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发表于话题:陈晓
发布时间:2021-10-20

  

  重庆人。1992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今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中文秘书教育专业,其后于重庆天府矿务局第一子弟中学(今重庆天府中学)任中学语文教师6年,2001年6月于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获文学硕士并留校任教,2004年6月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由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调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8年9月到2011年7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专业博士后。现为该校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及传统文化、明清史、全球史教学科研工作。

  2009年6月至7月在维也纳大学访学,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在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访学,访学期间被聘为客座教授(2013.8.22-12.31)。同年,被聘为西南大学卢作孚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曾主持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参加教育部重大课题、北京市教委重大课题等多项课题,2009年获北京市属高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资助,2010年获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资助及教育部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2012年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合撰《中国文化世家·巴蜀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华阳国志〉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版)等,参编《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专著《“四库总目学”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东方文库资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两部,在《光明日报》《文献》《史学理论研究》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




  著作:

  专著

  1. 《“四库总目学”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2. 《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合著

  1. 《中国文化世家·巴蜀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版。

  参编教材:

  《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

  论文:

  1.《卢作孚与北碚的教育建设》,《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试论古代巴人的音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从看常璩的民本思想》,喻遂生、毛远明编《语言文史论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卢作孚的乡村教育思想》,凌耀伦、周永林编《卢作孚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论卢作孚在北碚峡防局的廉政建设》,《重庆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6.《前无古人的采风壮举——记〈西南采风录〉及其编者刘兆吉》,《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2期

  7.《闻一多、朱自清两篇珍贵手稿》,《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3期

  8.《历代整理与研究〈华阳国志〉综述》,《古籍研究》2001年第4期。

  9.《一部宣扬大一统的地方史志——评〈华阳国志〉》,《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第12期。

  10.《陈垣开设史源学实习课的启示》,《光明日报》,2002·5·18(第2作者)。

  11.《论卢作孚的农村金融建设思想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2作者)。

  12.《二十世纪“四库总目学”研究述略》,《图书情报工作》2002年第11期。

  13.《陈垣与》,《图书馆杂志》2003第2期。

  14. 《“四库全书总目学”的构想——〈四库全书总目〉研究新论》,《图书情报工作》2003年第11期。

  15. 《世纪断想——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的思考》,《历史文献研究》第22辑(第2作者)。

  16.《从〈华阳国志>看常璩的史学思想》,《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

  17.《禁书书目编纂考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专刊。

  18.《是丰富多彩还是无可记述——读周少川》,《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

  19.《三种提要之比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0.《“总目学“史研究论纲》,《历史文献研究》第24辑。

  21.《四库禁书书目源流考》,《江淮论坛》2005年第4期。

  22. 《论史学评论的特点》,《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23. 《章学诚与》,《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4. 《“四库总目学”研究述略》,《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第4期。

  25.《清代朱子学的命运》,《朱子学刊》2006年第1辑。

  26.《历史文献学科建设及教学的思考》,《历史教学》2007年第2期。

  27. 《续〈四库全书总目〉之〈郑堂读书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8.《读》,《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红旗出版社2007年版。

  29.《余嘉锡的考据学贡献》,《文献》2008年第1期。

  30.《朱筠与四库修书》,《历史文献研究》27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1.《论的史学价值》,《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4期。

  32. 《钱谦益论书画——以为本之考察》,《中国书法》,008年第5期。

  33.《历史文献学思想研究论纲》,《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编委会编《庆祝宁可先生八十华诞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4. 《论乾隆朝四库修书的失载》,《史学月刊》2008年第12期。

  35.《苏轼论书法——以为本之考察》,《中国书法》2009年第9期。

  36.《自我他者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全球史”视野的思考》,载《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会议论文)。

  37.《论补撰书目的史学价值》,《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38.《论政府在构建世界城市中的角色》,《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文集》,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年出版。

  39.《论书法》,《美术观察》2010年第10期。

  40.《从看钱谦益对禅的皈依》,《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41.《国图所藏五部陈垣批注史籍》,《文献》2011年第2期。

  42.《全球史视野下中国历史文献学学科建设》,《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6期“历史学研究”转载)。

  43.《元明清中西互动刍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44.《余嘉锡及其辨证思想》,《史学史研究》2011年第4期。

  45《四库馆臣论西学——文明碰撞与冲突的抉择》,《光明日报》2012年3月22日第11版。

  46.《中西互动下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4期。

  47.《论破山禅师》,黄夏年编《中国禅学研究》下,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4月版。

