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涨价潮来袭,你手里的奶茶还香吗

发表于话题:奶茶涨价潮
发布时间:2021-05-10

原标题:涨价潮来袭,你手里的奶茶还香吗

图片来源:Pexels-Min An

文|咖门

编辑|居居

茶百道价格陆续上调,CoCo都可调整菜单、部分产品涨价,益禾堂、1点点全线产品上调1元……

新茶饮,特别是10~20元赛道,正在经历一轮“涨价潮”,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一边肉眼可见的成本上涨,一边是消费者的价格敏感。

被“绑架”的新茶饮,该怎么办?

新茶饮在经历“涨价潮”?

如果说2月的茶饮圈,是一场原料涨价接力赛,那么如今,涨价的接力棒是传到品牌的手里了。

近日,茶百道创始人王霄锟在朋友圈发了一封致茶粉的“信”,提到:受大环境的影响,水果设备、包装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浮,将会进行饮品价格的微调。

据了解,此次提价将在全国陆续展开。这几天,我去家附近的茶百道门店也发现,杨枝甘露、西瓜啵啵、1L水果茶等招牌产品价格均上调2元,老盐柠檬茶、豆花系列也在此次调整中下架。

这并非个例。春节至今,已经有多个品牌进行了调价。

上周,不少CoCo都可粉丝在社交平台提到其更改了菜单 ,杨枝甘露、红果小姐姐等产品都上调了1元,并且还对小料下手了。

还有益禾堂,不久前我在门店点单时发现了贴在门店的涨价通知:包材全面升级, 产品全面上调1元。

更早的,2月1日,1点点将全线产品上调1元,据其门店负责人表示:“提价的原因是原料价格上涨。”

不可否认,茶饮品牌正在一波涨价潮,并且这一轮价格调整集中在10~20元价格带。

而这一价格带,承载了奶茶消费中最多的消费者,他们既追求品质,同时又要物超所值,对价格相对敏感。

与涨价一同出现的是消费者的吐槽,像王霄锟在朋友圈提到的,“涨价的背后是一片骂声”——

“奶茶涨价了,我的快乐不在了”、“爷青结”等评论频繁出现,也有人表示“现在奶茶价格真的都开始往离谱方向发展了”。

其实对于涨价这件事,品牌也有不少“委屈和心酸”。

涨价背后,是不断飙升的成本

茶饮这一波涨价,其实从年初就早有雏形。(传送门:奶茶要涨价了?近10种原料价格上涨,最高翻5倍)

简单来说,这一波涨价潮,从年初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到上游供应链涨价,再到现在,涨价的风波来到了品牌端。

年初,咖门就了解到,铜、不锈钢、铝、PC、塑料粒子等材料都在涨价——这些都是茶饮设备、杯子、外卖包装的重要原料。

这些涨价也许对茶饮品牌的影响还相对滞后,但每天用的食材原料的涨价让很多品牌扛不住了。

香水柠檬经历减产价格翻了4~5倍后,到目前并没有迎来价格回调。截至发稿前,市场上的香水柠檬在20元左右/斤。

受国际贸易的影响,西柚、凤梨这些主要依赖进口的水果价格居高不下。

对于水果茶出杯量高的品牌,柠檬、金桔、凤梨、西柚等常用水果的大幅涨价,让一些利润本就不高的水果茶,到了毛利的警戒线。

虽然品牌可以采取产品架构调整、主推款更换的方式,让原料上涨的品类减少单量,但这种调整的弹性是有极限的,幅度太大会伤害到消费者。

今年元旦开始的“吸管禁塑令”,也给很多门店“沉痛一击”。

成本相对较低的纸吸管,招来各种差评:一泡就软、扎不开、有异味……多次被骂上热搜。

面对客诉,很多品牌“咬牙”换上了PLA吸管,但是PLA吸管的成本可比纸吸管高多了。

有饮品店老板算了一笔账:他现在使用的PLA吸管,平均一根比之前的塑料吸管要贵一毛多,加上损耗,相当于每个月至少要多出3000多元的“硬成本”——对一家小店来说,这不是个小数字。

种种成本上涨之后,涨价也就变成了很多品牌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广芳园创始人杨希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游供应链的价格上涨对他们也是压力山大,对于加盟品牌来说,产品涨价、原物料涨价,消费者、加盟商两边的情绪都要照顾。

创新内卷,新茶饮正在变得“无利可让”

今年新茶饮的竞争格局又升维了,一个重要感受就是:茶饮竞争让新茶饮正在面临内卷,连锁品牌也到了不升级就被淘汰的阶段。

在下沉市场,经常可以看到古茗、蜜雪冰城开出的新店型,有空间、有座位区、有颜值,门头醒目、店内明亮,从员工工装到海报LED屏都要高级、崭新。

在产品端,竞争更加明显,“加量不加价”开始在新茶饮频繁出现,加料、加创意,上新产品变得越来越难。

水果茶的竞争也让家家高举“品质升级”的大旗,加大鲜果的使用量。与此同时,营销成本、人工成本等等都居高不下。

对手越跑越快的同时,眼花缭乱的消费者反而更理性,开始追求“物超所值”的体验。

打开社交媒体,你会发现“凹造型”的奶茶越来越多了。对于现在的茶饮产品来说,好喝只是及格线,想要达到优秀需要自带传播亮点,比如消费者愿意拿在手里拍照、拍了照就发朋友圈,而且多平台多渠道的推广,都要跟得上。

好喝需要成本、好看需要成本,好的产品故事更需要成本。一杯产品正在变得“无利可让”。

因此,即使原料不涨价,茶饮的成本也在不断地升高。

压力山大,但“不敢谈涨价”?

