在筹备全国电影界道德委员会,将对电影从业人员道德规范提出更高要求,并提出,要将明星艺德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中来,给明星艺德约束加一道法规之锁,明确明星的责任和义务,将明星的个人行为与职业利益挂钩。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也应在建立明星艺德的道德和法规约束方面行动起来,联合相关部门,共建科学严密的明星艺德约束机制。

进一步严格执行影视演艺从业人员行为准则,绝不为违法失德艺人提供出镜发声的机会,向全社会表明对一切失德失范行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所有相关主体机构应当严肃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睁大监管的眼睛,对劣迹艺人一封到底,对涉嫌违法犯罪者依法严惩。

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抬高成为“明星”的准入门槛。填补政治素养、品德修为和文化知识水平的缺口,堵上失德艺人职业生涯的入口,无德无知者莫入。

铲除明星八卦传播的温床。最近几年热搜榜前十位,关于明星的八卦内容占据多数。这为粉丝对偶像愚忠式的追捧后援、“饭圈”势力不辨是非曲直的争斗吵闹,以至明星养成的畸形生态提供了土壤。充斥的网络戾气侵蚀着中国网民的民智。是什么力量让这类内容堂而皇之地占据了宝贵的公共资源?又进而让劣币驱逐了良币?在一个多见青少年群体崇拜明星、少见其崇拜英雄与科学的人文环境下,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必须下决心整顿互联网搜索传播市场,净化网络空间,优化媒介传播生态,为影视艺人健康成长,为青少年拥有良好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文化强国,营造主旋律高昂、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网上精神家园。


标签组:[娱乐八卦] [张哲瀚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9321.html

相关阅读

苗族早期医学为何与巫术相结合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

2025-04-09

二里头文化有什么特点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

2025-04-09

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累”的“妻妾”义不是来源于“累赘”“包袱”义,也不是来源于“疲劳”义,而是来源于“累”的“财产”义。在汉语中,用来称呼妻妾的词语很多。“拙荆”“贱内”“内人”皆是,这些词语比较常见,构词理据也比较清...

2025-04-09

紫姑为什么是厕神

紫姑,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她心地善良,为人家妾,被大妇所嫉妒,令其干肮脏下贱的活儿。她正月十五日死亡,天帝因怜悯她而命其为厕神。世人同情、怀念紫姑,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即...

2025-04-09

古代男女结婚为什么要喝交杯酒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

2025-04-09

古代结婚的青庐指的是什么

“洞房”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它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由于唐代的文人骚客多用“洞房”一词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时间久了,人们便把“洞房”一词专门指代新婚用的卧房了。在古代,结婚用的...

2025-04-09

麻将里藏着大文化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麻将是八仙桌上的“长城”,是毛主席眼中“继中医、《红楼梦》之...

2025-04-09

儒林外史周进人物形象介绍

周进是《儒林外史》的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儒林外史周...

2025-04-09

唐朝孝文化:父母为子孙攒私房钱判刑三年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孝文化萌芽于尧舜的宗法、农经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史记·五帝本记》载,“舜二十岁以孝闻名”,中国二十四孝“感...

2025-04-09

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经常听到“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去请购吉祥物的时候,有的人是自己这样选择,有时候则是工作人员这样推荐;几个人一起谈论关于佩戴吉祥物的时候,也总有人持这种观点;有的人则不仅自己执着这点,还把这个观点当...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