  48.《论与编撰》(《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7期转载),《全球史评论》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49.《纪昀与狄德罗》,《文史知识》2013年第7期。


  科研项目:

  1.“民国时期卢作孚乡村建设模式研究”(参加),199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96DZC021。

  2.“《华阳国志》研究”(参加),1998年度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员会课题。

  3.“《明史》翻译”(参加),委托项目。

  4.《中华文化世家·巴蜀卷》(参加),委托项目。

  5.“点校《全元文》张起岩、李齐贤”(参加),国家社科基金《全元文》点校。

  6.“《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史”(主持),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自选项目,项目号:05CZS003。

  7.“《四库全书》与中国传统文化”(参加),2006年度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项目号:SZ200610028007。

  8.“历史文献学教学改革”(主持),2006年度首都师范大学教改立项。

  9.“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参加),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项目号:08JZD0C3。

  10.2010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主持),项目号:PHR20100805455。

  11.“清代目录学与文化”(主持),2010年度教育部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

  12.2011年度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主持),项目号:2011D005016000001。

  13.“《明清史》课程建设”(主持),2008年度首都师范大学课程建设。

  14.“清代目录学研究”(主持),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12BZS010。

  15.“历史文献学精品课程群建设”(主持),2013年度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立项,项目号:028135302700。

  16. “《明清史》教学改革”(主持),2013年度首都师范大学教改项目。

标签组:[大学] [学院] [首师大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0331.html

相关阅读

阿波罗大战巨蟒皮同的故事

在希腊神话中,关于皮同的故事的核心内容是:阿波罗杀死皮同,并在其占据的地方建起了自己的神庙。此故事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最早的版本来自荷马的《阿波罗颂歌》,但它并没有对整件事情做具体描写。罗马帝国初期的古...

2025-04-10

阿波罗与克瑞乌萨有什么关系

克瑞乌萨(英语:Creusa)。古希腊神话女性人物之一。由于其不同的属性而具有多种意义。其事迹见于欧里庇得斯之记述。以雅典国王厄瑞克透斯与普拉西提亚之女克瑞乌萨最为著名,她与阿波罗结合,生下儿子伊翁。...

2025-04-10

苗族独特的求婚习俗

苗族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通过“游方”、“跳花”等活动,借以认识,相互了解,建立感情,进而确定婚姻关系,再由男方托入向女方说亲,履行定婚、结婚仪式。草标苗族民俗,流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

2025-04-10

苗族不入洞房不落夫家的婚俗是怎么回事

在2014年编撰的《怀化市民族志》中介绍苗族的婚俗时,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数月后,农闲或逢婚丧喜庆时,再择吉日,由郎家委托两个中年妇女带些礼物去接新娘,新娘新郎这次才可以同宿。来三晚后,又回娘家。经...

2025-04-10

屈原为什么是苗族官方文学代表人物

苗族文学可以简单划分为民间文学和官方文学。民间文学就是民间口头传承、发展的文学,而官方文学则可以理解为用文字记录、传播、创作的文学。民间文学是任何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强大的原始生命力,它的主...

2025-04-10

苗族银饰反映了哪些苗族文化

苗族银头饰最基本的功能无疑是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身的展示,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样式、造型来装扮自己,凸显自己。苗族银头饰的风格独特,其银质饰件和头帕相得益彰,其中银簪的位置、银梳的方向、银帕的系法...

2025-04-10

苗族花山节是干什么的

苗族花山节5月1日前后举行,是川南、兴文、河口、文山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

2025-04-10

罗马神话的达芙涅是什么人

达芙妮与阿波罗的故事出自罗马文学。希腊神话中没有达芙妮这个人物。有一次,阿波罗看到小爱神丘比特正拿着弓箭玩。他毫不客气地对丘比特说:“喂!弓箭是很危险的东西,小孩子不要随便拿来玩。”原来小爱神丘比特有...

2025-04-10

苗族人为何要把米饭做成五种颜色

海南苗族五色饭,俗称五色饭,又叫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红、黄、紫、白、黑五色,皆用独特植物汗液作为天然色素拌在米中,并放进特制的木蒸笼中蒸成。1、黑色糯米饭,即用...

2025-04-10

不同地区的苗族舞蹈有何区别

苗族的“鼓舞”主要种类集中在湖南省西部、贵州省。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黔东南的苗族“木鼓舞”,是过去每13年才举行一次的“吃牯脏”大型祭祀活动时的“鼓舞”形式。节日时,舞蹈的男女狂舞三日,废寝忘食,通...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