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比尔盖茨夫妇离婚:在婚姻中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什么?

发表于话题:盖茨夫妇离婚
发布时间:2021-05-10

  

  惊闻比尔盖茨离婚,不胜唏嘘。

  李开复发微博说:

  

  比尔盖茨与梅琳达这段婚姻,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一方面是因为,在这段和前世界首富的婚姻中,梅琳达依然保持着直率、独立和自信,作为一个真正的女权主义者,她一直致力于追求和倡导女性的平权,即便在她自己的婚姻中也不例外。

  

  另外一方面是,她和比尔盖茨两人在更多领域相互支持,一直致力于多项公益事业的开展,除此之外,两人携手27年,育有3个孩子,一直以正面的形象示人,成为无数人羡慕和对标的模范。

  然而,这样一段“模范婚姻”,就这样悄然划上了终止符,而原因是——无法在婚姻中共同成长了。

  很多人觉得这是个冠冕堂皇的托辞,但我却认为,对于坐拥天文数字财富、衣食无忧的盖茨夫妇来说,它很可能是一个无比真诚、无比现实的理由。

  

  婚姻是什么

  很多人说,从此以后,西雅图多了一个女富豪。

  1300多亿美元资产的划分,将会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成为热点话题,风头不亚于两年前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婚变。

  

  事实上,不止是富豪,“财产保护”一直是婚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婚姻制度本身,并非是在人类诞生就存在的——它实际上是私有制进程的产物(恩格斯的观点)。

  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曾经出现过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群婚制,在群婚制基础上,有了“相对稳定”配偶的对偶婚制,再后来演化为我们所熟悉的一夫一妻制。

  这种婚姻制度演化的过程,与人类从远古至今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其社会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制度,锁定“权益”。

  

  然而,男性和女性的婚姻关系,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产生着变化。

  远古时期,人们群聚在一起抱团收获食物、抵御外界入侵,男性先天的身体优势便成为了制度中更有优势的一方,女性需要依附男性生活,以增加生存的几率;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教育机会的增加,女性拥有了更多的机会来追求自己的权益、发展自己的事业。

  如今的中国社会,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女性不需要依附男性,也可以自己活得精彩——因此,传统的婚姻制度已经松动了:

  

有很多的不婚主义者,自己依然过得很好;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两头婚”,夫妻结婚后各自回原生家庭生活,生两个孩子随两人的姓各自养,也就是虽然结婚,但并不“成家”;离婚也成为了家常便饭,一线城市的离婚率居高不下。

  我身边认识的一些90后,有一些已经经历过了离婚,并且在思想上并不像过去人们那样充满负罪感,究其原因便是:

  在客观物质上不用依附别人,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选择。

  婚姻之于我们普通人都是这个道理,对于盖茨夫妇这样财富自由的人来说,就更是一种“可有可无”、枷锁般的选择了。

  

  婚姻是爱情的终极形式吗?未必

  爱丁堡留学的时候,我有一位跟我关系很好的室友。

  

  她的爸爸是丹麦人,妈妈是葡萄牙人,俩人一起孕育了包括她在内的三个孩子,但是一直没有结婚——两个人在两个国家各自工作,共同抚养子女,偶尔相见。

  当她跟我说的时候,我很惊讶,也很好奇。

  

  从国旗上就能看出她的“成分”了

  万圣节的时候,我见到了他们全家人——从她爸妈交谈和相处的状态来看,两人明显感情非常好,和孩子们的感情也很好。

  后来我跟她聊起了这件事,她说这样的家庭形式也并不算少见,她们几个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彼此的关系也没有因为父母没有“结婚”而受影响。

  

  我教她弟弟用筷子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是——爱情发展下去的结局,未必是婚姻。

  反过来也一样,很多人的婚姻,也并不一定有爱情。

  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婚姻故事了——跟一个不太熟的人相亲,彼此聊的也都是那些硬性的物质条件,然后把一时荷尔蒙的冲动当作喜欢,跟一个人稀里糊涂地结了婚、生了娃……

  婚姻是有了,但有没有爱情,基本就看天了。

  

  在领证的那一天,我曾问过我老婆:

  你觉得领证没领证,我们的感情有什么变化吗?

  她想了想说:

  没有。

  得知盖茨离婚后,我老婆问我,有一天咱俩也会离婚吗?

