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一名禁毒民警的惊险故事:缉毒比电影更精彩更危险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0-22

他,平头,瘦高,眼神锐利,说话沉稳,眉宇间散发出一股亦正亦邪的气质。此刻还在办公室伏案工作的他,下一刻,可能已置身于灯红酒绿的街头。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的多重性。

W说,我是一名警察。就像电影《无间道》里的阿仁,时常要扮演各种角色深入毒贩内部。一次次与毒贩斗智斗勇,一场场生与死的较量,比电影更精彩,也远比想象更危险。

但,这不是电影,永远不能NG。

人物名片

W,2006年从中国公安大学毕业,进入宁波公安队伍。现任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侦查大队民警。从警8年来,参与重特大案件数十起,抓获毒贩上百人。曾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获市优秀人民警察等多项荣誉。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此处不便透露他的姓名和容貌,谨以“W”代之。

“你的每一丝表情,毒贩都看在眼里”

“交易,必须在酒店,否则一拍两散!”W将20万元现金丢到桌上,点了根烟,看着对方。

这是发生在2009年夏天的一幕,W和同事假装成要大量购入毒品的“大客户”,在慈溪某酒店与一伙毒贩进行交涉。

“这笔买卖我们不做了。”说完,毒贩头目带着手下离开了酒店。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W的眼神中没有一丝慌乱。

三天后的晚上,电话响起。一个号称大哥的男子告诉他:“你过来吧。”W的嘴角微微上扬。

第二天,慈溪某酒店餐厅内,W与3名毒贩一边推杯换盏,一边讨论交易时间。一旦时间确定,便立即布控,将这伙毒贩一网打尽。

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毒贩头目将杯中的酒一干而净,说道:“货已经在楼下了,交易吧,就现在。”说着,眼睛紧紧盯着W。

“那,就交易吧。”W一脸平静,淡淡地说。但脑海中却紧急思考着对策,提前交易打乱了他的节奏,抓捕民警还没完成布控,此时行动很可能功败垂成。

“我让小弟拿钱下来。”说着,W在毒贩前面,掏出手机,大大咧咧地打起了电话。事实上,却是一边拖延时间,一边用事先商量好的暗号,通知抓捕民警交易提前,准备行动。

半小时后,就在所有毒贩都汇集在一起交易时,布置在外围的民警听到W响亮的一声“货够不够分量”,冲进包厢将他们一网打尽。

“作为一名侦查民警,心一定要稳。就算天塌下来,脸色也不能变。”W说,“毒贩都非常狡猾,你脸上的每一丝表情,他都看在眼里。”

每一次行动都是生死考验

2012年秋,海曙区某停车场,W和同事已在此守候了一天一夜,为的是抓捕即将出现的三名毒贩。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离预定抓捕时间只剩半小时。

就在这时,几名毒贩突然出现在停车场,准备开车潜逃。其中一名毒贩已经钻进一辆轿车,发动引擎。

千钧一发之际,W和同事一跃而上,从两边用力拽住车门把手。而这时,毒贩一脚将油门踩到了底,“轰!”两人瞬间被拖出四五米远,重重地摔在地上。

由于受到阻挠,毒贩驾驶的轿车偏离了路线,冲上路边的台阶,“嘭!”车胎撞上石头棱角,爆了。

W和同事早已从地上爬起来,冲上前去,拉开车门,一把将惊魂未定的毒贩制服。而后,从该毒贩身上,搜出了一把上了膛的手枪。

在讲述这段经历时,W神态自若,眼神坚定,他说,很多时候,都是事后出一身冷汗,当时根本不会想那么多,只想把毒贩绳之以法。

“毒贩都是亡命之徒,抓人的那一刻,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W说,身为一名禁毒民警,沉稳干练并不是全部,有时更需要过人的胆识。

从警8年来,他参与重特大禁毒案件数十起,亲自抓捕毒贩上百人,每一次行动,都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禁毒必须主动出击”

