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郑州街头拉杆箱内藏女尸案件中,5个香囊有何寓意?

发表于话题:男子箱子内藏女尸打车被识破
发布时间:2021-09-08

先入为主是解谜最大的障碍,因为推理是把自己想象成凶手,而不是把凶手想象成自己。

我的分析分为四个部分:四类物证、抛尸地点、死亡时间和案情推测。

一、戒指、项链、裙子、箱子

关于戒指和项链

第一、确定侦破方向是首要工作,因为一旦判定失误,就会导致侦破工作南辕北辙,徒劳无功。而这两样饰物对侦破工作或具参考价值。如果两样饰物是金银钻石制品,那意味着凶手大概率不是图财,而是(情感)纠纷。那么在确定尸源后,警方排查范围就陡然缩小了很多。

第二、哪怕两件饰物并不值钱,但相比其他物证,它们更具标识性。确认尸源通常是比对市内失踪人口登记以及向社会征集线索(实际上郑州警方也是这么做的)。

如果被害人体貌特征和某失踪人相符,或者其家属、朋友、同事根据警方通报前来认领,那么无疑可以更迅速地确认其身份,并展开进一步侦查。而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尸体已经高度腐败,相貌难辨,那么这两样饰物或可起到关键的作用。

关于裙子

箱子里有一件丝质酒红色吊带裙。这才是本案最具价值之处。如果把破案视为解谜题,这就是题眼。

看警方通告,这该是一条睡裙,至少肯定不是被害人全部衣物。那么,凶手为什么拿走被害人其他衣物的同时,单留下一条睡裙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此即被害人死亡前的衣着状态。

同时,这里面还有两个重要的“隐藏信息”。其一是丝质衣物通常穿起来比较凉爽。穿着这样的睡衣,说明室内温度较高。其二是被害人死亡前穿着睡裙,却没穿内裤。或者凶手抛尸前留下了睡裙,却剥走了内裤。无论哪种原因,这种“只见内衣,不见内裤”的状况,比较符合性犯罪特征。

关于香囊

有知友推测,放香囊是为掩盖气味。若真如此,那只能说,凶手实在是天真。因为尸臭是极其强烈的刺激气味,根本不是区区5个香囊能掩盖得住的。

所以,凶手此举,要么有特殊心理/癖好,譬如对死者心怀愧疚,要么就是他不了解尸臭,且当时尸体尚未明显腐败发臭。这一条隐藏线索至关重要。

还有一条隐藏线索比较重要,香囊不似男性物品。那有无可能是凶手作案后购买以图遮蔽气味呢?几无可能。因为香囊气味较柔和,要掩盖气味不如直接买卫生球或厕所里常用的那种挥发性除臭盒。

这意味着,香囊更可能为被害人所有,而它的用途就是放在箱柜里驱虫增香。再结合被害人临死前的衣着,她在自家遇害的可能性极大。那这5个香囊有无可能是被害人放入旅行箱中,携带至酒店呢?对于1只旅行箱来说,为了驱虫增香,放5个香囊是否显得太多了?

关于箱子

箱里除了尸体,及其穿戴的裙子、饰品,只有5个香囊。这也就意味着,要么箱子是凶手新买的,要么是凶手/被害人原有的,为了装尸体而把里面的物品腾空了。

从图片目测,箱子似乎不像是新买的,但也不排除3个月里,处在垃圾堆,外有风吹雨淋,内有尸体腐蚀。所以显旧。

看箱子款式,似乎更可能是男性所有。但实际归属,目前还难下定论。也许二人是情侣,男方携箱子来投,也许二人并不相识,箱子为女方所有。

关于箱子,实际可供分析的信息是:因为是用来装塞尸体,那么除了要求被害人身材娇小外,还要求凶手处理时间适当。因为尸僵形成约1-3h,扩散至全身大约需要4-6h,24h后逐渐缓解,持续3-7d完全缓解。所以凶手要么是杀人后立即装塞,要么是等尸僵化解后装塞。

究竟是哪一种,可参考的是,温度。高温会加速尸僵的形成,也会加速缓解。因为被害人临死前着装清凉,所以他处理尸体的环境温度不会低。尸僵会形成的比较快。同时较高的温度也会加剧腐败,但据受访者表示,3月时见到箱子,并闻到些许腐败味道,但并不明显。

同时考虑凶手没有摘下可能有利于识别被害人身份的戒指、项链,也没有剥尽其衣衫,且目前曝光的信息里,也未见凶手有损毁尸体的行为。那么被害人死亡后被迅速塞进箱子的可能性更大。这一点比较重要。当然,如果被害人尸体有损毁,比如多处有骨折,或遭切割,那上面的推论就是空谈。