  我说,如果一切都是现状,即便是领个离婚证,咱俩的感情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事实就是如此——爱情(基本)不会随着婚姻而突然升华,婚姻就是婚姻,爱情就是爱情,这两者可以共存,但爱情很难与婚姻强行绑定。

  反过来说,既有的感情,也不会随着婚姻消失而瞬间灰飞烟灭。

  以长短、距离、相处的方式、曾经向世人展现出的甜蜜等等来评判一段感情的质量,都未免有些以偏概全。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结婚也未必代表相爱,分开也未必意味着不爱,选择让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无可厚非。

  这是我,一个对待感情掺不得一点沙子的“真爱至上”党,对婚姻和爱情的真诚领悟。

  

  在婚姻中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婚姻的开始是以领证作为里程碑的,但人与人的相处却是动态的,绝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

  

  生活的每一道坎,都是对于两人的考验。能否共同度过一个个难关,一起前行,对于婚姻的维系都至关重要。

  因此,能否共同成长,便成为了两个人最最重要的东西。

  共同成长的维度很多,譬如两个人一起赚钱养家,满足物质生活,买车买房,叫做共同成长;一起面对生娃养娃的琐碎,彼此激励,叫做共同成长;像盖茨夫妇一样,两个人一起为了共同的大事业努力,也叫共同成长。

  往更深层次说,处理好夫妻双方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乃至彼此角色的变化,都是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深层的三观会真正显现,人也会逐渐认清自己。

  

  某天有位朋友问我:你和你老婆好了这么多年,现在对彼此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想了一下回答道,她既是我的爱人,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在她面前,我会无比放松,和她分享所有可以跟哥们儿说的共同话题。有些秘密和重要的决定,我甚至只会和她说。

  这是我们从十几岁到三十几岁,一步步从异国恋走过来,从穷学生到职场人,从甜蜜小两口变为了四口之家所共同成长的结果→

  为何我和我老婆合写的公众号,要叫“导演奶爸成长记”

  值得被铭记的回忆并不只有幸福,也有悲伤...

  当奶爸的第一年,我含泪向一位10年的老朋友说了声再见

  即便那天,我们某个坎过不去了,无法共同成长了,我相信,我们这么多年所经历的事情,彼此的感情依旧无法磨灭。

  

  20岁

  就像盖茨夫妇这样,维持婚姻,未必是继续两人感情的最好的方式。选择分开,也并不意味着过往的一切轰然倒塌。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无法共同成长”,是一个非常真诚且现实的离婚理由。

  因为我们可以拥有过去,但每个人所能选择的,只有未来——就算是曾经的世界首富,也不例外。

标签组:[婚姻] [两性] [爱情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6489.html

相关阅读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吗

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不过在只在族群内部使用俄语,社会交流上都使用汉语与汉文。通俗点来讲就是: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历史渊源,俄罗斯属于归化民族,三次大规模迁徙我。属于...

2025-04-08

俄罗斯族的礼节与汉族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古代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

2025-04-08

中国为什么会有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

2025-04-08

张爱玲《倾城之恋》经典语录

《倾城之恋》是由张爱玲所著的爱情小说,也是她作品中较为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故事主要讲述了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爱情故事,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1、你如果认识从前...

2025-04-08

张爱玲散文集经典语录30句

1、惟其平淡,才能够自然。——1936《书评四篇》之《〈若馨〉评》2、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1939《天才梦》 3、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

2025-04-08

张爱玲《第一炉香》唯美语段

1、静默三分钟,倒像致哀似的。2、把女学生装扮得像赛金花样子容貌,那也是香港当局取悦于欧美游客的种种设施之一。3、两个人一块儿坐着,非得谈话不可吗?4、宝蓝瓷盘里一棵神仙掌,恰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

2025-04-08

张爱玲独特的张腔语言

自创新词、词语混搭、比喻、移情、通感……独特的“张腔”语言,是张爱玲在“虚无主义者的物质主义”之外,深度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张爱玲自创新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双音节词组合,二是叠音词...

2025-04-08

兵马俑在国外享有哪些评价与赞誉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

2025-04-08

“女大十八变”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都会说“女大十八变”,用来夸赞女孩子越长大越好看,与以前完全是两种样子,但是这其中的“十八”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吗?这个十八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女孩子长到十八岁之后,与以前不一样,还是说从小到...

2025-04-08

苗疆蛊术究竟是什么

中国人对于蛊似乎有一种迷信。《辞源》中“蛊”字有四种解释:①毒害人之物也;②谷皮也。谓谷中虫也;③事也;④惑也。一般人心目中的“蛊”,与民族学家有兴趣传道的“蛊”,都是第一种解释,即蛊毒之蛊,其他的几...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