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市值半年蒸发2500亿,老板娘和“二把手”辞任,海底捞怎么了?

发表于话题:海底捞都没这么难
发布时间:2021-10-20

海底捞的挑战,远没有结束。


8月24日,海底捞发布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收入200.94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9650万元,对比去年同期亏损的9.65亿元,虽转亏为盈,但利润率过低。


这还是在过去半年,海底捞开店近300家店的前提下,对比2019年上半年9.11亿元的盈利,海底捞利润目前只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前十分之一的水平。


海底捞在财报中表示,经营结果未达到管理层预期,公司内部管理、运营需要努力调整及改善。


随即,新的组织调动下来,海底捞管理层大变阵:海底捞老板娘、联合创始人舒萍辞任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海底捞“二号人物”、联合创始人施永宏辞任执行董事。海底捞董事会一连走了两位创始人。


而海底捞董事会一下子出现了7位新成员。其中,年龄最小的李瑜35岁,年龄最大的是43岁的杨利娟,此次她还被任命为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正是此前海底捞颇为出名的“最牛服务员”。


今年2月,海底捞股价曾创下超过每股80港元的高点,随后跌跌不休,截至8月26日收盘,股价跌至27.35港元,市值不足1500亿港元。半年时间,市值跌去近30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500亿元。


平均每天开两家店,海底捞疯狂扩张


此次半年报,海底捞透露出两个危险的信号。


一是翻台率持续下滑,仅为3.0。据国信证券测算,这个翻台率几乎是海底捞的盈亏平衡线。


翻台率是餐饮界常用的指标,指的是一张桌子一天能接待多少波客人。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翻台率越高,意味着经营效率越高。


火锅行业翻台率普遍低,但海底捞以极高的翻台率知名。2018年时,海底捞翻台率为5,这个数字是2019年火锅行业平均翻台率2.3的两倍还多。不过之后,翻台率迅速下滑,从2019年的4.8下降到2020年的3.5。


去年,疫情是重要影响因素。但是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翻台率进一步掉到3.0,低于去年上半年的3.3。这其中,老餐厅的翻台率为3.1,新餐厅的翻台率仅为2.3,严重拖了后腿。


二是客单价继续下降,从去年上半年的112.8元,减少到今年上半年的107.3元。这个数字,几乎回到了2018年的水平。


海底捞在火锅界定位高端,以周到精细的服务著称,但人们愿意在海底捞花多少钱?恐怕也有个上限。更何况,疫情之后,人们都捂紧了钱包,海底捞曾试图“涨价”,最后在人们的一片骂声中道歉。


在平均经营效率降低的情况下,海底捞今年上半年营收的增长主要是疯狂开店滚出来的。截至6月底,海底捞门店共1597家,过去一年新增662家店,平均每天开店近两家。


门店越开越多,海底捞却增收不增利,不仅翻台率和客单价降低,并且折旧和摊销成本激增,今年上半年达到21.69亿元,增长67.2%——这个数字还将随着门店扩张攀升。


今年6月,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对扩店计划已有反省,认为这是对新冠肺炎疫情发展的判断失误。去年年中海底捞开始扩店计划,今年3月份踩下刹车,今年上半年扩张步伐已经放缓。


但,无论开店速度如何,海底捞开店的效益递减几乎无法避免,张勇对此其实有清醒的认识。他曾说,“餐饮行业是传统行业,有边界,不像互联网企业业务范围越大,成本越低。餐饮企业开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错了,更可能连增收都没有。”


老板娘、“二把手”出走,谁是张勇接班人?


1994年,张勇和妻子舒萍、同学施永宏及其妻子李海燕四人一起在四川开了家小火锅店,几人凑了8000元出来,股权平分。


小火锅店一步步发展成为如今的火锅巨头。这二十多年发展中,张勇一直是掌权者的角色,并且权力越来越集中。几年前,三位联合创始人在张勇的安排下已逐渐退出海底捞管理一线。2020年年报显示,张勇持股68.16%,为海底捞第一大股东,施永宏持股15.95%。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及舒萍夫妇

如今,海底捞公布最新一轮的管理层变革中,两位联合创始人舒萍和施永宏双双离开董事会。


随之而来的是新的人事任命。杨利娟、李朋、杨华、刘林毅、李瑜、宋青及杨立7人成为新的执行董事。


这届新增董事颇为年轻,年龄最小的李瑜只有35岁,年龄最大的是43岁的杨利娟,此次她还被任命为副首席执行官。


值得注意的是,杨利娟就是此前海底捞颇为出名的“最牛服务员”。她出身贫寒,初中辍学打工,1997年加入海底捞,从服务员干起。20多年过去了,她在海底捞一路上升,2018年被任命为首席营运官,如今又成为职位上仅次于张勇的副首席执行官。


