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梦想的“种子”在远方,今天,深情缅怀袁隆平诞辰91周年!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诞辰91周年
发布时间:2021-09-07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您是我们心中的老顽童,我们习惯称呼您为“宝藏爷爷”。

▲2019年,您虚岁满90岁时,您笑称,“现在变‘90后’了,要健康快乐超百岁。”

2019年,您虚岁满90岁时,曾许下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要早日实现的心愿。

也因为这个心愿,网友送了您一个称呼,叫“90后梗王”。

此刻,我们多想再看看您慈祥的笑容,再亲口跟您说一声:“袁老,生日快乐!”

稻花香里,您的音容犹在

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粒粒皆辛苦,后辈不敢忘。

今天(9月7日)是您91周岁的阳历生日。

我们无法忘记,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待人们用完中餐,您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带着梦想的“种子”去了远方。

还记得那天,长沙下着淅沥小雨,那是山河失色、天地同悲的哀伤表情。

还记得,消息传开后,大批市民便自发涌向湘雅医院,有拄着拐杖的老者,有抱着孩子的母亲,有快递小哥,还有专程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年轻人……

还记得,当载有袁老遗体的灵车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缓缓驶出、开向其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时,“袁爷爷,一路走好!”骤然在风雨中自发击鼓传花的呼喊与祈祷,一浪高过一浪,一目泪过一目。

还记得,当车队经过长沙市芙蓉路等街道时,两侧楼群窗台上人头攒动,道边万民追送,满城痛哭四起,处处车笛哀鸣……

还记得,无数市民自发冒雨前往殡仪馆吊唁。明阳山殡仪馆前,祭奠者的长队从早到晚,只增不减。

▲明阳山殡仪馆吊唁厅外,数万民众排起长队前来送袁隆平院士最后一程。

▲殡仪馆外,来自社会各界民众,前来悼念袁隆平院士。

▲吊唁的鲜花堆成了一座小山。

还记得,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还记得,“倾尽一城花,只为送一人”那无言的场景,事后吊唁用的鲜花,整整装满了32卡车。

▲5月23日明阳厅台阶下方的草地上放满了群众前来悼念袁老的鲜花。

您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您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今天,您虽然缺席了,但是我们还是给您准备了生日礼物。

“禾下乘凉梦”已经实现

“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您的梦想,也是您的生日愿望。

在您生日的前几天,您曾经许下的“禾下乘凉梦”,已经做到了。

据9月1日光明网报道,15亩“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

▲“禾下乘凉梦”已经实现,2米“巨型稻”试种成功。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分中心副主任陈杨朴介绍,巨型稻株型高大,高度一般是常规稻的两倍,有的巨型稻高度已经超过2.2米,是水稻中的“巨人”,具有集散适中、叶挺色深、光合效率高等特性,平均有效分蘖达40个,单穗最高实粒数达500粒左右,不仅抗病、抗倒伏能力强,而且耐淹涝、耐盐碱,配合水产、哺乳类动物养殖,能给植株带来充分营养。巨型稻还能有效为水产、哺乳类动物遮阴避凉,为它们提供栖息场所,实现“禾下乘凉梦”。

从1961年您发现那一株天然杂交稻开始,现在已经过去了六十年。在这六十年中,您将一生献给了百姓的“饭碗”。您使中国和世界各地无数人摆脱了饥饿,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生产、粮食安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还记得2020年11月2日,在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时,当您通过视频连线听到第三代杂交双季稻平均亩产量达到了1530.76公斤时,您开心地说:“我虽然是‘90后’,但我脑瓜子还冒糊!我还要继续干到‘百零后’。”

相信,您的另外一个生日愿望,也不远了。届时,普天下之,都将看到您的杂交水稻。

新的种子已发芽

秋风送爽,湖南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9月22日至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南主场活动将在长沙举办,届时将围绕“庆丰收、感党恩”主题,开设2个主场重点活动、2个分会场活动、8个省级层面庆祝活动、9大特色活动。

▲9月1日上午,“庆丰收 感党恩”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长沙)主场活动暨湖南庆祝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呢?因为其中有关于您的内容,还有您最关心的内容。

关于您的内容是:

活动中将有彩色稻田、袁隆平纪念稻田、“禾下乘凉梦”巨型稻迷宫、特殊科研稻田、稻作文化《一粒米的前世今生》漫画展示等地标打卡景观。

您虽然走了,但我们感念您,为中华民族作出的重大贡献;感恩您,让中国人不再受饥饿之苦;更感动于您,那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

您最关心的内容:

“国之大者——稻作文化和粮食安全论坛”将于9月22日下午举行,届时将邀请全国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产业的多名院士,以及包括湖南在内的13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同志及专家参加,就我国粮食安全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粮食全产业链构建与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体系构建与保障、可持续的粮食生产体系与技术体系等10个方面进行共同探讨。

您的一生,是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不懈奋斗的一生;您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一颗种子如何改变了一个世界”。如今,您带着梦想的“种子”去了远方,但您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我们将会用心培育好这棵“种子”,使其生根、发芽,最终茁壮成长。


标签组:[农业] [袁隆平] [三农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60186.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