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智齿》的俩层含义下,解析电影救赎之义,审视其独特的垃圾美学

发表于话题:海岸村恰恰恰终映采访延期
发布时间:2021-10-20

  

“当你以彩色去拍摄人物时,你拍的是他们的外衣;当你以黑白去拍摄时,拍的是他们的灵魂——加拿大之父Ted Grant”

01

  电影中角色与城市的灵魂

  香港电影《智齿》,由郑保瑞执导,改编自雷米的同名小说。电影曾以彩色版本发布预告,但终映版本却为黑白;郑保瑞在映后分享表示黑白色调似乎更能表达人性混沌。看完电影后,我深深感受到郑保瑞的镜头,除拍出了角色的灵魂外,也拍出了城市的灵魂。

  

  如果角色的外衣,是他们的职业与生存模式,那他们的灵魂,就得加上内心与挣扎才完整;如果城市的外衣,是繁华而平和的表象,那她的灵魂,就要加上后巷与撕裂的声音才完全。

  《智齿》呈现的,是郑保瑞擅长的暴力美学与社会小人物的故事,跟《狗咬狗》的风格有点相似,透过暴力却唯美的画面,把剧本强劲的张力表达出来:

  

  两出电影中异曲同工的城市旧区与垃圾、警察私欲与腐败,还有底层人物挣扎与生存,仿佛都是社会灵魂的一部分,反映出从这角度看社会,看到的社会才真的完整。

  电影中的黑白色调模糊了血与肉的轮廓,稀释了血、汗、雨、泪,但画面的压迫力与想像力却更加强烈;电影的细节也处理得很精致,片头的蚂蚁、斩哥的饰物、王桃的手机、山田的照片、任凯的讲座单张等,以此传达角色的心境,比直接用台词交代剧情更精巧,需要的,是观众用心细味。

  

  我看了原著小说后,发现电影的版本加强了角色间的故事,也新增了部分角色,令主题更明显,也让角色更有生命力与说服力。

02

  智齿的意思——成长

  原著是中国小说,而「智齿」在中国有「立事牙」之称,在小说中还有一段是科长知道任凯在长智齿,于是笑说「小孩啊,还没立事呢」;因此,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任凯掉出来的智齿,也许象征了他的成长,不再是初出茅庐非黑即白的正义小子,而是明白有时游走于灰色地带才是王道的成人了。

  

  说白一点,任凯在电影刚开始时并不认同斩哥的做法,刚毕业的他对「正义」有所坚持,跟长官争辩,认为警察有枪不能滥用私刑,可见其对规矩的执着;他对王桃也一直抱持恻隐之心,但自失枪事件开始,他虽没像斩哥那样对王桃拳打脚踢,但面对惊魂未定的王桃,为了寻回失枪,任凯还是猛烈摇晃身躯瘦小的她。

  

  原著并没有这一段,电影新增这情节,令角色更鲜明,人性也更立体。

  另外,电影里任凯听从了斩哥的建议,并没按规定上报失枪一事,也没上报王桃因己方被疑犯掳走;最后虽然向长官自首失枪,但当他发现斩哥为自己篡改纪录顶替了罪名,他也许就接受了斩哥的好意了。

  电影没明确交代这点,只是在电影开场时可以看到他重游最后决战之地,而小说则相对暗示了接受,交代了任凯要求马上复职。只是,在任凯心里,是否因斩哥的死,无法再报换枪之恩而又有了新包袱?假如不是担心失枪的事被发现而上报了王桃被掳走,王桃是否不用经历现在这一切,任凯又会否认为王桃的意外是自己的责任?

  

  电影没有批判角色的行为,只呈现了变化。成长与进化,没有说明好坏,就只是角色的一种改变。

03

  智齿的意思——包袱

  除了成长外,智齿会否还比喻了角色内心不可分割的包袱?掉出的智齿,也许比喻了角色终于卸下的包袱。

  

  牙痛折磨身心却难以轻易摆脱,直到任凯的智齿被山田收(池内博之饰)意外打掉后,任凯终于脱离折磨他良久的牙痛。与此同时,随智齿脱落,电影也接近尾声,任凯不仅智齿脱落,还寻回失枪,卸下两大包袱;斩哥制伏凶手破案,同时寻回因自己而遇险的王桃,终于释怀而展露电影中唯一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容。

  山田一直怀念妈妈的触碰,其恋母情结甚至驱使他犯罪以把对妈妈的情感,投射到跟妈妈同样没左手手掌的可乐身上,再扩展至把其他受害人的手掌切断。对他来说,无法重拾母爱的痛苦,犹如地狱,被制伏/被杀后的他,也许反而是种解脱?

  

  小说的主题似乎止于任凯的成长,但电影则多了救赎的主题。

04

  Limbo的主题——赎罪

  智齿的英文片名是《Limbo》,「Limbo」一字除了有「无法控制又没进展的胶着状态」的意思,同时亦为中世纪的神学概念「灵薄狱」,指地狱边缘,是在其降生以前,或像夭折的婴儿一样,还未受洗就死亡而无法进入天堂,于是只能栖身该地等待救赎。

  

  斩哥的饰物中,有一条十字架链子,也许他或太太是教徒?可是,斩哥不仅无法宽恕王桃,还利用她的内疚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甚至想要置她于死地。

  至于王桃,她一直用生命来向斩哥写道歉信,在她的手机中,斩哥名字被储存为「Sorry Sir」,深刻反映了她的懊悔。与原著不同,电影中的王桃已经坐牢赎罪,但律法是一回事,人心是另一回事,没有得到斩哥的一句原谅,王桃每天活在生不如死的地狱。