此番重用杨丽娟,倒也符合海底捞一直宣扬的“双手改变命运”价值观。去年,海底捞启动接班人计划,“一号人物”张勇宣布将在10到15年内退休,接班人机会将向几乎所有员工开放。今年上半年,海底捞还推出骨干员工股份奖励计划,拿出1.59亿股股份授予1500多名优秀员工及顾问。


从“师徒制”到“计件制”,在海底捞发展过程中,独特的组织管理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过随着门店迅速庞大,员工人数膨胀,原有机制逐渐失灵。


海底捞做出应变,除了激励员工、加强组织积极性外,还通过划分半径更小的管理圈、更精细化的考核,提升门店效率。


从今年6月开始,海底捞将区域统筹教练模式改进为大、小区管理模式。门店按所处位置划分为五个大区,由大区经理统筹各区域内的门店拓展、工程、选品、定价等流程。每个大区分设各个小区,小区经理直接对各自区域内门店巡视、考核和辅导。


海底捞认为,“通过组织架构变革,能够更精准地辨别每家门店存在的问题,执行持续性的监督和辅导。”


在快速扩店做增量之后,海底捞已经进入精耕细作挖存量的阶段。颗粒度更细的划分可以带来更高的灵活度。譬如,不同市场的门店可以根据当地特色推出不同新品。今年上半年,有的海底捞门店就根据地域特色,推出小龙虾、沙棘锅底等时令菜和特色锅底。


“抄底”五环外,海底捞下沉难


海底捞的新店都开到哪了?


财报显示,过去一年,海底捞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开店最多,新增344家,达到611家,超过二线城市的593家。对比而言,一线城市只开了75家,目前共有287家。


趁着疫情往下沉市场扩张,背后也有海底捞的小算盘:“抄底”五环外。


相较一二线市场,下沉市场房租本来就低,明星公司海底捞拥有更强的议价权。据36氪披露,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海底捞的租房合同颇有“趁火打劫”的意思,跟物业一签就是十年,免租期要求至少一到两年,物业方还被要求提供装修补贴。在8月25日的业绩交流会中,海底捞也称,2021年新签约门店免租期增长,日租金下降。


作为火锅中的明星企业,海底捞仍具有光环效应。张勇曾称,海底捞动不动就上热搜,营销费用几乎是零。这让其在扩张中占据优势。


但下沉市场,让海底捞有点“水土不服”。从客单价来看,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客单价最低,仅有99元;翻台率也仅有2.9,去年同期还有3.6。


在始终沸腾的火锅市场,海底捞正与层出不穷的对手短兵相接。


譬如主打小火锅的呷哺呷哺正重新确立亲民路线,要将客单价保持在60元以内。而呷哺呷哺旗下高端火锅凑凑发展顺利,目前已经开出150家门店,直接抢起了海底捞的生意。另外,巴奴、牛焱、哥佬官、谭鸭血等各具特色的火锅虎视眈眈,贤合庄、火风祥等明星开的火锅店也利用巨大的流量优势来势汹汹。


相比于疫情期间大受冲击的到店火锅场景,主打”到家火锅”的锅圈食汇在疫情期间加速跑马圈地。8月15日,锅圈食汇刚获得了来自茅台和物美的新融资。它在近两年内融资6轮,目前在全国开了超过7000家门店,最新估值超过百亿。锅圈食汇主打性价比,成立之初号称“50元吃一顿火锅”。


同样主打火锅食材的懒熊火锅也在近一年内融资4轮,累计融资金额过亿。


有消费者评价,海底捞除了服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外,口味一般,价格越来越贵,菜品分量也少了。另一位消费者则表示,海底捞只是他在挑餐厅时不出错的选择而已。


作为餐饮业最易标准化的品类,火锅是舌尖上的万亿赛道,但市场集中化程度很低。据36氪研究院,2018年火锅行业前五大品牌的市占率仅7.3%,位列第一的海底捞市场份额也才3.4%。


海底捞想借扩张提高市场份额,但这场“下沉之战”显然并不轻松。


火锅届太“内卷”,去年开始,海底捞开始试水新业务,譬如开出快餐店“十八汆”,以及“捞派有面儿”“佰麸私房面”等低价面馆,目前体量尚小。


作为火锅界的龙头,市场还在等着这锅“海底捞”重新沸腾。

标签组:[海底捞] [火锅] [张勇] [翻台率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0211.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