所有都在涨,但在采访中,很多茶饮老板告诉我,他们一面承受着成本挤压的压力,一面又不敢谈涨价。

这就不得不提大众对新茶饮的一个普遍认知:暴利。

比如这次关于涨价的讨论中,有网友提到了一个行业人听上去有些“刺耳”的说法:“奶茶不配涨价”。

但是,一杯茶饮的利润到底有多少?

咖门进行过一个测算:普遍原料成本40%,房租成本20%,人力成本15%,商场抽佣约15%,还有外卖的扣点。这样算下来,新茶饮的纯利只有10%。

加之上文提到的原料涨价、产品升级等情况,纯利会更低。

对于单价低、非刚需、门店管控要求高的新茶饮,很多时候,“赚钱”也不过是积少成多的辛苦钱。

这一轮成本上涨,对很多兢兢业业开店的老板,都是一次考验:

不涨吧,利润空间被挤压,生存难度势必增加。

涨吧,担心顾客差评,甚至不再上门。年轻消费者忠诚度没有那么高,贸然涨价,可能会把顾客“送”给竞争对手。

特别对区域小品牌来说,原物料的上涨,直接让品牌开启了困难模式。

在很多县城,水果茶一般也就卖到10块钱左右,毛利本身就不高,抗风险能力也弱。

一个下沉市场品牌的老板甚至告诉我,为了在竞争中更有优势,最近他们不但没涨价,还下调了价格,将几款原来12元的产品下调到了9~10元,进一步压缩毛利。“10元在县城是个门槛,消费者习惯了消费蜜雪冰城,基本不会消费10元以上的。”

结语

2010年,CoCo的原味奶茶只要4元一杯,如今,30元/杯的奶茶不在少数。

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价格在波动中上升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涨价与否都是品牌的选择,那些选择不涨价的品牌,需要优化供应链结构,对经营持续深耕;那些涨价的品牌,也要重新思考品牌定位,减少涨价带给消费者的负面情绪。

你的品牌,是否要跟这波涨价潮?

统筹|妮可视觉|江飞

标签组:[奶茶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5954.html

相关阅读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龙的传人

在中华文化中,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几千年来,龙已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民族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

2025-04-14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

炎黄,尤其是黄帝,实质上是中国从部落时代走向国家形态的标志与象征。根据传说记载来看,是黄帝统一了中原大地的各部落,通过炎黄两大部落的联合,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甚至可以说,黄帝是中国这个国家的缔造...

2025-04-14

清朝妃子为何戴&"一耳三钳&"

随着《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播出,很多人开始研究起清朝时期后妃们的装束,其中有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就是“一耳三钳”,也就是一只耳朵戴三个耳环。为什么要戴三个耳环?这种习惯的原因又是什么?满族习俗乾隆皇上...

2025-04-14

拿破仑法典的立法原则是什么

《拿破仑法典》内容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确认了人民财产所有权的原则。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例如第537条规定,“私人得自由...

2025-04-14

《拿破仑文选》的作品思想

拿破仑的军事思想在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到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诸多精英人物的高度评价。《拿破仑文选》虽然反映的只是拿破仑的一部分军事思想,而且许多具体论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显得过时,但他的军...

2025-04-14

拿破仑三角形是什么

拿破仑定理则是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已知最早提出的一个几何定理:“以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向外构造三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中心恰为另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该等边三角形称为...

2025-04-14

《色·戒》:张爱玲历经二十五年才完成

《色戒》是1997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小说,作者张爱玲1950年创作,30年后才发表在她的这个子集《惘然记》中。作品主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识青年,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一位...

2025-04-14

《红楼梦魇》:另类的张氏 “红学”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1966年张爱玲定居美国,至1995年离世,期间以十年时间研究《红楼梦》,此书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结晶。、书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红楼梦〉未完》,《〈红楼...

2025-04-14

古代妻妾制度反映了什么

娶妻纳妾,妻,为何叫娶?妾,为何叫纳?这一娶一纳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作为封建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官员府第的贾府就有着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在贾府,妻子可以当家作主,...

2025-04-14

《天才梦》:张爱玲首次获奖文章

《天才梦》一文为张爱玲18岁时的创作散文,也被她视作自己文学生涯中的“处女作”。该散文为当年的上海《西风》杂志获奖征文,当时的张爱玲尚为香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原刊《天才梦》,1941年上海西风出版社出...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