“禁毒工作,不同于其他刑事案件,如果坐在办公室里等,很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案子。”W顿了顿,说道,“因此,必须主动出击。”

由于吸毒、贩毒人员昼伏夜出,W的时间也随之改变。有许多个夜晚,当人们在家中沉沉睡去时,W已经化身那个“阿仁”,消失在灯红酒绿的深夜街头。

有时,家人会问起工作,他总是一句带过,“很多人一起行动的,安全得很”,不让家人担心。

令他欣慰的是,一些人被捕后,通过劳教,重新走上了正路。有几个曾经被他抓过的吸毒人员,出来以后,打电话给他,“警官,我现在工作挣钱,不再碰那些东西了。”

“现在,年轻人知道海洛因的危害,却对麻果等合成毒品有误解,觉得偶尔一吸不会上瘾,常常因为碍于面子尝试了第一次吸毒,之后便落入毒品的魔爪,走上了吸毒、贩毒的道路。”W惋惜道。

因此,除了缉捕毒贩,W和同事还经常到社区、学校开展禁毒宣讲,告诉孩子们毒品的危害。

他的执着,是为了少一些破碎的家庭,少一些迷途的年轻人。

“现在,孩子们都知道了毒品是魔鬼,千万不能碰。”说到这里,他露出了爽朗的笑声。

标签组:[毒贩] [禁毒] [缉毒电影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1564.html

相关阅读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龙的传人

在中华文化中,龙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几千年来,龙已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民族的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龙的传人”这个称谓,将每...

2025-04-14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

炎黄,尤其是黄帝,实质上是中国从部落时代走向国家形态的标志与象征。根据传说记载来看,是黄帝统一了中原大地的各部落,通过炎黄两大部落的联合,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甚至可以说,黄帝是中国这个国家的缔造...

2025-04-14

清朝妃子为何戴&"一耳三钳&"

随着《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播出,很多人开始研究起清朝时期后妃们的装束,其中有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就是“一耳三钳”,也就是一只耳朵戴三个耳环。为什么要戴三个耳环?这种习惯的原因又是什么?满族习俗乾隆皇上...

2025-04-14

拿破仑法典的立法原则是什么

《拿破仑法典》内容丰富,其中最突出的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确认了人民财产所有权的原则。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私有制的不可侵犯性,维护了大革命最根本的成果。例如第537条规定,“私人得自由...

2025-04-14

《拿破仑文选》的作品思想

拿破仑的军事思想在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受到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诸多精英人物的高度评价。《拿破仑文选》虽然反映的只是拿破仑的一部分军事思想,而且许多具体论述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显得过时,但他的军...

2025-04-14

拿破仑三角形是什么

拿破仑定理则是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波拿巴已知最早提出的一个几何定理:“以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向外构造三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中心恰为另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该等边三角形称为...

2025-04-14

《色·戒》:张爱玲历经二十五年才完成

《色戒》是1997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出版的小说,作者张爱玲1950年创作,30年后才发表在她的这个子集《惘然记》中。作品主要描述1930年末,一位女知识青年,化身刺客,企图用美人计,刺杀汪精卫阵营中一位...

2025-04-14

《红楼梦魇》:另类的张氏 “红学”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的一部重要作品。1966年张爱玲定居美国,至1995年离世,期间以十年时间研究《红楼梦》,此书正是其晚年多年研究的结晶。、书中共收入其七篇研究文章,包括《〈红楼梦〉未完》,《〈红楼...

2025-04-14

古代妻妾制度反映了什么

娶妻纳妾,妻,为何叫娶?妾,为何叫纳?这一娶一纳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作为封建社会具有代表性的官员府第的贾府就有着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在贾府,妻子可以当家作主,...

2025-04-14

《天才梦》:张爱玲首次获奖文章

《天才梦》一文为张爱玲18岁时的创作散文,也被她视作自己文学生涯中的“处女作”。该散文为当年的上海《西风》杂志获奖征文,当时的张爱玲尚为香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原刊《天才梦》,1941年上海西风出版社出...

2025-04-14