二、关于弃尸地点

凶手装箱的目的显然只有一个:弃尸。前文分析过他在被害人死亡后迅速用箱子将尸体弃置。这意味着他早就知道这个弃尸地。即,他的生活轨迹和这个地方有(过)重合。

这个地方有两个特点,一是毗邻建筑工地,二是临近公交车站。过往行人很容易看到这个垃圾堆。

实景拍摄

作为抛尸地点,它偏僻,但并不隐蔽,醒目但并不惹人注目。显然,如果是想永久地隐藏尸体,这里绝非理想选择。但如果凶手只是想延缓案发时间,以便逃亡,这里基本可满足条件。

三、死亡时间

发现尸体是在6月,法医推测死亡时间在3个月以上。即2月底至3月初。

而据目击者描述,箱子在3月份时就已经被遗弃在那里,因为天气较冷,当时并无明显异味。但他同时声称从箱子破损处看到了骨头。

常温下,白骨化大约需要14天,3月份郑州的温度较低,大约在6-10摄氏度。所以市民看到箱子时,被害人应该已死亡至少超过2周。即3月15日以前。而3月15日是郑州最后供暖日。和被害人临死前衣着清凉相吻合。

2月底至3月初正值抗疫关键阶段。在这个时间节点,入住酒店较为不便,所以,凶案发生在居所的可能性最大。和上面对于香囊来源的分析相吻合。

如果居家,按说疫情期间,凶手处理尸体的时间非常充裕,可他只是抛尸了事,说明他要么是受客观条件所限,不方便操作,要么是没胆量碎尸(碎尸对人的体能和心理素质要求极高)。

关于案情

综合以上分析,汇总如下:

1、被害人身着睡裙,似在居所遇害。

2、被害人“身着睡裙而未着内裤”,似遭遇性侵。

3、弃尸未毁尸,弃尸地只能延缓案发并不能彻底隐藏犯罪,似乎凶手心理素质较差,急于逃亡。

4、未摘下利于识别被害人身份的戒指、项链,放入根本不足掩盖尸臭的香囊,似乎凶手反侦察能力较弱。

以上这些迹象都让本案看起来更像是激情犯罪,而非蓄谋犯罪。那么,什么情况下能让她穿着睡衣在居所遭到性侵,且待其死亡后,凶手又不愿将尸体留在现场呢?有无可能是入室劫盗遭撞破进而见色起意,最终杀人呢?此类凶案后续鲜有抛尸情节,因为对绝大多数凶手来说,实无必要多此一举。

所以,熟人间发生纠纷,激情杀人的可能性更高。

另外,警方向社会公开征集线索,若非烟雾弹,则意味着尸体和失踪人口的信息比对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即,被害人失踪至少3个月,其家属、周围人很可能并未报案。由此可知,她在郑州或有住所,但不会是本地人,且家庭关系疏离。异地漂泊,香消玉损,无人问津。

结合以上种种,凶手该是她同居/合租的人吧。

标签组:[香囊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61328.html

相关阅读

苗族早期医学为何与巫术相结合

由于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医籍,这同苗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很难确定一样,苗族医药发展无明显的分期。但苗医发展史上确实存在一段较长的“巫医合一”的时期,《说苑辨物》上所说的“苗父”属于这种情况,《...

2025-04-09

二里头文化有什么特点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

2025-04-09

妻妾在古代为何被称为家累

“累”的“妻妾”义不是来源于“累赘”“包袱”义,也不是来源于“疲劳”义,而是来源于“累”的“财产”义。在汉语中,用来称呼妻妾的词语很多。“拙荆”“贱内”“内人”皆是,这些词语比较常见,构词理据也比较清...

2025-04-09

紫姑为什么是厕神

紫姑,神话中厕神名,又称子姑、坑三姑。相传她心地善良,为人家妾,被大妇所嫉妒,令其干肮脏下贱的活儿。她正月十五日死亡,天帝因怜悯她而命其为厕神。世人同情、怀念紫姑,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即...

2025-04-09

古代男女结婚为什么要喝交杯酒

交杯酒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

2025-04-09

古代结婚的青庐指的是什么

“洞房”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它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由于唐代的文人骚客多用“洞房”一词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时间久了,人们便把“洞房”一词专门指代新婚用的卧房了。在古代,结婚用的...

2025-04-09

麻将里藏着大文化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族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麻将是八仙桌上的“长城”,是毛主席眼中“继中医、《红楼梦》之...

2025-04-09

儒林外史周进人物形象介绍

周进是《儒林外史》的重要人物。作品将其设定为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儒林外史周...

2025-04-09

唐朝孝文化:父母为子孙攒私房钱判刑三年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孝文化萌芽于尧舜的宗法、农经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史记·五帝本记》载,“舜二十岁以孝闻名”,中国二十四孝“感...

2025-04-09

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经常听到“男戴观音女戴佛”的说法:去请购吉祥物的时候,有的人是自己这样选择,有时候则是工作人员这样推荐;几个人一起谈论关于佩戴吉祥物的时候,也总有人持这种观点;有的人则不仅自己执着这点,还把这个观点当...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