  

  斩哥与王桃,二人受害者与加害者的身份多次逆转,最后斩哥对王桃说的,跳过了「原谅你」而变成「对不起」,斩哥找回王桃,道了歉,释怀地笑了。对王桃来说,噩梦才要开始;虽然最后斩哥终于原谅了她,但她却身心受重创而患上PTSD,从一层地狱掉到另一层地狱,呼应了电影文案「活着比死亡更无能为力」。

  《智齿》的俩层含义下,解析电影救赎之义,审视其独特的垃圾美学。

05

  垃圾美学

  与《狗咬狗》风格相近,《智齿》还是充满郑保瑞式垃圾美学。

  如郑保瑞所言,电影拍出已经消失的、即将消失的香港。即使是后巷、垃圾场,其实都是香港的一部分,除了他在访问提及过的裕民坊、观塘及土瓜湾外,笔者猜电影开场没多久满是神像的地方,可能是瀑布湾公园。

  

  瀑布湾公园的神像,就如《智齿》戏名似乎是主的概念,但戏里似乎又有佛的因果概念;此外,瀑布湾公园的神像,其实主要是居民搬走时,没有一并带走才会弃置该地。

  垃圾本来不是垃圾,被抛弃后才变成垃圾。我想起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2》中的台词:

「资源放错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

  

  电影中文件显示王桃是孤儿,其实她一直很努力地生活,也是有良知的人,错在误入歧途。与小说相比,感觉上电影版的王桃更可怜。毕竟小说中的王桃,还觉得疑凶是关心、珍惜与爱护她的。小说中的王桃,在电影中分成王桃与可乐两个角色,编剧把疑凶对小说王桃的爱,分给了可乐,于是电影中的王桃,就一直孤伶伶。

  

  小说中的王桃(电影中的可乐)会把情感犹如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地投射在疑犯身上,其实大概只是她们渴望爱的表现;电影的片头用上了不少蚂蚁围成「LIMBO」,会否暗示「蝼蚁尚且贪生」,被社会视为「垃圾」的人,其实也很努力在生活?王桃多次表明「不想死」,尽管多努力也没人爱,为了生存,她还是认真去生活,死命要逃离死神的召唤。

  任凯曾以「不正经的人」去形容一众受害人,斩哥更说可乐与山田是「垃圾」,令可乐大为反感。没人生而为「垃圾」,也没人想被标签为「垃圾」,一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人,喜欢用自己的视角去践踏别人的努力。

  

  假如身为「有枪有执法权」的警察失枪,他又是否会变成别人眼中的「垃圾」呢?如斩哥与任凯上报王桃失踪的事,王桃是否不需经历这些苦难?如王桃早在年幼时可以遇到对她循循善诱的人,她的命运又是否会大为改写呢?

  可惜,生命并没有可以问如果的空间。

标签组:[美学] [智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0501.html

相关阅读

曹无伤左司马职务解析:汉朝中央官制中的重要角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以其完备的官制和繁荣的文化著称于世。其中,左司马这一职务在汉朝中央官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曹无伤,作为秦汉之际刘邦麾下的一位将领,就曾担任过左司马这一职务。 一、汉朝中...

2025-04-03

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一位英明君主的传奇一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明帝刘庄是一位备受赞誉的君主。然而,关于“汉明帝刘庄为什么被杀”的疑问,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误解的问题。根据真实的历史资料,汉明帝刘庄并未被杀,他是一位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2025-04-03

三国第一毒士之争:李儒与贾诩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谋士辈出,他们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算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李儒与贾诩两位谋士,因其毒辣的手段和深沉的心机,被后人并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然而,关于这一称号究竟应归...

2025-04-03

孙恩与孙权:血缘关系的探寻

在中国历史上,孙恩与孙权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分别活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在各自的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近年来,关于孙恩是否是孙权后代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孙恩与孙权...

2025-04-03

澶渊惊雷:寇准力挽狂澜的孤勇与智慧

公元1004年的深秋,北风裹挟着辽军铁蹄的震颤,黄河岸边的澶州城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北宋朝廷内,主和派大臣们如惊弓之鸟,或主张南迁金陵,或建议西逃蜀地。在这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一位目光如炬的政治家挺...

2025-04-03

杜甫的代表作:千年传颂的文学瑰宝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杜甫无疑是最耀眼的星辰之一。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以其深沉的情感、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广泛的社会关怀,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历经千年仍被...

2025-04-03

寒门诗魂:鲍照诗歌的刚健风骨与形式突围

在南朝绮靡文风中,鲍照如同一把淬火而出的利剑,以寒门之躯劈开时代的脂粉气。他的诗歌既是对门阀制度的血性呐喊,更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的一次惊险飞跃。这位被杜甫赞为"俊逸鲍参军"的诗人,用充满棱角的文字构建...

2025-04-03

盛彦师之死:李渊的权谋棋局与功臣末路

在唐朝开国功臣的星空中,盛彦师的名字曾如流星般划过,留下短暂而耀眼的光芒。他斩李密、平王世充、拒降徐圆朗,以骁勇善战著称,最终却落得被唐高祖李渊赐死的结局。这场看似悖理的历史悲剧,实则暗含李渊巩固皇权...

2025-04-03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王朝之一,其统一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在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背景下,唐高祖李渊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但此时的新王朝仅占据关中、河东一隅,天下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为...

2025-04-03

刘唐:梁山泊中的赤发鬼杰

在《水浒传》这部描绘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鸿篇巨制中,刘唐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性格,成为了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不可忽视的一员。他绰号“赤发鬼”,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生一片黑黄毛,形象威猛而独特。那...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