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硅谷互联网人,居然吃不起外卖喝不起奶茶?_疫情

发表于话题:奶茶涨价潮
发布时间:2021-05-10

原标题:硅谷互联网人,居然吃不起外卖喝不起奶茶?

什么都变贵了,还真不是幻觉

来源 | 硅星人(ID:guixingren123)

作者 | Lianzi

编辑 | Vicky Xiao

点了一堆菜放进外卖App里,临结账,看了眼价钱,又暗搓搓地删掉了一道菜。

在硅谷生活工作的张珊珊最近总是有这种行为。她告诉硅星人,自己和很多朋友都有这种感觉:一年过去,什么都变贵了。虽然工资并没有减少,其他七七八八的收入还增加了一些,但就是觉得自己莫名地在变“穷”——原来随心所欲的消费,现在反而还得算着点了。

她一直觉得这是个自己的幻觉,直到看到了一则被大家传来传去的朋友圈:湾区10米家底,仍然外卖不自由。米在这儿不是长度单位,而是硅谷华人戏称的Million百万的缩写叫法。这则朋友圈的起因是一位新近上市公司的早期员工,一边晒出了自己的10米家底,一边抱怨外卖太贵点不起。

突然间,张珊珊就和有10米资产的富豪有了同款“烦恼”:疫情这一年,财富上升的速度好像永远赶不上菜价、房价,甚至是奶茶外卖价格往上跑的速度。

消失的外卖自由

10米家底外卖不自由的那条朋友圈虽然有调侃的成分在,但在硅谷,年收入几十万美金,甚至上百万美金的家庭也绝不在少数,更不要说在过去一年的上市热潮中,不少人身价暴涨,或者在股市里赚的盆满钵满。一小部分人甚至还实现了财富自由。

但过去一年,各种原因下飞升的物价,也很难让人不觉得自己“躺穷”——躺着躺着就变穷了,再没有过去拿起App下单奶茶的随心所欲,或者下馆子进超市不看价格的洒脱。

张珊珊给硅星人算了一笔“渐渐失去奶茶外卖自由”的账。印象里的加州的奶茶从多年前的2、3刀,到疫情前的4、5刀,再到现在随便硅谷随便一个华人外卖网站上的税后7刀,再加上运费、平台服务费、小费等等“疫情后时代的苛捐杂税”和点三杯才能满足15刀起送的条件,想在家不去排队传染凑热闹,喝上口奶茶就要27、28美金。

而且这种绝不仅仅是发生在奶茶身上的事儿。

当硅星人随便聊起一家在硅谷有名的海鲜店里的龙虾卷,都会有朋友评论这个套餐三年前19.9,现在25美金。

还有朋友告诉硅星人,“从某华人外卖平台买了一份某抹茶甜点店的蛋糕。疫情前还只要几美金,现在连带运费送算来,接近20美金。”

如果回头仔细看外卖奶茶或者蛋糕的订单,会发现里面有运费之外还有平台费。如果再仔细一点,还能发现菜价比店内价格要高上30%。

实际上,除了中餐馆,美国主流外卖平台Doordash、Ubereats也都有类似的“隐性涨价”做法,在Reddit等论坛上被大量网友吐槽。

“我在Doordash上看到Subway,却发现它们的价格比餐厅里贵很多。”

“疫情以后,选择点外卖,一些餐厅单菜价比过去去餐厅贵上30%。要是点个一人份,算上一切费用,大概是翻倍。”张珊珊表示虽然如此,她还是希望能够给送餐员一些小费,至少只有这部分费用写明是给送货员的。

张珊珊周围不少同事和朋友看到总价近乎翻倍的账单,都会索性关掉外卖App,选择开车自取。一些商家甚至好心叮嘱客人在多个平台比价后再找个加价少的下单。

但是谁剥夺了硅谷人民的外卖自由呢?这些在硅谷年收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金的家庭却又说不清楚。

就连网购的菜都会比超市贵很多。王博每周选择在网上下单购买自己做饭的原材料,但他发现无论华人网站还是主流网站,哪怕是Costco,都能发现比店内价格贵。

也并不是坚持去线下店,就体会不到这种“通胀”。哪怕去店里买,也会发现一趟超市走出来,总花销比疫情前多了不少。从鸡蛋到牛奶,统统都在涨价。

王博有朋友去超市,因为分不清楚各种有机、散养的区别,就总是买最贵的鸡蛋,但是眼看着最贵的鸡蛋从5美金涨到了7美金,他也开始默默地降了等级,“AAA就行,太贵的还是算了。”

涨价,不是幻觉

美国食品行业机构FMI和Cal Poly大学在去年10月发布了一篇研究论文来支持很多像王博一样的普通人的猜想。

在新冠疫情期间,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速度不断加快,这让美国大多数人的日常花销增加。根据FMI的研究,食品开销涨幅超过了其他领域支出的涨幅。

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整体食物CPI (Consumer Price Index)在2020年9月相较一年前上涨了3.9%,其中在家做饭成本上涨了4.1%, 外食成本上涨3.8%。

研究分析指出导致日常食物价格飙升的原因主要是上升的食物加工成本和超市运营成本。

由于疫情原因,工厂必须加大各种安全投入,甚至减少同一空间工作的工人,导致食物生产和加工成本大幅上涨,最终也会体现在菜价上。

此外,超市的成本也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幅上涨——例如他们需要雇佣更多的员工去消毒产品以及帮顾客提供洗手液,以及帮这些工作人员支付更加高昂的加班工资。当这些成本转嫁到客户身上,就能体会到价格大幅上涨。

实际上,还有更多的普通人都感受到了这种“通胀”。

美国消费研究机构Lending Tree针对1052位美国居民做了一份调查。调查显示平均每人在生活用品上的消费从每周163美金上升到190美金,上涨近17%。

同时,大多数受访者都提到孩子们不去上学后,家庭生活开销大幅度上涨。

所有受访者中,有63%的人表示疫情后开始每周至少使用一次超市代买服务,而这也使得他们购买生活用品的成本上涨。

一位在波士顿的居民曾在Reddit上晒出账单,显示Instacart的价格哪怕刨除明码收费的运费和小费、平台费,单是产品价格也要比店内贵上30-40%。

涨价,是全面铺开的

实际上,吃再多恐怕也很难把一个人变穷。很多大头开销——例如房产的价格更能取决于人们的生活质量高低。

2020年,美国经济出现各种疲软态势,但房价却波动了一阵后,仍然坚挺。

由于疫情原因,很多人搬离硅谷等美国大城市,导致租金一路下跌,但房市里的房价却意外处于高位。

以地处南边的Santa Clara County来看,根据Compass 给出的数据,2019年,疫情到来前,房价中位数才近126万美金,而2020年房屋价格中位数涨到了138万美金,同时,房屋在市场上的天数从2019年的32天缩短到平均25天。

这个数据甚至和2018年美国房价大涨时期持平。2018年,房价中位数为133万美金。从房屋出售数据上来看,并看不到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对于这里工作的普通家庭来说,房价却让人们的生活感觉更加紧缩——同样的钱,不能买同样的房子。

一些人尝试用疫情期间木材价格上涨来合理化房价的上涨。由于疫情的原因,民用住宅使用的圆木料价格飙升,导致建造成本价在2020年上涨了6.2%,平均到每一套独栋房产上,成本上涨17000美金。

但同时,多份研究指出,成本上涨不足以解释房价的攀升,更不能解释通胀。在他们看来,市场上过多容易的钱才是通胀的元凶。

容易的钱才是元凶

为什么疫情可以在家远程办公后,人们都从大城市回流到小城市,但大城市房价却依然上涨呢?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Ruchir Sharma,同时也是摩根大通银行的全球投资战略分析师在《纽约时报》刊发专栏文章,尖锐地抛出上面这个问题,并直指美国正在经历通货膨胀。

他表示,这种高价房市是基于容易的钱来的,而不是人们的需求。简单来说,人们买房不是为了住,而是为了投资——就像是投资在股市、基金里一样的投资行为。所以就像股市一样,房市价格也相应提高。

其实不只是房市,这其实是一个全球金融市场的问题。在他看来,什么都在涨,股市、基金甚至是物价。这些上涨和疫情关系不大,反而和美国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不断增发的美金相关。

简单来说,就是市场上“容易的钱”太多了。

首先,是美联储不断下调利率刺激市场,同时大量发行美金,使其流入金融市场。美联储在今天1月再次强调保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保持过去一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到0.25%,超额准备金率维持在0.1%。

而这早已不是央行第一次放水。从去年三月开始,美国央行已经连续多次调低利率,使得借贷变成了“免费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由于疫情等原因美国GDP萎缩3.5%,为2009年第一次出现下降。一些经济学报道评论这种现象为金融市场正在和经济逐渐脱节——经济萎缩、失业率史高,但金融市场却呈现一片繁荣。

除了不断印钱外,2020年的疫情虽然使得不少美国人失业,但美国政府为人民提供的高额失业金和纾困金却使得更多资金流入市场,进了普通人的口袋,从而转进了股市等流动市场。2020年,美国政府通过the Cares Act一共支出7830亿美金在纾困金上。

当人们手里的钱越来越宽松,他们纷纷把钱投入到市场中,导致全球股市在2020年11月出现了上个世界80年代后的单月最大涨幅。

Ruchir管这种现象称为Boom in the Gloom (悲观繁荣)。当央行把钱大量注入资本市场,将30年贷款利率下调到3以下,刺激人们进入房市,进行借贷,给人以经济繁荣假象。他同时表示,疫情后的股票、债券和房屋估值都已经上升到只有2000年和2008年左右出现过的水平。

这将带来一种风险——泡沫破裂。当这种假性繁荣破裂,会对中产阶级产生坏账,甚至导致经济衰退。

他同时反对了央行的”没有通胀”的论调。他和大量的经济学家指出,央行所谓的没有通胀是基于有偏颇的计算得出的结论。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央行官方指数使用了包含租金和房价的“租金当量”,并不能充分反应资产价格。在这些经济学家看来,虽然房价飙升,但租金在过去几年上涨速度微乎其微,用这个数据来算作住房支出从而证明没有通胀是非常不合理的。

截至目前,经济学家仍然在针对是否通货膨胀争吵不休。你怎么看呢?过去一年对于你来说,是躺赢还是躺穷呢?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

内容已获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硅星人(ID:guixingren123)。

END

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 | ciweimeijiejun

标签组:[疫情] [房价下跌] [张珊珊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6057.html

相关阅读

《庄子·杂篇·徐无鬼》原文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

2025-04-28

《庄子·杂篇·让王》简介

“让王”,意思是禅让王位。本篇文章的主旨在于阐述重生,提倡不因外物妨碍生命的思想。利禄不可取,王位可以让,全在于看重生命,保全生命。“轻物重生”的观点历来多有指斥,认为与庄子思想不合,但其间亦有相通之...

2025-04-28

世宗贤妃墓简介

世宗贤妃墓,又称“世宗贤妃坟”、"世宗六妃、二太子墓"或“四妃、二太子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嫔墓之一。内葬有郑贤妃等至少四位妃子、二位太子。墓园简介位于神宗四妃墓及悼陵之间,俗称"小宫"。坟园坐北朝...

2025-04-28

《庄子·杂篇·徐无鬼》简介

“徐无鬼”是开篇的人名,以人名作为篇名。全篇大体可分为十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莫以真人之言謦吾君之侧乎”,写徐无鬼拜见魏武侯,用相马之术引发魏武侯的喜悦,借此讥讽诗、书、礼、乐的无用。第二部分至“君将...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简介

《庄子·杂篇·庚桑楚》:“庚桑楚”是首句里的一个人名,这里以人名为篇名。全篇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有讨论顺应自然倡导无为的,有讨论认知的困难和是非难以认定的,但多数段落还是在讨论养生。全文大体可以分为五...

2025-04-28

庄子《知北游》译文赏析

知向北游历来到玄水岸边,登上名叫隐弅的山丘,正巧在那里遇上了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些问题:怎样思索、怎样考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居处、怎样行事才符合于道?依从什么、采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道?...

2025-04-28

《庄子·杂篇·庚桑楚》原文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简介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的毕生精华之作,《知北游》是《庄子·外篇》中的最后一篇,也是具有重要地位的一篇,对于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也较为重要。本篇是“外篇”的最后一篇,以篇首的三个字作为篇...

2025-04-28

《庄子·外篇·知北游》原文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

2025-04-28

《庄子·外篇·田子方》简介

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内容比较杂,具有随笔、杂记的特点,不过从一些重要章节看,主要还是表现虚怀无为、随应自然、不受外物束缚的思想。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